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魏书生因赞扬孔夫子是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并且不满某些“运动”而受到批判。某一位厂领导从他的日记、文稿中整理出他的“反动言论”竟达108条之多。有的时候,他一天要挨三次批判。他被调离了政工干部的岗位,下放到车间劳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改造。 相似文献
2.
3.
正放学了,魏书生老师班里的同学们高兴地走出教室,涌出校门。有的仨一群,俩一伙,谈着、笑着、走着,偶尔想到手里拿的书,看上两眼。有的二人同行,或谈心,或互相提问背诵的内容。有的一个人独行,边走、边背、边思考。班长向魏老师建议:"老师,放学路上,几个人一起走不好,常常说闲话,分散精力。咱们班不是常说试一试不吃亏吗?能不能在 相似文献
4.
魏书生的名字,像一颗恒星,闪耀在校园的天空,闪烁在学生的心灵。正如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吕叔湘所说:"魏书生同志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他想着的是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育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魏书生小时候,一本《今古贤文》不知读了多少遍。尊人者,人尊之隐其恶,扬其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一万次口号,抵不上一次行动聪明的人改变自己,糊涂的人埋怨别人等许多格言,一直深深地刻在脑子里,就像指 相似文献
6.
魏书生当中学校长的时候,有人曾经问:"现在学生厌学,教师难当,经费难筹,学校难办,你怎么每天还干得兴致勃勃?" 相似文献
7.
正从春夏跑到秋冬,从20世纪70年代跑到90年代,魏书生老师所带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天10里路的越野长跑。同学们在长跑中认识苦与甜;在长跑中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长跑中发现一个快乐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魏书生老师班里的学生爱唱歌,从1979年开始,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爱唱。每年都唱,每月每周每天都唱,甚至每节课前、自习前都唱一首歌。20世纪70年代的课前一首歌,学生在座位上愿怎么唱就怎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魏书生当班主任的时候,还是当校长之后,都积极提倡不断完善班级的公用备品。经过8年的探索实验,最后确定为每个班级要做到"八有":教室里要有花盆,有鱼缸,窗户上还要有窗帘,教室前面要有脸盆、毛巾、香皂等洗手用具,还要有暖壶、茶杯等饮水用具,有推子、剪子等理发用具,有纸篓,有痰盂。学校统一要求,每个班级的饮水杯不能是搪瓷杯或塑料杯,那些杯子太结实,不容易打碎,必须准备玻璃杯,作用同鱼缸一样,有利于约束同学们的鲁莽行动。 相似文献
10.
魏书生从1986年当校长以来,就一直要求政教处把互助组工作落到实处。即每个教学班的倒数第一、第二、第三名学生都要由政教处给他们找一位任课老师或学校领导,师生组成互助组。老师帮助学生超越自我、管理自我、学会学习;学生帮助老师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每个学期,互助组要向政教处交三份互助报告:期初、期中、期末各交一份。互助报告上要写清学生对老师的期望,老师帮助学生进步的具体措施,班主任对学生变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魏书生在盘锦实验中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的时候,多次在领导班子会上和教职工大会上提出,这届班子要做到12个字: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 相似文献
12.
正人追求平静,也追求波澜。人看惯了湖面的平静,便想去看看大海的波澜。怒涛翻滚的大海喧闹了几天后,人们又盼着它能平静下来。生活也是这样,每天有波峰,也有波谷;每周有高效日,也有常效日。每月呢?每学期呢?也应从平静中涌出波澜,使每个星期都涌出不同内容的教育波澜。 相似文献
13.
正魏书生刚教书的时候,曾要求犯错误的学生写检讨书。那些检讨书往往是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我犯了一个大错误……给别人,给集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大错特错……请老师原谅……今后一定下决心改正……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云云。魏老师觉得,这样写浮皮潦草,不能触及内心深处,不容易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于是在1979年提出了新的要求:用写有心理活动的说明书,代替检讨书。在说明书中要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描绘出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每张照片上都有两种思 相似文献
14.
正1980年,魏书生老师为班会出了一个题目:35年后的班会。时间:2015年的某一天。注意:那时,各位同学都已是50岁上下的人了。地点:盘锦实验中学。注意:那时学校一定不像现在这样,只有两排平房,夹着一个涝洼塘似的操场。人物:在世界和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工作的同学们。事件:大家从四面八方又聚到一起开班会。为开好这次班会,同学们可以先认真地写一篇作文。作文中要写清35年后班会的全过程,然后在班会上宣读自己的作文,看谁的想象力丰富、生动、形象,又符合逻辑。同学们写这篇文章时,都带着微笑,带着对美好明天的 相似文献
15.
魏书生老师在和青年教师谈心的时候,多次问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每月给的工资不变,放在你面前两副工作担子,一副100斤,一副200斤,挑哪一副占便宜?”“有的青年教师说:”“当然挑100斤占便宜。” 相似文献
16.
1985年,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母校——沈阳市三十二中的石健校长,让当年魏书生的班主任何老师出面,请魏书生回母校一趟。从小就尊敬老师的魏书生,立即遵命回到沈阳。自1968年下乡,他已有16年没有回母校了。踏进校门,他百感交 相似文献
17.
18.
2007年9月14日12点,我和魏书生老师如约在沈阳桃仙机场的大厅前汇合了。从沈阳到贵阳的CZ6111号航班于13点15分开始登机。在飞机上,我知道有的参加会议的专家坐的是头等舱,便问:"会议给报销机票,你为什么不坐头等舱?"他轻声地说:"没用,省点钱好,但我不反对别人坐头等舱。" 相似文献
19.
有些做出成绩的班主任找魏书生谈心,很难过地说"我们也愿意当班主任,愿意搞改革,做出了成绩,得到了肯定,受到了褒奖,也很高兴。但紧接着嫉妒就来了,闲话就来了,谣言也来了。我们真忍受不了这东方式的嫉妒。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有的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很兴奋,很投入,甚至忘乎所以,就连课前3分钟的铃声也听不到,直到见操场上没人时才猛然醒悟往教室跑。别说跑,就是飞也来不及了,因为同学们已经上课了。这是小错误,可又不能说这不是错误,怎么办呢?魏书生老师的班级讨论后规定:谁犯了诸如此类的小错误,且没有故意的思想根源,谁就给大家唱一支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