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新民晚报》7月9日报道6月21日,大连一名16岁的少女自杀,起因只是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碟。她在日记中写道:“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不久前进行的专题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  相似文献   

2.
据<新民晚报>7月9日报道6月21日,大连一名16岁的少女自杀,起因只是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碟.她在日记中写道:"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不久前进行的专题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追星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因而也应被列为青春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很多中学生都为那些明星偶像着迷,他们盲目地“随大流”,疯狂地收集各种与偶像有关的资料,如相片和唱片。这样既花钱,又耗费时间和精力。更有甚者,个别学生追星已经到不能自拔的地步。例如大连一个16岁的少女因母亲没有买到偶像张国荣的CD而自杀。为什么这个中学生会如此狂热地崇拜自己的偶像?造成悲剧的原因和根源是什么?从这个悲剧中,也折射出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青春期教育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学生的“追星情结”?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在大学生中举办选美比赛没有任何意义。曾几何时,选美使一些少女仅凭外貌演出了一幕幕“麻雀变凤凰”的闹剧。一登“××小姐”宝座,接踵而来的便是名利双收,俨然成了无数人的心中偶像,“佳丽”们一个个满面春风,浑身珠光宝气,谁又能知道她  相似文献   

5.
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一位学生家长交谈,她告诉我:她的儿子很崇拜我班的班长,是他的偶像。为什么呢?因为班长各方面表现都很棒。如写作、朗诵、舞蹈、学习都有突出成绩,让他羡慕不已。听了这位家长的一席话,作为班主任的我突发奇想:何不发挥“偶像”的作用,让他俩结为对子,互帮互助,在相互熏陶感染下都有所进步、提高呢?有了这一想法,在周一的班会上,我设计了以“说说心中的偶像”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一提到偶像,学生兴致极高。有的说歌星宋祖英是她的偶像,有的说影星巩俐是她的偶像,有的说球星乔丹是他的偶像……学生说的大…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大连一位16岁少女为张国荣而悬梁自尽。这位1.70米的少女,曾是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秀, 电子琴也弹得很好,但就是这位少女,却丝毫容不下母亲对自己偶像的批评,甚至不惜以自己如花的生命为偶像殉葬。近几年来,青少年因疯狂崇拜偶像而导致的悲剧一再出现:2002年。温州一位17岁的中学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偶像赵薇而服毒自杀;四川一位13岁女孩连续看8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下落不明。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7.
论“偶像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在青少年中,出现了“偶像热”,如“××歌星是我的偶像”,“××球星是我的偶像”,“××富豪是我的偶像’,“××文坛巨星是我的偶像”,“××港姐是我的偶像”,等等。青少年崇拜偶像,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就偶像的若干问题,作如下的讨论。一、偶像产生的心理基础偶像产生于心理的需要。儿童凭着直觉,进行形象选择,最优先接受的形象就是父母,接着就是其他家庭成员。随着接触面的扩大,所接受的形象就越来越多。在众多的形象中,只有那个最能爱护他、满足他的喜爱,在他心理上最喜欢的人,才是他的…  相似文献   

8.
<正>她,是青春靓丽的人气偶像,无数少年少女心中的可爱女神;是微博里的段子手女王,率真幽默的性格圈粉无数。从最初加入偶像团队"SNH48"时的懵懂少女,到去年SNH48第3届总选举第2的人气偶像,李艺彤用自己对偶像的理解和坚持不断蜕变,不断追逐实现自己的梦想——想做偶像,还想做更好的偶像。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一个年轻的音乐家,为了创作一部《森林交响乐》,到原始森林去体验生活。清晨,从森林里传来了一阵悠扬的歌声,音乐家循声寻去,只见一个美丽的少女正对着溪水唱歌。他被少女这首歌的旋律深深陶醉了,再三恳求她再唱一遍,一边记录下来。可是,少女却哭了起来,她哽咽着说:“我是个奴隶,魔王规定我60年只能唱一首歌。”音乐家还是苦苦哀求,少女被他的深情感动了,沉思了一会说:“好吧,等会儿在你五步远的地方,会出现五朵一模一样的杜鹃花,其中一朵就是我,其余的四朵都是昨晚在那里过夜的魔鬼。如果你能采到我,那你的愿望就能实现。”音乐家应下了她的要求。只见少女化作一股轻烟,被一阵风吹走了。  相似文献   

