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夜》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通过朗读领会诗歌意境的能力。2.引导学生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3.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体会由实景到联想、想像的运用。教学设想1.加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主要是动口朗读,动脑思考。2.适机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诗夏日的夜空,月光皎洁,繁星点点,深遂的天空中蕴藏着无数神秘,也寄寓着数不清的遐想。仰望夜空,星光灿烂,心驰神往,多少神奇的传说、美妙的想像便悄然入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郭沫若的一首小诗《静夜》,领略诗人遥望星空,用想像和联想创就的一幅世外仙境吧。…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教学难点]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想] 《湘夫人》瑰丽飘渺,浪漫神秘,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力,引得后世人猜测纷纷。在学zE预习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准备由“似如是我”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联想,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不同层而解读诗歌,以期打开学生视野,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了解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3.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感悟诗歌意境。4.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感悟诗歌意境。[教学安排]一课时[教法学法]诵读法想象法合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品读关键词"好"字,理解文本内容,感知范进形象;2.围绕关键词"好"字,探讨小说主题及其深刻的内涵。[教学重点]紧扣"好"字,引导学生用对比手法理解文本及范进的形象。[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探讨小说的主题及其深刻的内涵。[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你有机会走进合肥市安徽名人馆时,定会惊叹安徽真是人文荟萃、群星璀璨啊!其中,在文学艺术的天空中有一颗"星"非常耀眼,他就是清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理解“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抒发”的结构特点。2、理解诗的语言特点。3、品味诗人深沉的乡愁。教学重点 :1、结构特点。2、语言特点。3、情感品味。教学难点 :情感品味。课  型 :诗歌赏析课。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2分钟 (多媒体播放序曲《故乡情》 ,动画显示课件背景及授课标题。教师低向调整序曲音量 ,进入课堂“导入”)同学们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之所以“最美”是因为它有着精湛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在新诗的长廊里 ,有一首集结…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阅读《西游记》的兴趣。 2.通过对《西游记》情节、人物等要素的品读,进而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在互相对话中感悟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重视平等对话,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及作者的对话完成。通过各种对话感悟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达到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如教《社戏》时,先设计师生与文本及作者对话,由教师讲述课文大意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乡村景美、农村子弟情意美、船头看戏的朦胧美、归航偷豆童趣美、六一公公的纯朴美,通过探究感悟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理解主旨。最后设计学生间的对话,让学生讲自己经历的一件趣事,这样就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化解为师生对话来感悟文意,体验生活了。二、在想像和联想中感悟想像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像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想像和联想可以促进语文能力向高层次上升。教学《散步》时,学生读懂文意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我和妻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独特画面,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所表现出的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感悟成熟的生命即中年人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使命感。尤其是诗歌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些意...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情感目标:品读诗文,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2.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主线“送别”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李白是怎样送别好朋友孟浩然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来细细体味。二、学习1、2自然段,品味“不去触动…  相似文献   

10.
陈丽萍 《现代语文》2006,(12):34-3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2.体会精妙语言,把握人物形象。3.发挥丰富想像,深入理解主题。教学重点:体会语言,把握形象。教学难点:训练想像,深化主题。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1.圈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其他途径解决。2.试着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可填词、短语等,并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将来结识一位大师。他用他的童话唤醒人们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他也用他的童话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生…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穆旦的诗。2、初步掌握现代诗的品读方法。3、体会诗中深沉浓郁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正视这片土地上的灾难和亲近人民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对本诗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的理解把握。[教学设想]1、以诵读法为主,通过播放朗读录音、教师重点朗读提示和示范、学生反复诵读等程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诗歌深沉悲怆的基调,把握内容。2、以问题引路法,引导学生把握全诗的结构和思想,扣核心诗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串起全篇的品析。[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二、整体感知全诗,把握全诗情感基调(朗读法为主…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阅读理解联想、想像等在课文中的运用。2 .学习运用联想、想像描写事物 ,表情达意。二、课型设计读写结合课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 :第一册第四单元给我们展现的是童话、寓言、神话等想像世界的内容。我们已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古代英雄的石像》《〈伊索寓言〉两则》《盘古开天地》四篇课文 ,了解了有关的一些知识。今天让我们再随着著名女作家宗璞的笔 ,一同走进童话《花的话》,看看我们又见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2 .自读课文 (或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课堂讨论 ,分析概括文章的…  相似文献   

13.
【思路综述】 《短诗六首》是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人教版《语文》第六册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些短诗以精练隽永取胜,往往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情感,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教授这些短诗,要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训练语感;还要驱遣我们的想像和联想,深入诗歌的意境,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 本设计意在通过创造性阅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学会一种创新的阅读方法。 【教学简说】 一、导入 由席慕蓉的抒情小诗或汪国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发挥想像 ,再现作者凭吊场景 ,理解领会作品内容。2 .理解作者思路线索 ,当堂背诵全词。3.赏析品味作品的艺术、风格 ,并以之试析其它作品。4 .了解词的几个基本常识。教学方法 :1.趣味导入法。通过学生读评自写情人风雨离别场景的想像小文 ,点出“婉约派”的特色 ,导入豪放派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2 .师生互动法。师生互问、共读、同评、共赏作品艺术。3.自主学习背诵法。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解读提纲 ,背诵全词。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有关文学常识请一同学朗读者…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提出假设,并不断发现新事物、新问题。让他们有良好的联想和直觉思维能力。可采取的具体做法是:1.拓展知识面:包括训练学生听力,进行知识积累;增加课外阅读,创设交流场所;鼓励学生外出,与人进行交流。2.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想像:包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想像;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创造想像;根据生活常识,进行创造想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词语,感受夕阳西下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夕阳美。[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美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夕阳真美》(齐读课题),在文中谁说了这句话?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爷爷为什么如此赞叹.夕阳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夕阳美在哪里?[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读中主动寻找答案,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培养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对夕阳落山的先后顺序也更清楚。]二、品读课文,欣赏美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适课程改革,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地进行诗歌教学?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与想像,深入品析诗歌语言魅力,感悟其艺术构思技巧,追寻诗歌的美点,达到"应目、会心、畅神"的目的.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合理想像和多向想像。【教学对象】初三学生【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广告导入,认识想像的作用出示投影1———联想集团广告语,请学生猜猜教师喜欢它的原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集团(中国著名的电脑企业)”(解说:以此广告语导入,目的在于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理解本广告词一语双关的妙处,认识想像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希望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二、诗句填充,学会“合理想像”出示投影2———《0的断想》,请学生运用想像,把这首散文诗填…  相似文献   

19.
康辉 《现代教育》2011,(Z3):102-102
在完成《唐诗宋词选修》模块的教学后,诗歌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大诵读量,让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的感悟鉴赏能力;二是在诵读的基础上品读、感悟文本,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三是进行诗歌创作,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潘胜 《学语文》2015,(2):24-25
[三维目标]1.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悟诗词感情;2.使用"四读"法,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理解苏东坡达观的处世态度,真正体悟苏东坡旷达的胸襟。[教学重点]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悟诗词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苏东坡达观的处世态度,真正体悟苏东坡旷达的胸襟。[教学方法]1.诵读法感知诗歌2.四读法鉴赏诗歌[教学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