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判断基因存在位置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则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即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的表现型完全不同(雌性显性,雄性隐性);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个体两种表现型都可能存在)。若不知性状的显隐性,若亲本都为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实验,各选一对果蝇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2.
“探究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比较常用的实验方法是利用正反交和“隐性雌性×显性雄性”,再依据子代表现型及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作出判断.一般的方法步骤:如果某对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则在Y染色体上→其他情况,据题意确定杂交亲本组合→作出假设,草稿上书写简要图解.  相似文献   

3.
路平 《中学生物学》2009,25(7):43-4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二册P27,基因分离定律的事例1中,引入了一种解题方法--"棋盘法".教材中做了如下叙述:分析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通常采用棋盘法.具体的方法是:将两个亲本杂交时,每一个亲本产生的配子及配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放在两侧,然后,根据配子间的组合规律,在每一个空格中写出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个空格中合子的概率就是2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相似文献   

4.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一个案例。选择位于水稻不同连锁群上的6对SSR引物构建了2个杂交稻及其亲本的SSR指纹图谱,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本科生实验的杂交水稻亲本鉴定的稳定的SSR技术体系。筛选的6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的杂交稻均有2条带。由SSR指纹图谱分析可得:杂交稻P5的亲本是P2和P4,P6的亲本是P1和P3。通过本实验巩固了学生关于分离定律的学习,并有所延伸。  相似文献   

5.
遗传学上,最小群体数是指杂交后代各性状都能得以充分表现的后代群体最小数目。它是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的具体体现,而后者又反映了亲本配子的组合方式。因此,利用最小群体数,可以推测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进而结合亲本性状,推知其基因型。这种推断基因型的方法,称为最小群体法。 我在运用最小群体法,推断生物基因型的习题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其具体使用步骤归纳如下: (1)由亲本性状,写出基因组成。 (2)依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求出最小群体数。如果给出的子代是实得个体数,应先约简,再求最小群体数。 (3)利用最…  相似文献   

6.
由于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在细胞中分布位置不同,在细胞分裂时分配规律不同,所以在传种接代时细胞质基因表现出不同于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特点:(1)母系遗传: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时,F1总是表现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2)2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都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全日制  相似文献   

7.
很多遗传题需要首先对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是连锁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作出正确判断,怎样分析题目信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呢?本文主要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一、用特殊杂交组合判断是否为伴性遗传XBXb×XBY、XbXb×XBY这2个杂交组合,由于后代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可以用来鉴别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8.
豌豆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根据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其一生可以分为种子的形成、萌发以及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160多年前孟德尔从34个豌豆品种中选择了7对相对性状(如茎的高度、种子的形状、子叶的颜色、花的位置等)做杂交实验(见图1 ) ,无论正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F1 )都表现出显性性状,杂交后产生的第二代(F2 )...  相似文献   

9.
1正反交的概念 正反交(reciprocod cross)是指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杂交亲本杂交时配置父母本的两种方式。例如,用A、B两种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时,若以A为母本、B为父本为正交,则以B为母本、A为父本称为反交。因此正反交是相对而言的。由于正反交的遗传结果可因遗传方式不同而有差别,因此可用来检验伴性遗传及细胞质遗传等。  相似文献   

10.
选用堇菜属植物三色堇、紫花地丁、角堇、早开堇菜中的18个品系,对其株高、冠幅、花梗粗、花径、叶长、叶宽及茎粗共7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叶宽的变异系数最大。并通过杂交试验,测定了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结果表明:黄色三色堇作母本,杂交结实率较高;角堇作母本,杂交结实率为0。黄色三色堇与白色三色堇的亲合性最差,正反交结实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必修2教科书P28~29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中介绍了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用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个实验也是说明"假说—演绎"法的一个典型案例. 1 问题的提出 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图解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手段进行品种培育,尤以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的利用,在品种选育上取得的成就最为巨大。一、杂交育种的原理杂交育种是利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杂种个体中重新组合,从而使杂种个体能够集中两个或更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以显现出兼有亲本各方的优良性状,又由于不同基因具有互补效应及数量效应,这样就使杂交育种中能培育出原有亲本没有的优良性状以及超亲优良性状。二、杂交亲本选配原则由于杂交育种中杂种后代的性状是亲本性状的继承或在亲本性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的,因而正确选配亲本是…  相似文献   

13.
孟德尔通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9∶3∶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1∶1.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7-2009年福建上杭白砂镇的油茶杂优F1代连续3a的生长量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5个高产果量处理和15个低产果量处理,作为优良品系和不良品系,并找出其对应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判定其亲本为优良亲本、优良杂交组合和不良亲本、不良杂交组合。通过对49个处理3 a平均的树高、冠幅乘积、产果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冠幅乘积与产果量间显著相关性结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高抗5号分别与701-1、特大铃两个品种进行正反交得到的F1代及三个亲本和一个对照(中棉19号)等八个处理的研究,分析了抗虫杂交棉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F1代完全抗虫,抗病性明显增强,生长势变强,产量明显提高,增产幅度高达20.5%以上,但纤维长度没有明显优势.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杂交组合可以筛选出强优势的组合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7 -2009年福建上杭白砂镇的油茶杂优F1代连续3a的生长量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5个高产果量处理和15个低产果量处理,作为优良品系和不良品系,并找出其对应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判定其亲本为优良亲本、优良杂交组合和不良亲本、不良杂交组合.通过对49个处理3a平均的树高、冠幅乘积、产果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到冠幅乘积与产果量间显著相关性结论.  相似文献   

17.
以P_1(大板黑瓜子白瓤籽瓜)和P2(红瓤西瓜)及其杂交的F_1代、F_2代、F_1代与双亲的回交后代为材料,研究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F_1代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趋向于白瓤籽瓜亲本,F_2代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被明显分为两个群体,呈15:1的分离比例;同样F_1代与红壤西瓜亲本回交后也被分成两个群体,但统计分析结果不符合3:1的分离结果;而F1代与白瓤籽瓜亲本回交后代集中于一个群体中。由此认为两对重叠显性基因决定着低番茄红素含量的解释相对符合本实验结果。再者,在低范围番茄红素含量和高范围番茄红素含量区域可能还存在数对微效基因对番茄红素含量起着修饰的作用,以至于在一定范围内使其呈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解决遗传学问题最重要的步骤,包括显隐性关系的判断和基因所在位置的确定等环节.有一个特殊的杂交组合在遗传学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用途,这个杂交组合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中雄性与亲代中雌性表现型相同,子代中雌性与亲代中雄性表现型相同.那么它有哪些用途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高抗5号分别与701-1、特大铃两个品种进行正反交得到的F1代及三个亲本和一个对照(中棉19号)等八个处理的研究,分析了抗虫杂交棉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F1代完全抗虫,抗病性明显增强,生长势变强,产量明显提高,增产幅度高达20.5%以上,但纤维长度没有明显优势,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杂交组合可以筛选出强优势的组合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有些遗传杂交实验看起来比较复杂,似乎需要多次交配才能完成,但如果巧妙设计实验过程,完全可以简化步骤,甚至只需一次交配就可完成.如在杂交实验设计题中,经常要求学生只用“一次交配实验”来推断某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或判断果蝇亲子代之间的关系等.另外也可以将原来多个单项杂交实验合并成一个实验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