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眼下,冠有“实验”字号的学校可谓多矣,几乎所有市区县都有实验学校,有的还不止一所。但是,有不少学校虽挂着“实验”的牌子,却从不搞“实验”。他们在办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与非实验学校并无两样,课程设置、教学进度、考试方法也毫无特色可言。真不晓得挂“实验”牌子的意义在哪里?不知国家是否制定过各级实验学校的具体标准,或是对实验学校有过什么明确要求,或是为实验学校规定过什么权利和义务。笔者只是知道《现代汉语词典》对“实验”的解释是这样的:“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相似文献   

2.
酒是承载历史的一个文化符号.《吕氏春秋》共160篇,与酒相关的有29篇,其中"酒"字出现了34次,酎1次,对相关内容尚未见有专文探讨.《吕氏春秋》保存了仪狄作酒、"六必"造酒法、女性作酒、饮酒礼仪等酒文化史料,关注酒的引导激励、助威利群功效,并力戒其危害败坏效果.在叙事方面,酒符号或是引子、线索,或是场景、氛围,或是终局、恶果,与随后的议论相得益彰,对后世涉酒小说的书写有一定影响.《吕氏春秋》中颇为丰富的酒文化史料,有的首见或仅见该书,弥足珍贵,在酒文化史上应具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酒是粮食,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粮食;酒是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其所以特殊,不仅因为酒能刺激感官,产生一般粮食不具备的生理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人还能产生心理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酒行为乃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有发达的酿酒历史,中国名酒名扬四海。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诸领域,酒文化效应为历来文人所重视。因此,探讨中国酒文化的奥秘,已成为近来中外饮食文化学者的热点。本文仅对中国酒文化的结构与功能略作剖析。一、关于我国酿酒的起源,自古就有种种传说。《吕氏春秋》:“仪狄作酒”。《战国策》:  相似文献   

4.
“老师”,是人们或社会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称呼,或是表明有别于其他职业的一种公开的社会身份。据《辞源》载,“老师”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荀卿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年老资深的学。金元好问有诗曰:“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教授学生  相似文献   

5.
《桥上四女孩》,姑娘们都年轻秀美,被某种力量驱使着正在走向或是远离水边,我们不无忐忑地感觉到画中的水面必定具有某种象征意味。时间?或是她们即将拥有的力量?她们站在“桥”上,“未来”黑色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暗示意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用含蓄的间接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如“望梅止渴”就是利用了暗示的效果。一般地,人们由于利用正面的、直接的手段难以达到目的,或是由于特定的情景下无法或不宜采用正面的办法,于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来实现目标。暗示的效果“可以使他人不加思索、不加批判地接受某种思想或去做某件事情”(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第431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会受到暗  相似文献   

7.
劝说往往出现在别人遇事不顺内心郁闷、伤感或是固执地坚持某种做法不肯改变之时,当说话人希望对方认同某种思想或情感时,也需要进行劝说。怎样设计合适有效的劝说语呢?“经历共鸣”是常用的方法。《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不重视学习法语,“旷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天     
昨天晚上,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一场极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为了明天》,看后我感想颇多。片中的同龄人和我一样,有着花一样的年毕,有着火一样的激情,也曾对明天充满了憧憬与企盼,但他们或是为了“哥们儿”义气;或是过早涉足爱河;或是生活在残缺离异的家庭中;或是抵制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误入歧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17课《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一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教参和一般文言资料上都这样解释:冉有、子路拜见孔子。笔者认为将“见于”解释为“拜见”似有不妥,应该解释为“被召见”。我的理由是:1、《论语》中其它文章中没有将“见于”解释为“拜见”的,只有“见”解释为“拜见”。如《八佾》中“仪封人请见”、“从者见之”;《阳货》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等句中的“见”都解释为“拜见”。2、同样被选入高中课本的《庄暴见孟子》(《孟子》)一文有这样的句子:“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他日,见于…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大量存在着种种“陷阱”,这些数学知识“陷阱”往往针对学生掌握某种推理、某个概念、某种运算中的薄弱环节,在学生容易发生错觉的地方着手编拟,或是针对学生的习惯思维、思维弱点来设置障碍.这些陷阱穿上了隐蔽的伪装,以假乱真,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能有效地检测与暴露出学生的认知缺陷。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酒文化历史中,多是男性作家与酒结缘并体现特定的酒意象。不同时代的作家借酒抒情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宋人的酒文化内敛而有节制,男性作家少有纵酒放歌之举。在李清照的词中,有关酒意象及醉酒之意相同而又异于同时代男性作家,她从女性独特视角出发赋予酒不同的文化意义,在一定的审美观下,运用或浓或淡的酒味传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何谓“教育家”?“家”者,按照《辞海》的解释,即“经营某种行业,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可见,成为一个“家”,并不是太神秘、太高不可攀的事。《辞源》更简单明了地把“家”解释为“有专长的人”。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育家:有专门...  相似文献   

