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老子在《道德经·十六章》中提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充分反映了老子在国家管理方面的哲学理念。老子的这四种管理思想可以诠释为对应的四种教学管理境界,按照境界的高低依次为:“春风化雨”的境界,“两情相悦”的境界,“敬而远之”的境界,“以牙还牙”的境界。在这四种教学管理境界中,要根据师生双边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教学管理境界,以此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著名学者冯友兰曾经将人生划分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并以三句诗加以形容:“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不同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笔者把这些状态归纳为三个境界,即境界一,“心中有本”;境界二,“目中有人”;境界三,“人文合一”。语文教师应努力追求实现语文教学“人文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凡事都有境界之分,为人、为事、为学问均不例外.著名学者冯友兰曾经将人生划分为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并以三句诗加以形容:“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  相似文献   

5.
哲学大师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四等: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那么,就教师这个群体来说,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境界”说为例分析王国维阐释诗学范畴时直观与抽象的思维方式的动态整台特征。从个人的悲剧性生存体验出发赋予了“境界”直观的意义;又从个人生存体验出发观照出整个人类的生存的“理想”,促成了“境界”以“理想”为核心的意蕴的系统构成;“理想”存于直观,对于“境界”的阐释又回到了直观的把握,思维在回归中实现了超越。  相似文献   

7.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第三境界。笔者以为,教育工作者育人水平的高低也分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先生界定了四种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作业设计如果停留在“自然境界”,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进入“功利境界”,可以提升教师的原创设计能力;进入“道德境界”,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入“天地境界”,教师设计与学生设计同等重要。在“天地境界”,教是为了不教,设计作业是为了不设计。  相似文献   

9.
先秦道家依其觉解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冯友兰先生所谓“人生四境界”:老子、庄子皆追求与超世俗的大道相融合,属天地境界,达致这样的境界须通过“为道日损”、“心斋”、“坐忘”等修养工夫;宋钘、尹文汲汲救世,志在社会和谐,属道德境界,“情欲寡浅”是其修养工夫;杨朱营营谋求养生小利,属功利境界;《列子·杨朱篇》的作者以及田骈、慎到丧失精神追求,成为只剩生理欲望的动物性存在,属自然境界;自杨朱而下的人生境界不需修养而成,而是堕落而致的.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来凡成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其实在我们的物理学习中也有这三种境界存在。现以弹簧振子模型为例,来作探讨。物理模型是我们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用其总结来的规律、方法,吸收其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创造出来的一幅图画。对物理模型的学习、认识和应用就有这样的境况,即“领悟”、“渐悟”、“顿悟”,姑且称之为“模型学习三境界”。物理模型有其丰富的内…  相似文献   

11.
追求人生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儒家文化注重人性修养、道德养成与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推崇“圣贤”作为其境界追求;道家主张让人超越名利,通过出世修行,摆脱外在干扰,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成为“真人”是其境界追求;佛教侧重通过“戒、定”获得“慧”,去除欲望,消除痛苦,最终达至“圆满”之境界。新儒家将传统境界学说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多层次”的境界思想。教育从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文化成的过程,而境界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对于当代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培育有境界的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理想追求;强调体悟、践行是当代中国教育的行动逻辑;注重家国一体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开展境界教育则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唷我之境”可再分为“小我之境”和“大我之境”,而“无我之境”更确切说是“超我之境”。这“三境界”与做学问的“三境界”可统一起来,但顺序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小我之境”,是执着于构成自我结构的一切利益、感受、知识等,这种“自我状态”绝对化必然与痛苦相生,是第一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回头”否定了对“小我”的执着,从而在“那人”身上发现相对的自我,是自我的一次解脱,也是新的觉悟,达到相对的“类我境界”,此第二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代表第三境界,一切障碍消除了,自我延伸到无限,体验到永恒,得到彻底解脱,获得对世界本质的完整认识和大智慧。  相似文献   

