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作文能力包括“作”与“改”两部分 ,学生进行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的认识和表达的过程。自我修改对学生来说 ,比习作指导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叶圣陶曾说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这是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自改能力呢 ?我在“十五”课题实践中 ,不断摸索 ,总结出自我修改的“三部曲”。一、在读中 ,寻找病症。这里的读是指学生对别人和自己习作默读和朗读。学生写完一篇文章 ,我让他们自己反复地读 :默读、大声读、摇头晃脑地读……感到自己都读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2.
一、在作文教学理念上增强“三性”1.自主性。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己的文章自己写,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现实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种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写作方式,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理念。2.激趣性。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天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就可以挖掘兴趣的资源,让他们在充满趣味性的写作中互相交流,相互对话,效果会更好。3.创新性。“创新”是要让学生在创新的作文教学中体验作文的本质与内…  相似文献   

3.
一、在作文教学理念上增强“三性” 1.自主性。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己的文章自己写,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现实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种适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写作方式,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数年来,笔者从尊重学生的真实生命与生存状态出发,让学生享受阳光般享受作文“人本权”,鼓励他们“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写出来”,收获了案前学生数十万字的带有自己烙印的习作。面对它们,我无法平静——作文教学应努力关注儿童生活的另一面,构建一个开放的作文内容体系,引导学生养成忠于自我的写作态度,使每一  相似文献   

5.
与认识生活、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认识自我作文教学是日本现代国语教育中作文教学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形成的作文教学方法。其作文方式有:通过关注日常生活,形成自己看法的作文,“父亲与工作”的社会认识课题作文,在阅读同龄人的经历、表达中反观自我的作文等。  相似文献   

6.
李文华 《现代语文》2010,(8):131-132
“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改的写作策略中被一再强化。语文新课标不仅在写作的初始阶段就首先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且还在以后的学段中反复强调“注意表现自己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搭建自由表现个性的写作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所感知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还他们的青春话语权,让他们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这不仅仅是新课标提供给作文教学的理性尺度,更是所有面对学生作文的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首先,要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人生阅历;使他们有时间走进图书馆,好读书,读好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沟通。其次,要对学生作文做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自我表达”是张扬自我,“与人交流”是以心换心,都得讲究一个“诚”字。作文应该是思…  相似文献   

8.
城厢中学作文教学的新观念是:写作不应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而应注意学生的发展,通过发展写作能力达到作好文章的目的。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应突出自我,大胆思索,自由发挥,富有个性。 我国传统教学带有极大的功利目的,一是所谓的“文以载道”,消失自我,把作文连同自己都变成“道”的工具;二是大概从宋朝以后,所谓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公式:识字——读书——做文章。做文章为什么?为考举人考进士,现在则是为考大学!教师从升学率考虑,学生从“前途”着想,其结果只能把作文教学与写作都变成为“考”的一种附庸,消失了作文的活生生的个性。这样的文章只能是“应景文”,缺乏真实的感情,缺少真正的自我见解,脱离了实际。 此外,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某些教师认为他们以前吃够了“左”的思潮的苦头,怕越轨“出格”,于是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作文的修改权归还给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顺应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文章不厌百回改。自我修改方显才,在指导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中,我尝到了甜头。避免了精批细改却劳而无功的做法,学生也增长了写作能力。下面是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0.
“贴图作文”就是让学生自己寻找作文的材料——图画,并把它贴在本子上进行写作。“贴图作文”和看图作文有区别又有联系。“贴图作文”是学生自己找图,自己贴图,自己作文。在这里更多地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但是,它又离不开看图作文的基本功,可以说是看图作文的“变形”。目前,小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似乎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增长。这种情况的发生大概和学生生活的枯燥与作文命题的单调及作文教学方法的陈旧有关。“贴图作文”就是试图在“兴趣”这两个字上做做文章。从小学生心理特点来看,具体、形象、新颖的画面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当无穷无尽的报刊在他们面前堆起时,就向他们展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起始年级的第一次作文非常重要,它是教师第一次面对新学生的作文,也是学生的作文第一次在新老师面前的“亮相”,师生双方都有一种期待心理,都很重视。教师可通过第一次作文,对自己所接手的新一级学生作文水平、写作现状以及对作文的心态、对作文的认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学生则更有一种表现欲望和很高的期望值,他们很想在第一次作文时就让老师把自己“认领”了,不想让老师第一次就对自己“不感冒”,甚至把自己“看扁”了。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要教会学生作文,光靠讲解一些写作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直观”的写作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一、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知、去创造 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到大自然中,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感受,并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话去描述眼前的景象。这时,你会惊奇  相似文献   

13.
许多同学作文时,正襟危坐,板起面孔,学着大人的样子,代“圣人立言”。作文写完后,自己不满意,老师也不乐意。长此以往,写作的兴趣便荡然无存。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自我。他们平时言行举止学生味儿十足,一到作文时便老气横秋,仿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殊不知这正是作文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作文时不妨多来点“学生腔”,让你的作文富有中学生生活气息。一般说来,学生腔有以下一些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一、为生壮胆 ,树立信心学生普遍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 ,他们觉得作文高不可攀 ,只有那些有“天赋”者方可为之 ,因而惧怕。针对这一情况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 ,即心中想说什么 ,手中便写什么 ,用自己的笔说话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用笔有条理地告诉别人。告诉学生会说话就应会作文 ,从而帮助学生去掉畏难情绪 ,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二、体验生活 ,积累素材“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是学生的自我表达 ,是自内而外的输出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输出前要有足够的输入 ,必须让学生学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5.
李佳 《文学教育(上)》2014,(20):124-125
强化理论是美国著名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强化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当学生能自发地预测自己的行为结果时,他们就会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笔者尝试将强化理论移植到作文讲评中,“强化作文的亮点”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希望学生的作文亮点得到正强化,以增加发扬光大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里所说的“想说”,就是指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完全是一种自我需要,学生作文有如内部动力的驱使,会变得饶有兴趣。学生如果具有一个迫切的写作愿望,就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写作,就能在写作中千方百计地克服各种困难。因此,作文教学中必须要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自由奔放地思考、想象、表达、写作,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其中对于修改作文的要求是:“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习作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是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的理智的自我意识。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违背了教育对象“理解”的客观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善于理解学生,以学生的看问题,尤其是对犯错误的学生,更应冷静、理智地了解分析他们所做的一发,“以心换心,以情动情”,积极肯定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从多方面认识自己的特定行为与生活挫折,从而强化自我完善的意向。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要把“立言”与“立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作文与做人一样都需要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因此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作文教学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探析了激发学生作文真挚情感的若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赵雷 《辽宁教育》2006,(2):59-60
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呼唤“我“的回归,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首先,要把学生从狭窄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人生阅历;使他们有时间走进图书馆,好读书,读好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素养;同时,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放飞他们的心智,让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与世界对话、沟通.其次,要对学生作文做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自我表达“是张扬自我,“与人交流“是以心换心,都得讲究一个“诚“字.作文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让学生在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还学生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一言以蔽之,学生的文字应该是掠过晴空的云彩,它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