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触れゐ"和"触ゐ"都有"触"、"碰""摸"的意思,但意义并非完全相同.二者究竟有何区别?是否完全可以互换?本文将通过对例句的分析,着重比较说明"触れゐ"和"触ゐ"在表达"接触"、"触摸"含义时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空无辨析     
本文从立足点、内容与意义分析了佛教的空与道家的无的区别。认为无以道为支撑,而空以缘起为基石;分析了无、有,空、有的关系;无的性质是自然无为、内心虚藏淡泊,表现为无为、无欲、无知,而空意思是事物没有常驻不变的自性,表现为析空、体空、空智;从哲学意义上看,空着重改变心性主体,而无偏重改造客体,从社会意义上看,无比空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标记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反义词的有/无标记现象是这一理论运用的一个表现。本文以现代汉语中"高/矮"为例,研究它们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的现象,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道”是就本体之根而言,“无”是就本体之深而言.道体有两重性,一方面为“常无”;一方面为“常有”,称其为“常”表示其作为永恒和普遍的原则.有了“有生于无”这一认识,人们才会确立一种全新、宏大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门术语。“无”“有”作为哲学范畴,不是对立的、更不是矛盾的,乃是一贯的、相连续的,是两种有对待比较关系的事物。二者同出于道。“有”由“无”来,“无”自“道”生,故为“有无相生”。老子的“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中“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渊源。凭借现代科学技术,采用无中生有、隐真示假的战术,仍然是一条保存实力的途径,消灭敌人的妙方。  相似文献   

6.
杨军  徐涛 《嘉应学院学报》2014,32(12):32-34
人的活动包括客观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统一于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统一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之中。实践客体是自然存在,认识客体是实践活动。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认识客体观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себя为反身代词,只有一个。它没有性、数的变化,但有格的变化,它指行为动作的主体与客体为同一个人,主体行为动作返回到主体自身。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的编辑活动主要由编辑主体、编辑客体和编辑手段几方面组成,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在编辑实践中既要引入新观念,辩证地处理好“定”与“变”的关系,在“定”中求持续,“变”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罗马法到近代私法的物权客体范围的演进,确立的是以"有体物"为标准的物权客体的范围,有体物之外的"物"或被严格排除在物权客体之外而以特例规定设定物权,或以拟制手段纳入物权客体范围。在现代物权法上界定物权客体,不仅需要把握物的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价值化、观念化和虚拟化的新类型的"财产"能够进入物权客体的内涵之中。以"财产"概念代替"物"的概念来指称物权客体,以使物权客体具有更强的时代包容性,这实际上是对《物权法》第二条规定的理论概括,即把第二条所称的"物"和法律特别规定的能够成为物权客体的"权利"用一个统一的概念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不仅把历史的趋势和过程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体现了整体主体与整体客体的相互作用与统一,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为具体的总体。"总体性"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革命性特点,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作了方法论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每个新课程的实施者对“主体”认识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效。作者通过对主体论的长期研究与实践,提出一个新的主体论——建立在人与人平等对话基础上的“无主体”。  相似文献   

12.
五年级复习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有小朋友问:为什么加法和乘法的叫运算定律,而减法和除法的叫运算性质?该如何解释?定律、性质的区别是什么?(微信网友)严格地讲,定义在某个集合上的运算所具有的性质,叫做这种运算的"运算性质"。可推导出其他运算性质的那些运算性质叫做"运算定律"。  相似文献   

13.
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指导进行分析,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体现代化”和“社会客体现代化”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现代化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推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英语惯用语是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难点之一。作者先简要说明其对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主要将表达“有能力”(ABILITY)和“无能力”(INABILITY)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惯用语分别进行归纳整理。旨在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能更好理解和运用这些英语惯用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规模迅速扩张,快速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教育质量却不尽人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增强提高质量的紧迫感;其次,要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关键是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就"为什么学习者学不到教师们教授的东西"这一课堂语言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分解任务"法(Task-BasedClassroomEnglishTeaching)。把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可操作的技能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内化"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可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书侠 《培训与研究》2008,25(3):104-105
借鉴哲学和交往理论中关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分析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的特征,得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两者形成“主体-主体”的主体际关系的结论。确立“主体际说”时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定条件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在另外一定条件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二是互动的,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由"主体-客体"的实践关系探讨,分析这种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出以及其对于解决"主体-客体"模式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这对解决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起到了启迪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