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红楼梦》中,贾母作为封建家庭的统治者,占有重要地位。她不仅是封建家长的代表式人物,代表着尊贵、权威;从另一角度分析,贾母作为贾府中的最高长辈,在不同的场景中也表现出慈爱、宽容、开朗、富有生活情趣等人性闪光点,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2.
在《红楼梦》七十一回中,明确提到了贾母的年纪"八旬之庆",而从《红楼梦》三十九回和四十七回中两次间接提及贾母的年龄等语及从清代婚俗制度等方面进行考证,"八旬之庆"实有明显的"谬误",应为"七旬之庆"才符合历史生活原貌。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贾母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经常使用口语化的方言词语、生动活泼的俗语、各种修辞手段和戏谑的人物称呼语,善于自嘲和自谦、擅长打趣掫揄等方面,这种语言特点展现出贾母开朗乐观、和蔼可素、人情练达、运筹帷幄且善于营造或调动气氛、注重人际和谐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蕴含着可兹现代人借鉴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笔下的贾母形象是中国很多女性的超级偶像,同时也是很多男性所追捧的母亲形象或奶奶形象。贾母终身集慈爱、宽容、善良、和谐、仁德、节俭、施舍与福泽为一体,将母性之爱撒向人间。在日常家政管理上,大胆地使用下一代女能人王熙凤、鸳鸯、平儿、李纨、探春等人管理贾府事务,但最终没能挽救贾府的覆灭,而这一失败的原因源自于贾母的"深仁厚泽"所致。但这个"深仁厚泽"的长者在百年之后竟然还落得个"草草了事"、"树倒猢狲散"的悲惨结局。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正面知识,同时也应该深思我们工作的重心走向,不仅仅需要深仁厚泽,而重要的是注重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曹雪芹笔下人物里比较复杂与具有悲剧性的人物之一,妙玉作为"槛外人",才情高雅,孤傲怪癖。虽然处于豆蔻年华的美好时节,却不得已身处佛门,然而凡心未泯,在细节处展示着眷恋人世间的红尘与美好。本文结合书中具体实际情节,详细的分析与探索了妙玉的心理,展现了其作为大观园的寄居者,而又不同于其他寄居者性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胥吏在清代社会普遍存在。《红楼梦》描写的胥吏形象多而生动:他们挟持主官、包揽词讼、贪赃枉法。薛蟠致人死亡案中,胥吏的形象更是被作者揭露得淋漓尽致。胥吏形象的刻画,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具有明显的铺垫作用,同时,胥吏形象的刻画,将爱情掩盖下的《红楼梦》的政治主题、社会主题彰显出来,是《红楼梦》群像刻画的成功体现。  相似文献   

7.
注重动机和结局,是人们的阅读习惯;同情受害、迁怒受益、原谅动机“善良”的作恶,这都是造成阅读心理偏移的因素。盲从叙述,也是阅读心理偏移的表现。《红楼梦》内涵丰富,人物形象丰满复杂,阅读中的心理偏移现象就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8.
一把辛酸泪,因你而疯狂。——题记当我悄悄地迈入荣宁二府,浏览了华贵的大观园,瞥见了群芳的华容与斗才,见证了大家族的兴与衰,便被你深深吸引,或因你欢欢喜喜,或因你悲悲戚戚。白天我躲在阴暗的小屋与追剿我的父亲打游击战。我倚着窗门,坐在潮湿的地上,借着窗  相似文献   

9.
贾母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典小说中较为少见的塑造成功的祖母形象。她出身高贵,有很高的美学修养,对饮食、艺术等有着独特的认识;她阅历丰富,处事成熟,为家族利益时时操心,对家族事务事事安排妥当。她身处贾府至高地位,儿孙满堂,却也有着难以言说的烦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宝玉的一段去见爸爸的神情动作描写,揭示出他的叛逆性格;又通过黛玉听到宝玉娶亲消息一段细腻描写,揭示出宝黛爱情的真挚热烈和黛玉的悲剧命运。两段共同说明《红楼梦》在用动作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上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红楼梦》中薛宝钗为人处世的行为动机、传统美德及为人处世的特点。指出宝钗虽为封建社会传统教育下的一个完人,还具有当代青年所应提倡的某些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红楼梦》中各类人物对教育的看法和行为表现来透析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教育的群体心理,即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的社会行为的揭示来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教育心理。从这一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社会教育心理表现和特征,更容易从文化与心理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时代性和悲剧性。  相似文献   

13.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一个亮色不多的女性形象,但她每次出场都有精彩表演.她身上集中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的种种恶德;其言行既推进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制造了情节波澜;又为探春和贾环的人物性格设置了典型环境.这一形象的刻画,不仅曲折地表现出小说主要人物贾政的性格侧面,流露出作者的感情倾向;而且还给读者提供了曹雪芹不是《红楼梦》原作者的微妙信息,为研究小说的原作者提供了有力的旁证.  相似文献   

14.
注重动机和结局 ,是人们的阅读习惯 ;同情受害者、迁怒受益者、原谅动机“善良”的作恶者 ,这都是造成阅读心理偏移的因素。盲从叙述者 ,也是阅读心理偏移的表现。《红楼梦》内涵丰富 ,人物形象丰满复杂 ,阅读中的心理偏移现象也就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焦大和赖嬷嬷是宁荣二府中的两名奴仆。焦大跟着太爷出兵打过仗,九死一生,舍命救主,立下过汗马功劳,却得不到好报。这与他不谙事世,耿直自大,爱揭主子的短处的愚忠性格有关。赖嬷嬷一直在贾府内帏做事,善于揣度主子们的心态和嗜好,拍马逢迎,见风使舵,深得主子们的信任,致使全家人总管宁荣二府的大权。焦大和赖嬷嬷是两类典型人物的代表,现今社会中仍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相似文献   

16.
王熙凤形象在《红楼梦》影视剧中大放异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中顾兰君饰演的王熙凤,狡诈、泼辣、狠毒,是畸形婚姻制度的受害者。87央视版电视剧中邓婕饰演的王熙凤,全面展现了其性格的多样性。89电影版中刘晓庆饰演的王熙凤,心狠手辣有余而人情味不足。96华视版中徐贵樱饰演的王熙凤,形象复杂、性格多样,成为拯救家族厄运的"女强人"。这些影视剧中的王熙凤形象,因剧本特色以及演员表演风格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的意蕴层由三重层次构成;一是文学审美层,表现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二是政治历史层,反映社会矛盾与政治斗争;三是哲学沉思层,体现佛老哲学。  相似文献   

18.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作者把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怨恨和企盼都熔铸到了贾宝玉的形象里。在当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开创了我国小说中心理描写的新天地,其中叙事聚焦的不自觉运用很值得研究,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情形都有出现,这使《红楼梦》成为一幅立体、巨型的心理写意画卷。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倾向和生活道路。宝黛之间在爱情上的纠纷 ,实质上是反映了思想上的冲突 :一个是积极拥护封建制度 ,一个是极力反抗封建制度 ,钗黛俩人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具有鲜明的对立性。薛宝钗热忠于功名富贵 ,把自己的希望与年青人的出路完全寄托于封建统治阶级 ,强调“男人们读书明理 ,辅国治民 ,这便好了”;以“仕途经济”规劝贾宝玉 ,要他攻读时文 ,见宝玉不听 ,就冷冷地旁敲侧击。这些都说明她对封建制度是由衷地拥护和支持的。而黛玉却纵容宝玉“调脂弄粉”从不以“仕途经济”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