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狗经济”最早是由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先生提出来的。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动物世界中,三只小狗攻击一匹大斑马。第一只小狗紧紧咬住斑马的鼻子,第二只小狗紧紧咬住斑马的屁股,第三只小狗则紧紧咬住斑马的腿。咬了很久,斑马终于倒下了。三只小狗之所以能吃掉一匹大斑马,其秘诀是: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如果三只小狗都东咬一下,西咬一下,  相似文献   

2.
陈景润去了。他用自己63岁的年华为世界和人类的数学事业,作也了永垂史册的贡献,而他不大的年龄,早逝的年龄,却又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数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留下了无限的遗憾。1987年,我在完成《关于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研究》论文之后不久,曾与《新体育》杂志的老记者史玉美女士又一次去中关村,在一个夜晚,见到了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当时,另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张广厚刚刚去世,年龄只有50岁,为此,我们也就特别关注陈景润。他那时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好,两次被汽车撞过,帕金森氏综合证也很严重,行走不方便,言语受影响,似乎思维也因此…  相似文献   

3.
如果是可以避免的死亡而没有避免,当然是巨大的损失,因为只要他还活着,就会有重大的发现,就会提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理论,就可以创造性地做很多工作,就会造福人类。这样的人,就是活一万岁,我们也不会嫌多。如果已经是神志不清的老人,如果是患了多年的疾病,比如老年痴呆症,或者病入膏肓,仅仅靠药物和氧气维持,这样的死应该归于解脱,对死者是一个解脱,对生者也是一个解脱。  相似文献   

4.
小狗死了     
寇丽娟 《父母必读》2009,(10):126-126
5-7岁 家里的小狗死了,孩子好伤心。他开始变得忧心忡忡,有时会很认真地问:“什么是死亡”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  相似文献   

5.
小狗之死     
我家的小狗有一身金黄一的毛,所以我给它取名为“黄黄”。黄黄和我是最好的朋友,我上学的时候,黄黄总会送我一程:我放学回家,第一个看到的又是黄黄的身影。天有不测风云,“非典”疫情忽然出现,电视新闻里说引起这种病的冠状病毒寄生在动物身上,狗也是其中之一。爸爸决定把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集“功首罪魁”于一身的两面人物。他有治世安天下的雄才大略,同时又妒才嫉能,老奸巨猾,阴险残诈。在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里,聪明、善说、学问深、有才华的杨修就在曹操手下死于非命。原作者把它归之为身死因才误——耍小聪明,恃才放旷。我认为这样的评  相似文献   

7.
陕西师大教授、名学霍松林先生在接受记采访时曾深情地回忆说,3岁时他便跟父亲学习识字、读书。尽管那时的教科书诸如《三字经》《诗经》《论语》等等很难理解,但却给他留下了先入为主的直接印象。原始知识的大量储存,是他一生中取之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李坚 《中国教师》2010,(22):64-64
<正>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看了一篇震撼自己的好文章——《我家三代小学生》。文章是大名鼎鼎的作家郑渊洁所写,讲述了他家三代的最高学历均为小学肄业和毕业的故  相似文献   

9.
书一直开着,任视线呆呆地停留在那触目惊心的一页: 1927年6月2日约11点在颐和园鱼藻轩,王国维自沉昆明湖,随身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什么?死了!一代学者王国维自尽死了?! 我不禁想起初读静安先生时的情景:仿佛几个星期前他还在思辨哲学,推敲词话,品评戏曲,  相似文献   

10.
11.
12.
郑板桥在《仿文同竹石》画里有一段题辞:"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耳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很多年了,在我的印象里,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感头疼的是记忆英语单词难的问题。好不容易花大量的时间记了一两个单元的单词,过了几个小时,或睡一个晚上就忘了,能记住的单词所剩无几,让人感到非常的头疼。没办法,只好再花时间重新再背再记。而且,旧的单词还没有记住,新的词汇又要背了。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美味的食品叫过桥米线。端着一碗这种米线走过一座长桥以后,汤的温度还会保持在沸点附近,仍然能把生鱼片涮熟,所以叫过桥米线。秘密全在于汤表面的一层油上,密度较小上的油阻止了汤由于对流向外散热。  相似文献   

15.
16.
17.
十年数载,你奔波于其中。风雨飘泊,你穿梭于其中。朗朗苍穹,你寻觅于其中。你无时无刻不在体味生命的爱与真,感受生活的痛与忧。生活是—杯黄山毛尖,起初咪着眼呷(xiā)一口,是苦涩的当那绿波缓缓滑落喉咙,是香甜的,留下的是满口余香。生活似一枝甘蔗,一枝再普通不过的甘蔗。但你必须从头“吃”起,才能“渐入佳境”;生活亦是一本书,不免存在缺憾和不足,因为每本书并不都是完美的,但绝对闪耀着它的独特之处。生活,像“1、2、3、4、5、6、7”演奏出一首首动人的歌由一口茶想到的@刘安然$宁夏大学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上课,叫一名来自内地的男同学起来朗读李白古体诗《将进酒》。没曾想,他用一口纯正的河南方言抑扬顿挫地这么一读,使得全班同学忍俊不禁,笑却又不敢放肆地大笑,怕伤了同学的面子,不笑又实在忍不住,那种表情似笑非笑,煞是难受。朗读本人也感到了某种不协调,甚是尴尬。  相似文献   

19.
白艳 《早期教育》2006,(2):18-18
孩子们对迎春花的兴趣源于玲玲制作的那朵迎春花,这朵在玲玲手中忽开忽合的迎春花,一下子就把孩子吸引住了。有的说:“玲玲,这是什么花啊?你是怎么制成的啊?”有的说:“玲玲,能让我玩一会儿吗?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开的?”有的说:“玲玲,你教我制作一朵好吗?”……(孩子对新鲜事物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借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生中追星族也不少。有追影星、有追歌星、有追体星的。他们个人兴趣爱好不同。追的也就有所不同了.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崇拜这些明星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国争光。把明星做为自己奋斗的楷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