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小清 《考试周刊》2012,(50):43-43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活力。的确,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不能解放思想、树立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不能全方位了解新课程的教材体系,不能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语文课堂,即使给我们一片语文的大海,我们都可能难以找到和学生一起徜徉的自由感觉?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做麦田的守望者,树立新观念、了解新体系、建构新课堂.真正做到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每一位学生的希望和每一位学生的未来。1.以体验感受为脉络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有了科学定位,它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就是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体。因此,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确,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已成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题,全国各地就此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方面的讨论和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卓有成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语文作业的设计却未受到相应的关注。如果只图课堂教学的热闹作秀,作业没跟上,那语文学习只能是苍白无力的。  相似文献   

3.
一、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抵触情绪的主要表现(一)对新课程改革的消极态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消极态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过程等方面有不正确的看法,不能掌握其真正的内涵;二是对课程改革的消极情绪。有调查显示,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积极乐观态度,表示支持并主动适应者仅占41.3%。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对新世纪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话教学已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一、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语文对话教学”又称“对话型语文教学”或“语文对话式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后人们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评价所依据的核心理念有两条:(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而也是包括课程评价改革在内的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依据。(2)“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集中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评价改革方面的价值取向,同样也是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新课程特别指出,不能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强调的是语文评价的“发展和改进”功能。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新的语文课程评价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平等、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使一线教师顿感耳目全新,同时也颇有几分茫然和不知所措:新课程到底该如何实施?诚然,模式化和程式化是教学的大忌。然而,任何形态的课程都应有其根本的教学策略。作为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新课程,最根本的教学策略何在?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一、从“思维本体”走向“生成本体”是新旧课程在教学过程上的根本区别本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实现了从“知识本位”到“人本位”的历史变革。传统课程把教学的功能主要定位于“知识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就语文而言,教学改革的理念最为丰富,也最不具确定性,新的理念、方法层出不穷。而实际上,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教学目标,那么,这些改革都只能是花拳绣腿。只有真正明确了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新的目标要求,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先进的观念是一切改革的动力 ,基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到各校 ,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确立新观念。一、树立全新正确的教师观念从传统的角度看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教师被看作是课程的“推行者”。教师充当“传声筒”角色 ,只能循规蹈矩 ,不敢越雷池半步。在新课程环境下 ,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人人参与 ,平等对话 ,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  相似文献   

9.
一、改变课程观,实行开放式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材(课本)只是一种重要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传统课程观把语文教材(课本)奉为一点也动不得的规定性的法典。在这种课程观的束缚下,语文教学就只能是文章一篇篇地分析,文段一段段地研读,练习一道道地训练。  相似文献   

10.
一、应重视学习“总序”的提示《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以下简称《行动策略》)的“总序”不长,但非常重要,应认真学习理解。(一)抓住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总序”说:“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动,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总序”为什么要强调这个观点呢?1.这是各国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经验。“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学行动的转化上。…  相似文献   

11.
李邦光 《考试周刊》2011,(75):55-55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已成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题和方向,为此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方面的讨论和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卓有成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语文作业的设计却未受到相应的关注。如果只有课堂教学的热闹作秀,作业没跟上,那语文学习只能是苍白无力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活动”(包括作文活动)得到了重视。“作文活动”是作文教学方式的一种取向。“作文活动”真正得到倡导并付之实践是近几年的事,所以只能说是处于“初级阶段”。语文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走异步成功路 促师生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题的实施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处在教育一线的师生越来越感觉到教育改革不能只停留在改革课程上,更重要的是创立一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来实施。否则,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让人笑话。本人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十余年,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一直在苦苦寻找探索那条“华山路”。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彻底改革。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目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自应有其全新的内容。在推进语3C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笔者感觉到了语文教学存在的严峻问题,也意识到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责任的重大。那么在新课程下怎样进行语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一、改变课程观,实行开放式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材(课本)只是一种重要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传统课程观把语文教材(课本)奉为一点也动不得的规定性的法典。在这种课程观的束缚下,语文教学就只能是文章一篇篇地分析,文段一段段地研读,练习一道道地训练。这种封闭式的语文教学不但费时费力,效果甚微,而且严重消磨了学生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我…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顾此失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目标”是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设计语文课程目标,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的基本理念,也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准确地理解“三维”之间的关系,全面落实“三维”理念,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方案,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中,语文教学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偏向。  相似文献   

17.
章建 《考试周刊》2012,(17):65-66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现在全校正在推行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课改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说已成功实施了新课程的改革。我将从“为什么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还”,以及“还些什么”三个方面阐述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语文素养”为关键词的高中语文新课程价值指向标志着和原来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重要区别。“语文素养”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新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相对于原来以知识和能力立意的语文课程,新课程在宏观上显得内容更开阔、过程更富活力。按理,有新的理念就应该有新的行为,就像脚变了鞋就应该相应变化一样。可是,考察一线的实际教学,我们发现:由于多年来的惯性影响,原有的教学套路还没有发生更多的变化,目前的课程改革过程较普遍的存在着裹足适履甚至削足适履的现象。实际上,课程标准中的“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就是在提醒我们要找到一副与新理念相适应的新套路。我们也发现,确实也有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这样的改革许多是从微观着眼的,比如互相提问,比如分组讨论,对于从宏观上更新了理念的新课程而言,这样微观的改革并不能兑现总体的要求,要改变原来语文教学“小学而大遗”的特点,必须从语文课程涉及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主客体等诸多方面着眼,继承原来教学中的有益因素,删繁就简,大胆尝试,探索出一条完全对应新课程理念的新机制、新套路。  相似文献   

19.
农滨 《新疆教育》2012,(12):10-10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彻底改革。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目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自有其全新的内容。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严峻问题,也感到了自己在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责任的重大。  相似文献   

20.
杨科举 《新疆教育》2012,(16):124-124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彻底改革。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目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自应有其全新的内容。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严峻问题,也感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责任的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