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范文正荒政     
皇祜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常平仓)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选自《梦溪笔谈》)  相似文献   

2.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兴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相似文献   

3.
供备库副使李允则知潭州,允则始至,州大火,民无居舍,多冻死。允则亟取官竹假民为屋,及春而偿,民无流徙,官用亦不乏。马氏暴敛州人,岁出绢,谓之地税;计屋每间输绢三尺,谓之屋税;营田户有牛者,岁输米四斛,牛死犹输,谓之枯骨税;民输茶,初以九斤为一大斤,后益至三十五斤。允则请除之,税茶则以十三斤半为定制。又,山田可以莳(shì)禾而民惰不耕,乃下令,月给马刍,由是山田悉垦。会岁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以为不可,允则曰:“须报必逾月,则饥者无及矣选”不听。明年,又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固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tiào)。…  相似文献   

4.
选文一:(十三年)冬,晋荐①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曰:“重施②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③,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④,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⑤,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选文二:(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  相似文献   

5.
两汉荒政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灾害多发期,诸类自然灾害的踵继而至,给有汉两朝政府和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加之灾害“天谴”阴霾的影响作用,灾害引起了两汉统治的重视,国家为之而实施了一系列的荒政措施,章即以两汉荒政具体措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献的理和归纳,从五个方面对两汉的荒政措施加以概括和剖析,即备荒防灾和抗灾措施,赈济,廪贷,减蜀租赋,节约等并对之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伶人智谏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  相似文献   

7.
宋代恩科包括特奏名和特赐第。特奏名始于北宋太祖开宝三年,是为笼络多次赴省试落第的年高举人而设。至真宗咸平二年,特奏名试验被确定为与科举试同时举行的一种取士制度,符合相关资格者可以从此途出身、出仕。南宋特奏名制度沿北宋之制,并于绍兴十二年增加了武科特奏名。特赐第始于宋太祖建隆元年,是古代赐爵制的变种。特赐第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非进士出身的宰执官等高官;科举场试不利、怀才不遇抱文艺之名士;献书、献言、献策之人;殉于国事官员子弟;先圣、先贤后裔;宰执大臣子孙或亲属;皇亲国戚;邻国落第举子投奔或高丽宾贡应举落第贡士;遗逸、异行、有功之人。  相似文献   

8.
古代城建之兴,莫不系于政治军事之需要、地利经济之发展,但亦因时、因地、因民、因治而异。其兴如此,其废亦如此,大致兴时百无俱举、废时百去事留。自兴至废,史实可取者,自宜为文记其事,使来者知其难易利弊,以资借鉴。今略叙郧阳府治城建之往事,意即在此。  相似文献   

9.
韦秉文 《新读写》2021,(4):46-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平天下在治其国曾子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1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相似文献   

10.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相似文献   

11.
泛舟之役     
(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日:“重施②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③,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日:“天灾流行,国家代有④,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日:“其君是恶⑤,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日泛舟之役。  相似文献   

12.
江 泽 民 总 书 记 指 出 : " 创 新 是 一 个 民 族 进 步 的 灵 魂 , 是 国 家 兴 旺 发 达 的 不 竭 动 力 。 " 教 育 肩 负 着 培 养 创 新 人 才 的 历 史 重 任 。 语 文 是 教 育 中 富 有 创 新 内 涵 的 学 科 之 一 ,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造 力 也 应 作 为 语 文 教 学 的 重 要 内 容 加 以 研 究 。 我 在 多 年 的 语 文 教 学 中 十 分 重 视 学 生 创 造 力 的 培 养 , 下 面 介 绍 几 种 基 本 方 法 。   一 、 见 疑 。 创 新 源 于 怀 疑 。 可 以 说 , 培 养 学 生 质 疑 问 难 的 能 力 , 是 培 养 学 生 创 …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材去,博者适至,血偶腳衣,逻率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溃腐,奎白转运使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1)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皇书褒谕,不许。成…  相似文献   

14.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 统编教材中学语文课本注:“一个男人不耕作,(就)有人受饥饿。之,句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按:此条注释不甚妥当。“之”字不是句中助词,而是代词。“或受之饥”是一双宾语句,“或”字是主语,“受”字是谓语,“之”字是间接宾语,代“一夫不耕”这种情况,“饥”字是直接宾语。全句译为现代汉语是“有人因之受饥”。动词“受”字在这里是“因动”用法,含有“因……受”的意思。间接宾语“之”表示动作发生原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两句话在《管子·轻重甲》中写作“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为,因为)。“或受之饥”与“民或为之饥”意思完全相同,而句式不同。“之”字在句中不是助词,而是代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15.
正郑子产有疾1,谓子大叔曰2:"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3。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 董仲舒上言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汉兴,循而未改。”  相似文献   

17.
晏子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① 三年 ,景公召而数之曰 :“吾以子为可 ,而使子治东阿 ,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三年不治 ,臣请死之。”晏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 ② ,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 ,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对曰 :“前臣之治东阿也 ,属托③ 不行 ,贷赂 ④ 不至 ;陂 ⑤ 池之鱼 ,以利贫民。当此之时 ,民无饥者 ,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 ,属托行 ,贷赂至 ,并会赋敛 ,仓库少内 ,便事左右 ,陂池之鱼 ,入于权家。当此之时 ,饥者过半矣 ,君乃反迎而贺。臣愚 ,不能复治东阿 ,愿乞骸骨 ,避贤…  相似文献   

18.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相似文献   

19.
齐韵涵 《中国教师》2014,(11):33-33
<正>国昌于民,民兴于教,非学无以教民,无民何以守国?经国序民,在乎教谕之得失。《学记》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治国之要,一言蔽之。察古今之际,治国有常,从政有经,以义才举官,以贤德谕民。有识者进,无知者退;有识者荣,无知者鄙。古之学者,立安邦之志,辨是非之理,察得失之因,学圣贤之要。知孝悌忠信之义,尊礼义廉耻之德。邦有道则仕,无道而隐,究其根源,实乃背其所愿。  相似文献   

20.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材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率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溃腐,奎白转运使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1)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