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名萱 《视听》2022,(5):147-150
约翰·彼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媒介史家、传播理论家和传播哲学家.在《对空言说》一书中,他回溯了传播观念史演变的过程,探讨了人类传播史上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心领神会的完美交流不懈追求却始终身陷"对空言说"的无奈与困境.其中蕴藏着一条若隐若现却贯穿始终的主题——传播中的身体问题,成为探索与思考传播中身体在场重要性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名著《舆论学》一书中提到了拟态环境( Pseudo - environment)的问题.李普曼指出人类生活的"两个环境",一个是现实环境,另一个是虚拟环境(即拟态环境).现实环境是被人自身直接体验的环境,而虚拟环境则主要由大众媒介造成,人借助大众媒介间接体验环境,而且这种虚拟环境在现实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拟态环境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也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它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的.  相似文献   

3.
我同意作者的话:"没有这样的交流观,生活会更加惬意舒适."彼得斯的《交流的无奈》副标题是"传播思想史",该书内涵广泛,融合哲学的思辨、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历史的审视眼光,附带有神学的色彩.作者让"communication"带着它全部的故事,从历史深处、人类遥远的梦想中走来,包含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思考,以及对分散的、孤独的人类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终极关怀.这本书是送给全人类的礼物.  相似文献   

4.
作为"会说话的动物",人几乎每天都要从事交流活动。在大众传播媒介充斥耳目的现代社会,交流除了作为一种行为,更主要的是成了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关涉到个人经验的沟通、社会关系的建立、民主的推行和社会的发展等等方面。我们用交流能力来给人类定义,对交流的经验信赖有加,而很难接受"交流是不可能的"这一令人懊丧的论断。美国学者彼得斯写的《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一  相似文献   

5.
我谈几点感受,一个是从"张刚大篷车"的现象来看,首先它是媒体交流的平台,从我们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它也是一个有形社区服务的供给平台.它现在做了很多工作,超出了普通的媒体交流的功能,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媒介建构观:区别于媒介工具观的传播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建构观作为一种区别于媒介工具观的传播认识论,重点关注意义的生产与交流,已经具有了全球性的普遍价值。这种传播思想是在传统的意识哲学走到死胡同之后,在"语言论转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媒介工具观相比,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话语表征体系与理论内涵:现实是由传播活动的行动者主动建构的;传播的内容是意义,而它又是由行动者的互动解释生产出来的;研究的主要内容不是舆论和媒介效果,而是常识以及常识的运作;采用的话语体系是建构式的;研究方法倾向于多种方法的综合,但以阐释为主等。  相似文献   

7.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众的媒介批判意识,二是受众从媒介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面向广大受众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让媒介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媒介所役”。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介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它将信息内容以数字的形式存在,通过信息制作、存储、传输、交流等手段完成信息的传播.数字媒介是基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大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其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数字媒介的内容和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不是一般的传播媒介.更不是什么“第四媒介”。它的性质和功能,决不能和古往今来的各种传播媒介相提并论.因为它是信息交流的无边无际的平台、精神交往的无限广阔的天地。它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即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  相似文献   

10.
王建 《青年记者》2007,(18):75-76
美国前总统里根说过一句话:"我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流者,但是我交流最伟大的内容。"外宣应该做个内容为王的交流者。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交流的无奈》主张还原历史真相,利用交流问题的起源与宗教冲突、交流问题在文学范畴中的碰撞、交流问题中存在的神秘主义以及交流中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所带来的思辨这几种方式,探寻交流观念的源头以及沿革。对交流中存在怎样的鸿沟,交流的有效解决机制以及媒介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等问题都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朱培培 《东南传播》2011,(11):49-50
在人类传播活动中,信息不是百分之百传达给接受者。中间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噪音干扰,这就对信息的传递起了某种程度的阻碍作用。在媒介领域高度拓展的社会,谣言伴随着海量信息传递,是社会大众传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之间交流的无奈,传播中信息之间的误读,使得谣言愈发严重。本篇结合国家调整年终奖个税传闻等相关案例,探讨在多元化媒介时代谣言传播模式的新方式及合理规避谣言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业界探讨最多、各媒体投入精力最大的,非媒体融合莫属.对编辑记者来说,这一“融合”的直观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融合,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场技术上的革命,简言之,就是媒介载体的变化;二是人的融合,一名编辑记者要从“小我”回炉再造,成为一个足够强悍的“大我”.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  相似文献   

