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享受人生     
哲人说:“人生是一场宴会!”这话说得多么精妙,人生是宴会,有满汉全席———那是辉煌灿烂的人生;有家常便饭———那是平凡琐碎的人生。满汉全席固然色香味俱佳,家常便饭却也自得其乐———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至于人生这场宴会是否尽兴,就要看看席间满座宾朋是何色人等了。一边品着菜肴的美味,我们亦在不知不觉中享受人生。有的菜味浓味重,那是刻骨铭心;有的菜寡然无味,那是轻描淡写……我们品尝每一道菜,就在感受 一种独特的心情和经历。人生这场宴会上有三道不可缺少的菜系,不知你是否注意了?第一菜系总称为“环境”,人的活动都受环…  相似文献   

2.
鉴赏音乐从听开始,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要强化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就要从学会聆听入手。在音乐鉴赏课上,面对聆听什么、怎样聆听、如何学会聆听这三个问题,教师应重视发挥聆听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听雨     
无眠的我,倚在窗边,聆听雨声。这初夏的雨叮叮咚咚,像山泉一样悦耳、清脆。那声音,像雨季女孩纯洁的心,用美好诠释着别人,诠释着自己,诠释着人生。无暇的雨——女孩透明的心。  相似文献   

4.
算术人生     
有一位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是一种自我经营的过程,要经营就要讲运算。所以,人生是离不开加减乘除的。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快乐、幸福,关键取决于其算术水平的高低。人生需要加法。人生在世,总是要追求一些东西,人生的加法,使人生更富有,更丰富多彩。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鼓励个人用自己的双手增加人生的价值和内涵,使人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更加富有和充实。加法人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人生需要减法。人生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哲人说人生如车,其载重量有限,超负荷运行将使人生走向其反面。人的生命有限,而欲望无限。我们要学会辩证看待人生、…  相似文献   

5.
14岁的我     
率性为真,曲折为美。没有矫情与做作,唯见清新与活泼,通篇文字一如汩汩奔涌的山泉,映照出了一个1 4岁女孩的真擎情怀与热烈追求;当然也有不少人生的烦恼。在作者点燃14根蜡烛之时,我们分明看见了突然发觉自己长大、又自知稚气未脱的“她”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6.
我爱梦     
从小爱做梦的我,现在学会了追梦。在大自然中追寻天使的梦,这梦是什么颜色?像蓝色———天空的颜色;像白色———云朵的颜色。那她又是什么滋味呢?像巧克力一样。喜欢风和雨相遇,喜欢蓝天和白云拥抱,这是我的梦。梦中有你也有我,但这只是朦胧的幻想。十六岁的我,开始了新的追梦,追逐人生的航船,也许这梦会实现,但也许还很遥远。不管怎样,梦是不会散,我的追逐也不会停止。从小爱做梦的我,现在学会了编编一个神秘的梦身,让人生喝彩;再编一个圆满的梦尾,让生命永恒。我学会了编梦,学会了编精彩的梦。这些梦让人生旅途更加辉煌,因为她充满了情趣…  相似文献   

7.
学会承受     
是一株草,就要学会承受一次次的践踏,经历了压抑,舒展时才更珍惜直起腰板的尊严;是一朵花就要学会一次次凋落的凄凉,经历了衰落,来年春天才更重视绽放时万众的瞩目;是一棵树,就要学会承受一次次暴风雨的洗礼经历了打击,风雨过后才能长得更加苍翠挺拔;是一个人,就要学会生活中的一切一切,只有经历了所有的一切,我们才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人生的路,就是一个承受的过程,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生命若弦     
从前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总是会想,拉出这么优美婉转音乐的,将是一把怎样精美的二胡呢?直到看到阿炳留下的那副家当,才知道原来现实跟想象竟然那么大相径庭。阿炳生前用过的那把二胡,琴弦竟然是断了之后接上的,  相似文献   

9.
岁月断章     
曾几何时,学会了在云淡风轻的日子里感伤那飘荡的云,那起伏的海;曾几何时,学会了去理解多味人生,在夕阳下感叹如梦年华;曾几何时,学会了用微笑代替泪水,在疼痛中自信地站起;……原来,生命的年轮上早已不再刻着那张稚嫩的脸,稍显成熟的心中已装下了花季的回忆。似乎云不再虚幻,梦不再遥远。而今,只是纯真的表面覆盖了岁月的足迹,只听那如絮的情愫,在一点点地成熟,跃级为新的感悟,蓦然回首,才发现金色的童年早已远飞。一门前的小路上,白色的运动鞋代替了小巧的红皮鞋,小松树也成了参天的大树;门前的流水里,可爱的羊角辫变成了齐耳的学生头,那…  相似文献   

