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意蕴含蓄、语言凝练,故诗人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创造意境。于是,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就成了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目。下面,我就高考中经常考查的几种修辞手法作一详解。概念详说比喻:古典诗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写景状物形  相似文献   

2.
比喻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法。当本体和喻体之间产生类比联结时,自然产生丰富、鲜活的意象。本文结合丰富的诗词例子,着重分析比喻中的五种类型:明喻、暗喻、博喻、曲喻、借喻,探析比喻手法在诗词曲艺术特色方面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甲乙两事物具有“某点儿相似之处”,当需要说明乙事物时。便以甲事物喻之;当需要说明甲事物时.便以乙事物喻之。像这种甲乙两事物都可以互为喻体的比喻。修辞上称之为“互喻”。这种语言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的应用很是广泛。  相似文献   

4.
《琵琶行》音乐描写非常成功,堪称我国古典诗歌描写音乐之绝唱,在《琵琶行》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段中,尤以博喻、通感见长。什么叫博喻?博者,多也;喻者,比喻也。博喻,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所递进或有所变化的比喻连用在一起,表达一样事物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或表达一种事物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人每每采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以创造诗的意象。为了使诗的意象具有强烈的美感,很讲究以色彩词来烘染事物、环境、气氛,借以表达诗人的特定情绪和感受。因此,重彩的修辞方式乃是古典诗词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中,重彩的修辞方式,大约有下列几种:有“野径云俱  相似文献   

6.
在古典诗词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博喻等多种形式,倒喻、较喻和博喻是其中特殊的三种。  相似文献   

7.
<正>古典诗歌中"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别具魅力。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反比喻比喻靠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喻体为生动、浅显、具体、简洁之物,以达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之效。但古典诗歌中常用抽象的事物作喻体,来描摹具体形象。例如秦观的《浣溪沙》中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诗人以无形无态的"梦"来比喻  相似文献   

8.
戴小妹 《高中生》2013,(27):12-13
高中语文考试中,常常会考到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鉴赏的考点有很多,其中一个点就是考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对仗、互文、通感等,这些古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是命题者比较喜欢拿来命制考题的。1.关于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命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古典诗词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博喻等多种形式,倒喻、较喻和博喻是其中特殊的三种。  相似文献   

10.
借用前朝某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隐喻、指代当朝的人事,这在古典诗词中是屡见不鲜的。诗人基于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需要,巧妙地将非眼前之时空、非现实之事况的内容熔铸于诗作之中。借用汉朝的人、事、物来指代唐朝的人、事、物,则是唐诗中颇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1.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修辞就是对语音、词汇、语法巧妙灵活地运用,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达到好的表达效果。下面仅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式,并谈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常见的辞格1.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里,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叫喻体,连接二者的词语叫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比喻辞格。比喻的作用,能给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也能把深奥  相似文献   

12.
在古典诗词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博喻等多种形式,倒喻、较喻和博喻是其中特殊的三种。1.倒喻倒喻,也叫逆喻,是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有意改变一般比喻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格式,把本体和喻体颠倒过来。倒喻能使本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凸现,而且意趣盎然,新奇精妙。如秦观《浣溪纱》:“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通常比喻都是以具体可感的事物去形容抽象、难以捉摸的事物,可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却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令人耳目一新。再如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  相似文献   

13.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句法特点,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是为了讲究对偶和对仗,把处于同一情境中的两种事物放在两句诗词中出现,以造成合于平仄、互相映衬、意境优美、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衬托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技巧。在诗歌创作中,为了使主要事物的特色更突出,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做背景来陪衬、烘托。为了更好的鉴赏古典诗词,掌握衬托手法的运用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借助既往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诗词贵含蓄,立意要精深。显然,不用典,就很难抵达此境地,因此,诗人常借助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正因如此,用典也造成了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语言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6.
借代和借喻是汉语修辞格中两种常见的辞格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因二者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 ,教学中都把二者作为首先要讲的辞格。这两种大家熟悉的辞格 ,其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比喻是用于和表达对象本质不同却有相似性的其他事物述说表达对象 ,使表达易于理解的一种修辞格 ,俗称“打比方”。借代是借用与表达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代称表达对象 ,使话语具体鲜明地突出表达对象的特点的一种修辞格。在语言实践中辨认二者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比喻中的借喻和借代有时不易分辨 ,如鲁迅小说《故乡》中关于杨二嫂的描写“圆规”,就是使用了借喻…  相似文献   

17.
化虚为实亦称化抽象为具体,是古典诗词常用技巧。它往往运用拟人、比喻、侧面烘托等手法,借助具体事物把抽象的声音、情感等对象描摹得真实可感。《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听颖师弹琴》都是描摹声音的佳作,它们不仅借助联想、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而且对乐曲的节奏变化、音乐的影响效果进行渲染烘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比喻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的一种手法。比喻在电子电工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喻用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电子电工课的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比喻。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语言艺术的精华。 诗词鉴赏,就是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本文将就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前提即阅读理解,进行分析解说,以便在此基础上把握诗词主旨,从而帮助考生顺利地解答与主旨有关联的各种类型的鉴赏试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作为古诗词融入歌曲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其艺术情感的表达隐藏在诗句中,而诗句意味深远、婉转内敛,要求演唱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唱经验,还需要对古典艺术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认知。基于此,探究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特点和艺术审美价值,分析了当前古典诗词歌曲在声乐教学中应用的不足,根据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完成声乐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