14.
一台名为<抗旱救灾,我们在行动>的大型公益晚会,凝聚了中国众多的目光,也感染了我.感动之余,我对它的概括是:大气、流畅、立体、创意点鲜明,勇于担当,创意制胜. 在我看来,能够策划制作这样主题鲜明、应时应势的一台晚会,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的确是需要媒介担当精神的.云南台的自觉的"媒介责任担当"意识,从这台晚会中我能比较深切地感觉和体会到.  相似文献   

15.
梁越 《编辑之友》2010,(11):57-58
<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10版)是麦克卢汉的传播学巨著.书中麦克卢汉所谈的"媒介"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媒体".这个"媒介"的范围更为广阔,它是一切延伸人类器官的工具、技术和活动.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不仅是空洞的、消极的、静态的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也是对信息、知识、内容具有强烈的反作用,且积极的、能动的信息.因此麦克卢汉首要的,也是最著名观点即是"媒介即信息." 这里的"信息"又不同于我们日常在媒体或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内容.无论是选择还是放弃,麦克卢汉都不以媒介文本作为考察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将媒介本身的特点、效用、影响力与其某些决定性因素当做观察对象.媒介或技术的信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 媒介是个普通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媒介的含义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在相关专业领域使用媒介时,它就变成专业词汇了,也就是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文献交流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大众传播过程与文献交流过程不尽相同.杂志是两者共同的重要媒介,具有知识性、情报性和思想性.它一方面占有"传播者"和"教育者,,的地位,是控制和影响舆论的法宝之一,对促进社会改革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精神交流,在联系人们思想、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达到知识和情报的社会共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康玲玲 《今传媒》2021,29(4):76-78
交流对于有意识的人类来说,是一个人与人关系的问题,这种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是一个集自我思想、社会认知和时代冲突等为一体的复杂体。彼得斯在《交流的无奈》一书中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人性的解读构建出不完美交流的认识论框架,又从历史观出发辩证分析精神与精神之间不可交流性的现实与人类追求心灵互通的幻想之间矛盾关系的社会意义。本文以彼得斯在该书中的思想观点出发,简述人类不懈追求的完美交流最终会走向失败"宿命"的现实,继而立足当下分析互联网新技术时代在四个层面的不可交流性: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媒介、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最后试图探讨走出交流困境,弥合交流鸿沟,走向和谐交流的应对态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媒介环境学思想,对微信传播进行思考。微信实现了语音的跨时空传播,也开启了人际社交的新局面,是麦克卢汉笔下的"人的延伸"。但本文发现微信是一种具有空间偏向的媒介,尽管它以口语传播为主要特点,却无法突破印刷媒介影响下自我导向的现代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人们基于微信的交流,其形式大于内容,人们对微信技术的依赖不可避免导致符号化和抽象化的交流主体以及象征性的社交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妍  梁国伟 《新闻界》2007,2(3):31-33
"意境"与"灵境"分属艺术与技术两个不同领域,这两种由不同传播交流媒介和方式所产生的精神活动,具有许多本质上的同一性."意境"是艺术创作和接受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所创造出来的精神的传播交流场域;而"灵境",不仅是人类与当代特定的技术设备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交流活动的场域,而且是一种身体实践活动的场域.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灵境"是一种比"意境"更具象、更实际、由身体直接触发、感官直接接受的生存实践活动."意境"与"灵境"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本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媒介形态和媒介方式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