13.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  相似文献   

14.
“老师”,是人们或社会对从事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称呼,或是表明有别于其他职业的一种公开的社会身份。据《辞源》载,“老师”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荀卿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年老资深的学者,金元好问有诗曰:“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教授学生的人,与现在“老师”的基本意义大体相同。在科举时代,无论有无师从关系,门生也都将主考官和学官称为“老师”,这里的“老师”多指主管教育或科举选拔事宜的官员。由此可见,“老师”一词的内涵是与学问、学…  相似文献   

15.
醉  酒中学生们一般都不会有醉酒的经历 ,但由中学生们写出他们眼中的大人们的醉酒 ,应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记叙文的《醉酒》可叙述醉酒的过程 ,可揭示醉酒的原因 ,也可描写醉态。要注意过程不宜平铺直叙 ,原因的揭示最好要有悬念感 ,醉态的描写可以或生动或有趣。由于醉酒原因的不同 ,记叙的过程中可能会对醉酒有喜爱或厌恶两种倾向性 ,要注意把握好行文的感情色彩。至于议论文的《醉酒》 ,古往今来有诸多关于醉酒的名诗名篇 ,逸闻趣事 ,如能纵横捭阖 ,谈古论今 ,也不难写出好文章。傻事一桩傻事一桩 :这是一篇记叙文的命题 ,且是记…  相似文献   

16.
劝说往往出现在别人遇事不顺内心郁闷、伤感或是固执地坚持某种做法不肯改变之时,当说话人希望对方认同某种思想或情感时,也需要进行劝说。怎样设计合适有效的劝说语呢?“经历共鸣”就是常用的方法。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不重视学习法语,“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为了教育小弗郎士热爱母语,热爱祖国,韩麦尔先生诚恳地说自己:“……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  相似文献   

17.
《左传·隐公元年》有“融融”、“洩洩”两个词,历代的解释众说纷纭,或沿袭旧说,或提出新解,但都值得商榷。其实“洩洩”本作“泄泄”,见于《诗经》,在《诗经》中是“众多”的意思,《左传》中“洩洩”与此同义。“融融”一词也不是旧说的“和乐”义,而是“融”字的叠言,是“长久”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诗无达诂”一语在我国文学理论中被广泛引用,人们对它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理解,即:诗歌乃至其它各种文学作品,没有什么确定不变、唯一正确的意义,寻找这个意义既不可能,也没必要,读者完全可以“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沈德潜《唐诗别裁·凡例》)。在这里,“诗无达诂”成了人们对文学作品某种特性的概括解释。这种引申推衍的理解不能算错,但相对于“诗无达诂”的本义而言,却显得过于宽泛。“诗无达诂”一语在其原初时期,有其更为具体确切的蕴涵。本文发意,即在于暂时将“诗无达诂”一语的种种引申发挥义搁置起来,根据目前能见到的一些史料,厘定其初始的准确含义。先正本清源,再阐微至显,也就是说,紧紧抓住其“本义”,先“考”后“释’,看一看它对现代文学理论会有哪些启示。 一 “诗无达诂”,最早见于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篇》:“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董仲舒此语,有两点须特别注意:一是将《诗》与《易》《春秋》并举,可知所言之“诗”,乃专指《诗经》而非泛指一般的诗;二是既言“所闻”,可知此说已先于董子而流行,是先秦时就有的一种观念。从这两点看,“诗无达诂”应该与春秋以来人们对《诗经》的认  相似文献   

19.
豁然开朗与恍然大悟是近义成语。本文想将这两个成语作个比较分析。一、产生历史: 豁然开朗:最早见于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该成语自晋始,就定型。恍然大语:见于北宋·李昉等编辑的《太平广记·一七二·裴休》引《唐阙史》:“裴公恍然而悟,命击碎,然后举爵尽饮而罢。”变式有:恍然而悟(唐) 豁然大悟(宋) 恍然大语(明) 二、语义: 豁然开朗:豁然开朗出自《桃花源记》,就其本义来说应该是:形容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后人除用它的本义外,也引申为:①比喻突然明白了某种道理。②形容情况、表情等一下子转为明朗或心胸突然转为开阔。豁,  相似文献   

20.
唐代宗大历年间,有一批“以能诗齐名”的诗人,时人称之为“大历十才子”。但是,他们到底指哪十位诗人,亦即“大历十才子”的主名问题,历来有种种不同说法,有必要进行一番讨论。“大历十才子”之称,最早见于中唐人姚合的唐诗选本《极玄集》,该书李端小传云: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