10.
再听张国荣     
韦礼明 《师道》2004,(3):53-53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宿命,张国荣在我的认识中,始终是一个最典型的当代“优伶”,一个把剧中人生和现实舞台混同生活的“戏中人”。在《当爱已成为往事》的一个MTV片断中,阴柔俊美却掩饰不住岁月沧桑的张国荣逆着水银色的灯火亮光,仿佛在告别什么似地孓然远去,蓦然回首。从那一刻起,我就隐约感觉到,对人世艰辛和无奈的体味,已然深深地印在了他那满是忧郁和沧桑的眼神中。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06,(6):55-55
周景欣是鲁迅的曾孙女,从小长在台湾。她从课本里读不到曾祖父的章,至今只读过两三篇鲁迅作品,却不怎么读得懂。她对学不感兴趣。她上学,打工,上网,喜欢唱歌、游泳和打“撞球”。她的偶像是蔡依林。她时尚靓丽,参加电视娱乐节目,也许还会进军娱乐圈。最近,她参加《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节目的视频截图在大陆网站流传开,“鲁迅曾孙女变身网络美少女”迅速成为大陆网民的热议话题。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都过了几个年头了,时光流逝总是无法察觉,好似一个精彩绝伦天衣无缝的魔术。曾经王者无敌的周润发气质优雅的张曼玉倾国倾城的梅艳芳风华绝代的张国荣在今天都成为回忆。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发,梅艳芳、张国荣获得的是演艺光辉永恒大奖。缅怀过去是一种情怀,而现实中谁将成为新的香港电影代言人? 我关注那个瘦弱而美丽的女子,她负面新闻很多。出车祸、传绯闻、和记者争执……媒体似乎只喜欢报道她的“坏”。她也因为压力而瘦得不成人  相似文献   

13.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镇有一个少女,她就像时下的许多青少年一样,对家庭和父母的管柬感到厌烦,她一直试图反抗家里那种传统的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她对父母说:“我要离开这里!”。  相似文献   

14.
年仅35岁的张国荣老师在农村幼教战线上已经默默地耕耘了十八个春秋。她对幼教事业执著追求,对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1993年被授于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孩子们没有忘记像妈妈一样的张国荣,社会关注着这位默默工作在农村幼儿园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教师。 那是在1989年9月,张国荣担起西沥津幼儿园园长和大班教师的双重工作,山东庄中心校领导对全镇幼儿园进行工作检查,紧张的工作已经使新上任的园长张国荣有些吃不消了,加上公、婆体弱多病,需人照料,而她的爱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过刺激不能料理家务,这些负担压得张国荣喘不过气来。但是,对幼教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促使她对工作没有丝毫的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万花筒     
偶像与起床乐乐总是睡懒觉。有一天,妈妈批评他说:“乐乐,你看隔壁的璐璐,每天天还不亮就起席了,你就不能早起一点?”乐乐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妈妈!我跟她不一样,人家璐璐崇拜的偶像是黎明!我的偶像是作家卧龙生。”  相似文献   

16.
“意象,就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庞德语)昙花,白色的花,夜间开放的花,一生的生命与积蓄,只为那开放的一刻。也正因此,她的开放才显得格外神奇壮观和美丽动人,这也正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她的第一次心动,第一次恋情应是纯洁和美好的,一如夜间悄然绽放的昙花。“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每个花季少女都有过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都希望心上人能邂逅于“我”最具风华的时刻,可是呵,在“我”最美丽、最动人、为“你”守望为“你”开放的那一刻,“你”却偏偏错过机缘,与“我”擦肩而过!“我爱/也只有…  相似文献   

17.
那天和朋友说起“女神”这个词.朋友也是写文章的,她说她不用这词,这词被用得太多了,像个玩笑.我说,但有些人只能用这词冠之,换了别的词不行,不信你试试.用“偶像”吧,在高大上的正能量之余显得常规化,再者,偶像是力的,而女神是美的;“偶像”倾向钦佩,“女神”则满舍爱意.用“榜样”就更不合适了,又不是雷锋.  相似文献   

18.
“小聪明,真机灵,长大要当大学生,制造导弹和卫星,驾起飞船游太空……”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这首由姐姐自编自唱的“儿歌”。姐姐是我自小崇拜的偶像。小学、初中她都是校内数一数二的好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没能上高中(父亲一人教书,供着我们兄妹三人上学),一九八八年她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入沧州师范学校。在三年的师范生活中,她门门功课成绩优秀,还在师范的第二年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当时参加自考的在校生可谓凤毛麟角。我曾问她:“师范的功课本来就多,你又自考,多辛苦,图个啥?”“还记得从前我教你的那首…  相似文献   

19.
有“日剧女王”美誉的常盘贵子主演的《白昼之月》、《理想的结婚》等连续剧不仅在日本造成轰动,也为她在亚洲的其他地区带来许多影迷,这位笑容甜美的日本女星,已经成为无数 Fans 的梦中情人,所以,当她要到台湾为其主演的新片《星月童话》做宣传的消息传出时,台湾影迷们沸腾了。常盘贵子张国荣主演《星月童话》在开拍之际就曾引起广泛瞩目,人们都想知道这两位大众偶像在戏中究竟能擦出什么火花。常盘贵子在日本拍电视剧的形象多是清纯而保守的,但她在《星月童话》中和张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题名为《女神》。《女神》出版于1921年,当时郭沫若29岁。“神”是人建立起来的崇拜对象。面对新时代的郭沫若正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崇拜对象———这是青春的需要。虽然郭沫若已处于告别青春的年龄,而生命的青春和诗的青春仿佛刚刚开始。他以青春的血性感觉着“一切的偶像都在我面前毁破。”(《梅花树下的醉歌》)他又以青春的真诚朗声宣布:“我是个偶像崇拜者。”《我是个偶像崇拜者》9行诗中,竟出现了22个“崇拜”。郭沫若体认了“偶像崇拜者”与“偶像破坏者”的双重身份。破坏的是虚饰的偶像。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