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著作权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刚刚过去的几年.一系列的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促使人们认识到了网络作品的著作权同样神圣不可侵犯。如今,宣称“网络作品不享有著作权.可以自由使用”的人已经不多了。 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案件提醒我们,关于网络著作权的讨论还远远没有结束。其中一个话题就是:怎样掌握网络作品的适当使用问题7以笔者代理的冯英健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李友根著作权侵权案为例,我们对上述问题作一下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好作家和好作品同样需要宣传.这是目前国内图书市场最缺乏的一个环节.利用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在出版商、作者和读者之间加强沟通,让更多读者了解作家和作品,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性质以及网络环境下作品的著作权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作了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立彬  陈镭 《图书与情报》2007,(6):50-54,58
网络作品是指在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作品,它为普通情报与学术史料的搜集、整理、交流与利用,提供了一个高速而便捷的平台,并成为当前文献史料工作一个新的“聚居地”。其中,网张作品的电子表述改善了史料的技术呈现;网络作品的虚拟色彩增强了史料的“史感磁场”;网络作品的开放性质扩大了史料的搜索空间;网络作品的交互特性拓展了史料的交流渠道;网络作品的个体属性更新了史料的表现形式。在新环境下,网络史料有“静态网络史料”与“动态网络史料”之分,而“动态网络史料”又有“显性动态”与“隐性动态”之分。网络作品的史料价值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实用功能,同时,它也从反方向推动了网络作品自身呈现形态的变化进展。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7,(12)
聂辰席:随着网络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网络视听面临难得发展机遇.需要不断推动网络视听发展再上新台阶,让人民群众共享网络视听繁荣发展成果,拥有更精彩、更美好的视听新空间. 第一,坚持内容为王,努力打造优质网络视听作品.网络视听的繁荣,归根到底要靠高品质的内容产品影响人、感染人、吸引人,必须讲质量、重品质. 好作品始终是网络视听生命力、成长力、吸引力之所在.但也要看到,优秀作品占网络视听作品总量的比例还不够高,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需要广大从业者为之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6.
孔令旗 《出版参考》2009,(18):13-13
网络作品出版,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起,开始为大家所关注。近几年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一个又一个风头。与此同时,对网络作品的赞扬、质疑、讽刺等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7.
网络数字环境下,作品的发布、传播、使用的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益的分配出现失衡.《著作权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修改.本文从作品、数字网络的特点,著作权的功能、立法宗旨,对目前数字作品的保护模式的评论展开讨论,以期望能够找到最适宜于网络环境下数字作品传播的著作权保护机制,为未来的修法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品的网络传播和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因特网催生了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  因特网的发展 ,催生了一种新的作品传播方式———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 ,即将数字化作品放到网上 ,由上网者根据需要选定某些作品 ,并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 ,通过网络传输得以在终端计算机上浏览、阅读、观看、聆听这些作品。由作品的网络传播而衍生的一种新的作品使用权即为“网络传播权”。网络传播一方面提高了作品的传播和使用效率 ,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另一方面 ,又给侵权行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对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合法的传播者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 ,与网络传播有关的侵权案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9.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网络侵权盗版形式、手段花样翻新,网络版权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国家版权局等部委连续多年开展针对网络侵权盗版的专项治理“剑网行动”,有效规范了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的侵权盗版行为,有力维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了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但是文字作品和摄影作品仍然是网络侵权盗版的重灾区,由于网络维权成本高、取证难、判赔低等因素,很多作者只能“望网兴叹”.  相似文献   

10.
2003年5月,国内第一个具有网络问政性质的平台——"网上民声"在山东烟台诞生.负责创办这个栏目的胶东在线当时成立仅有一年时间,由烟台广播电视台主办,2009年10月,"网上民声"经过六年的发展和积淀一举荣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名专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是烟台新闻史上第一个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作品,填补了山东省网络新闻作品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空白."网上民声"是地方网络媒体探索网络传播规律,利用互联网协调社会,积极打造精品栏目的一个生动典型."网上民声"也在国内较早地擎起了"网络问政"的大旗.  相似文献   

11.
袁晓新 《出版广角》2016,(18):50-52
纯网络期刊是真正意义的一种网络出版物,相较于纸质期刊和有形载体电子期刊,其版权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对版权管理与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探讨了纯网络期刊的作品性质、专有使用权、合同模式和作品转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视角,分析了戏仿作品的构成要件以及网络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合理性,借鉴了国外法律的相关规定,对戏仿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一些立法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图书、发行、销售同质化,宣传、营销均同质化的现在,网络原创作品出版成为众多传统出版机构的救命稻草,网络小说稿件资源成为传统出版行业最新发现的一座金矿,更多的传统出版企业试图与国内著名文学网站结成战略联盟伙伴.1月12日,幻剑书盟与<出版参考>合作的"首届网络原创作品出版研讨会"举行.这是国内文学网站与出版机构在网络原创作品出版方面进行的第一次正式对接.  相似文献   

14.
陈颖 《传媒》2015,(10):27-29
2015年4月,国家版权局下发了《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网络转载作品的相关事宜作出规定.《通知》再次强调了网络转载报刊作品必须先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引导报刊单位通过签订协议、建立作品信息库等方式梳理本单位内部的版权资源;鼓励报刊单位与网络媒体共同探索合理的价格体系,建立网络转载版权合作机制.作为主管版权事宜的重要行政部门,国家版权局向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表明了基本态度,并在规范网络转载方面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出版机构的建立将是传统出版企业在网络时代的运营模式:即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网上网下并行运作优势互补。 总的来说,开办网络出版可以营造出一个联系编辑、作者和读者的网络虚拟社区。这种网上出版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鼓励作者更多地网上创作(网络原创作品),减少网下创作量笔头写作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版权保护法律侧重于从版权受益者角度,以保护受益者作品的完整性、复制与传播等权利,且版权保护的背景局限于纸质介质。电子商务条件下,版权保护的内容和实质发生变化,数字化对电子作品与传统作品带来了挑战。考虑版权人、网络出版商和用户之间的利益博弈,本文综合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技术、博弈论、法律等学科的知识,从而推导出网络版权利益相关方的一个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传媒网络作品的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建勋 《现代传播》2007,(3):113-116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传统媒体也纷纷拓展第四媒体。网络作品作为基石,不断提高第四媒体的冲击力。由此带来的权利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对网络作品的特点、侵权类型、保护方式进行阐述,通过文义解释、分析实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对网络作品的作者的著作权、法律保护及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论述,以期探讨网络作品有别于传统作品的独特之处,进而加强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郭少丹 《东南传播》2011,(9):122-124
互联网为科普创作提供了新的媒介和平台,网络平台上的科普作品创作要在保证作品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功能。创作能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和易于理解的网络科普作品,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界面设计。本文从交互模式、美术风格设定和页面布局元素三个方面,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科普设计对网络科普的交互界面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众多网络热门作品经传统渠道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文章基于热门网络文学作品的实体书出版,探讨在网络时代,图书编辑应具备怎样的意识,以及由网络点击率引发的图书策划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全面的分析了网络视频的现状.针对现有网络视频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性、个性化、时效性等方面的优点,开办网络视频服务、互动视频直播、网络视频广告、个人作品发布、网络视频教育等有特色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