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作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习作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与习作是一脉相连的.因此,应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融入生活,点燃习作激情;实践生活,激发习作欲望.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在每个学生心里也都有一块田地,那是一块用儿童的视角观望世界而形成的心田,而习作,就是孩子心田的投映,是心田上开出的花。可是提起习作,很多学生会情不自禁畏难,硬着脑袋纸上谈兵,即使成文最终也是篇幅短小,内容空洞,不知所云。所以教师在平时习作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丰富学生生活、指导观察方法上,充分开拓学生的习作源泉。  相似文献   

3.
习作与生活紧密相连。习作要靠生活积累,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实践表明,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把生活当作源泉,让学生学会理解生活、表达生活,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作文教学应该回归走生活化的道路,引导学生时时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压制学生的思想,不限制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把作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标准》在写作的“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步发展要求。怎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通过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开“源”畅“流”文思涌。一、开拓生活源泉生活是广阔无垠、丰富无比的,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为写作的素材,无外乎两种渠道。一是社会生活材料,二是书本传说材料。前者靠感受,后者靠阅读。现在,我们先谈前者,即通过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而学生了解生活、观察生活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的,一种是…  相似文献   

7.
奚建祥 《教师》2010,(36):91-91
作文教学应该回归走生活化的道路,引导学生时时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压制学生的思想,不限制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把作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语文标准》在写作的“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步发展要求.怎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通过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开“源“畅“流“文思涌.……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有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体验生活,才会摄取到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用自己的笔去歌颂、赞美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乐于表达的态度和在生活中实用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乐于表达的态度和在生活中实用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素材;还要进行句子和短文的仿写训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霞 《教师》2014,(30):31-3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的。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了以下两点:小学习作指导不仅要生活化,还要注重不断积累。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坚持做下去,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积累,才能让习作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作文教学也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写作的渠道,提倡学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在习作时流露真情实感,创造性地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8.
陈丽丽 《学周刊C版》2020,(13):125-126
作文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而要想使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应重视素材的积累,只有丰富的素材积累才能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反之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是很难写出富有生命的作文的。所以本文就生活中积累素材的策略进行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积累素材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1.打破时空界限,走进学生生活。“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是我们传统的作文法,这种作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这种模式,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相似文献   

20.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敢写、想写,乐写;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知道习作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消除习作畏难心理;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读、评、议中修改作文,不断提升习作水平,享受创造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