10.
阿炳的故事     
<正>我对家乡始终有一丝愧疚,而那一根弦,与民间音乐人阿炳脱不开干系。身为一个无锡人,我从小就对老乡"瞎子阿炳"充满了感情。这不仅是因为老师常在课堂上说起日本音乐家小泽征尔那句"这种音乐只应该跪着听",或是春游时在二泉旁的公园里能见到他的塑像与坟墓。每晚临  相似文献   

11.
聆听     
朱寒菲 《新读写》2012,(5):22-22
在细腻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个对生活抱有欣赏态度的孩子,行文之中颇具禅意和哲思。能够在喧嚣的城市中学会聆听,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听见自然,听见自己,不妨再去听听身边的人,在听后理解生活,这也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所在。  相似文献   

12.
学会等待,对一个教师而言,那是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学会等待的教师,还意味着会等待学生自己觉悟,不操之过急。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是他一生中一个特定的阶段。有些时候,我们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等待,就像含苞的花蕾。允许他有思考的时间,有改正的机会。这样的人生,定会如园丁培育花朵,一旦时机成熟,定会灿烂夺目,芳香四溢。  相似文献   

13.
如何"聆听"     
有人说:听人说话谁不会,除非他是聋子.其实不然,听,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本能,但你是否会听,那就是你的能力表现了.也许善于"聆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如同一个班的同学听同一位老师上课,他们听课的效果就不一样,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聆听能力有差别.同样,作为教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下面谈谈"聆听"技巧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听人说话谁不会,除非他是聋子。其实不然,听,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本能,但你是否会听,那就是你的能力表现了。也许善于“聆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如同一个班的同学听同一位老师上课,他们听课的效果就不一样,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聆听能力有差别。同样,作为教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下面谈谈“聆听”技巧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生命若弦     
从前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总是会想,拉出这么优美婉转音乐的,将是~把怎样精美的二胡呢?直到看到阿炳留下的那副家当,才知道原来现实跟想象竟然那么大相径庭。阿炳生前用过的那把二胡,琴弦竟然是断了之后接上的,而且不是接了一处,是打了很多结。  相似文献   

16.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两位专家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据传,两年前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杨荫浏先生听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后,两位专家录下…  相似文献   

17.
二泉弦韵     
来到无锡,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二泉。来到二泉,有一首曲子不得不听,那就是《二泉映月》。去二泉那天,是一个飞着小雨的下午。因为天气不好,古泉旁边显得有些冷清,只有稀疏的几个游人。伴着潇潇雨声,一曲悲凉的二胡曲缭绕在泉水上空,仔细一听,原来就是阿炳的《二泉映月》。  相似文献   

18.
夏伟 《考试周刊》2011,(88):227-228
在日益追求音乐有效教学的今天,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聆听的有效性,是音乐教学中必须关注的目标。音乐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学会聆听,有效聆听。  相似文献   

19.
话说那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对,好像拿错台词了,导演!怎么搞的?重来,话说那有缘千里来相会,千里姻缘一线牵———怎么听着像征婚启事———有一个不远千里从遥远的广西来到重庆加盟的新小编,那就是胡子。有请我们这一期的新人———胡子登场!音乐起,灯光,鲜花,掌声……啊?!哪儿来的鸡蛋番茄?回去煮熟了再给我送上来,我刚来你们就知道我喜欢吃番茄炒蛋了,真是知胃啊……有位哲学家说过,偶然是必然的,必然是偶然的(绕口令?)胡子四年前怎么也没想过有一天会从《课·高》的读者成为她的编者,不过话说回来,既然由读者变成编者,就要拿出…  相似文献   

20.
学会肚子疼     
刘丹 《父母必读》2010,(2):132-132
如果希望培养一个极为优秀的孩子.那么.可能就要接受她平衡高压力生活的某些怪方式;如果完全不能接受,那就要放弃对培养一个“完美”孩子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