13.
“境界”这个词,字面意思是“土地的界限”,引伸而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境况”.古人常以“三境界”来形容技艺、学问、功夫的深浅.下面录引几则比较有名的“三境界”说:学习三境界.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认为这是讲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有的研究者认为,这其实反映了孔子的“学习三境界”观:第一境“知之”,是对学习意义具有明确的认识,能把握学习内容;第二境“好之”,是指笃志好学,学而不厌;第三境“乐之”,是以学习为乐事,全身心投入的审美观念,是自身人格世界向“善”的升华,是在对“真”的发  相似文献   

14.
自“境界”论形成以来,学界对“境界”的内涵、外延及影响的探述卷帙浩繁。但由于王国维对“境界”缺乏明晰的界定,因而“境界”论一直处于笼统“模糊”状态。21世纪以来,一批学者和诗人跳脱出既往学界对“境界”的传统认知,对“境界”进行了新的阐释。他们不再局限于从“感受经验”的层面阐释“境界”,而认为“境界=境+界”,并将超越性、博大高远、圆融完全及语言的特殊效果等视为“境界”的独特内涵,构成其对“境界”传统的新发现。与此同时,一些诗人和学者从诗人的境界和诗的境界两方面着手建构新的“境界”,前者主要体现在诗人的担当意识、宇宙意识、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等彰显的博大胸襟和高远情怀;后者则包括诗歌内容所抵达的境界和语言所构筑的“言境”,由此形成新诗对自身“境界”传统的建构路径,其对当下和未来的诗歌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人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而有境界,“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宋元戏曲考》)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意境”。究竟什么是诗的意境?“意”就是情意,包括诗人的“情”与“理”,即诗人的情感和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评价;“境”就是物象,指事物的“形”与“神”,即经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生活形象及其内在本质与精神。在诗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  相似文献   

16.
<正> 王国维认为论诗该以“境界”为标准,古人或以“气质”、或以“种韵”论诗,不全面,亦未能中其肯綮。他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人间词话删稿》)王氏之论,寓理深邃,影响宏钜,为后来一些高明的诗论家,诗人所理解、接受,并予以丰富和发展。那么,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名家顾随从王国维“境界说”中拈出“高致”一词,并赋予其更丰富更精微之内涵,自铸而出独立的“高致说”。“高致说”在作品内容上,追求以真为本的超脱境界;在作品形式上,强调“不可无心得,不可有心求”的文采之彰;在作家人格上,力主以“立诚”为核心的心行培养。“高致说”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境界,弥补了王国维“境界说”的某些不足,故在诗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梳理了自两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词论主张,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是最能体现词的文体内在特质的词学理论;并以五代、两宋的具体词作在境界上的优劣得失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词以境界为最上”。  相似文献   

19.
《齐物论》中“天籁”既有形下意义,亦有形上意义,也指作为人的境界的道。从文本出发,“天籁”切合齐物思想,可分为三层境界,这是“吾丧我”即得道的过程:第一层境界为自形下体道,通过形下实有的“天籁”发觉其可作为不被主体作用的客体而单独存在,从而意识到道的存在,使“吾丧我”发生;第二层境界为顺道通形上,是在察觉到道的存在后,顺应主体和客体的自然状态,通过偏缺的样态中的道,闻得无声的“天籁”,进入“道枢”的形上境界中,实现“吾丧我”;第三层境界为形上形下贯通,在已进入形上世界后,现实中的人以形上齐一的视域再来接触万物,道显现于万物之中,“三籁”皆属于作为无限的道的“天籁”,最终通过“吾丧我”得道。  相似文献   

20.
学习今说     
<正>古人曾提出,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境界,通过“立”“守”层层递进,最后到达最高境界“得”。然而,时移世变,我辈青年应传承学习精神,树立时代新潮,以期达到学习的三种境界。不懈求索,生死以之,为第一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诚如屈原所言,前路漫长遥远,然而值得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