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样是新闻工作者,有的记者整天都有写不完的报道题目,出手快、写稿多;有的记者却为找不到报道题目,无稿可写而苦恼。同样采访一个新闻事件,有的记者写出的报道内容深刻,思想性强,信息量大,反响强烈;有的记者写出的却是平平淡  相似文献   

2.
写稿子要有吃苦精神。不吃苦,不去深入采访、收集第一手资料,就很难写出有分量的稿件。我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学写稿,被采用的200篇稿件无一失实。我坚持不写道听途说的稿子,不写浮夸吹牛的稿子。1989年7月23日,江苏电台社会新闻节目,采用了我写的《家庭节约奖》一稿。在采写这篇稿件时,村干部当时只对我说,老党员夏候奎如何省吃俭用,教育下一代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了使稿件做到真实、准确,我冒着大雨,去了夏候奎的家。回来时我差一点跃进路边的水沟里。采访结束,我一气呵成,写出了夏  相似文献   

3.
去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是:“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题目要求,根据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要求文章观点要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不少考生反映,这篇作文题出得比较活,不冷僻,联系实际方便,不难写。但是,要写得好,写出深度,写出新意,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在  相似文献   

4.
高姣姑 《大观周刊》2011,(34):179-179
提到作文,许多学生都发愁犯难,甚至叫苦不迭,作文课上,常见有些同学对着题目提起笔来“茫然”,不知要写什么,想一句,写一句。还有些学生拿到题目就写,结果是“千笔下言,离题万里”,这都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认为提笔之前要先想,想好了才能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5.
写人要写心     
人物通讯,要以写人为主。但写人,更应多写人物的内心,要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何做到这一点,写出让读者喜欢的新闻作品?人民日报已离休的高级记者刘衡同志,用她亲身的经历和新闻采写实践,介绍了她的感悟。 我在新闻写作中,比较注意写“人”。在写工作通讯时是这样,在写人物通讯时更是如此。 记者所报道的任何一种工作,对读者来说,外行都占大多数。因此,见事不见人的文章不容易讨好,对大多数读者也没什么教育意义。但任何工作都是人做的。在记事的同时,如果能写出人物的活动、思想、感情,情况就两样了。我写的一些工作通讯…  相似文献   

6.
心声     
我没想到这辈子要搞新闻,因为在学校学的是财会专业。1993年3月,却自投罗网进了县委报道组。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新闻杂志就是《中国记者》。回忆初次写稿,难就难在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是《中国记者》告诉我“到基层去,到生活中去”我一口气跑了十个乡镇,写出了几篇反映农村经济的报道。几篇  相似文献   

7.
著名记者安岗说:“记者应当对一切问题都感兴趣。记者不应该只在笔记上记上几个写文章的题目,他应该有几十个、几百个从群众中来的有普遍兴趣、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观察问题越具体、深刻,题目就越多。”这是经验之谈。那么怎样才能抓准问题写出新闻精品来呢? 一是要眼睛向下,深人到实际工作中去抓问题。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他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泉,而深入生活则是记者的生命。只有到生活的激流中去,才能发现生活的底蕴;只有到生活底层的深处去采集,去考察,去发掘,去开掘,才能索取到报道的能量。”它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8.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但要获个大奖却不容易.我做记者十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新闻奖二等奖,新华社也给以播发,给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9.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但要获个大奖却不容易。我做记者十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新闻奖二等奖,新华社也给以播发,给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这次我去苏北高邮县农村采訪一个月,写新聞不多,更没有写出好稿来。“新聞業务”編輯室要我写一点深入实际采訪的体会,实在感到困难。但我觉得这种撤底沉到农民群众中去采訪的办法,对記者确是一场鍛煉。这次使我体会比較深刻的,是在采訪中必須坚持貫徹阶极略线,才能正确地反映农村实际。  相似文献   

11.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若要问一年写了多少新闻,恐怕连自己一下子也回答不出来。别看新闻写得不少,但要获个大奖却真不容易,所以,有的记者把采写出获奖新闻形象地叫做“沙里淘金”。如果每年都能淘点“金”出来,对做记者的来说,可算是可喜可贺之事。我做记者10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1996年采写的《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省好新闻二等奖,奖项虽不算高,但给我的感触却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言说: 有些年青的记者问我:你写的人物为什么那么感人?我想,首先因为我爱他。记者爱他,读者才会爱他.……一个记者,不仅要到现场采访,如果有条件,最好能亲身投身进去,亲自去观察、体验生活.这样写出的稿件,要比间接谈的真切感人得多.  相似文献   

13.
通讯要写出情意不容易,要写出个性与风格更不易。最近读新华社记者赵兰英女士写的《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再持——送张乐平先生》(刊于10月7日《解放日报》)深觉它就是这样一篇好通讯。如我记得不错的话,赵女士似乎是专门报道文艺文化界人士的记者。她的很多报道写得很有特点,给人留下不少美好的印象,而现在摆在我案前的此篇那就更为突出。是人总有个性,报道要写出个性才为可贵。张乐平——三毛之父,其人并不陌生。在此送别之际,如何既写出人们心中的情意,又写出人物的个性是要费一番斟酌的。记者通过深入采访,显然抓住了一个贯穿全篇的“酒”字与“送”字进行开掘,结果写得很富情意与个性。酒,想不到是陪伴张乐平一生的爱好之物。酒中有情思有灵感,正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玉和临行喝妈一  相似文献   

14.
林炳堂 《视听界》2004,(2):86-86
评论的写作不同于消息、通讯的写作,前者以说理为主,后者以叙事为主。记者要写出观点鲜明,切中时弊、说理透彻的评论,首要的一环要选准论题。评论的题目从哪里来?这是记者、通讯员写作评论时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采写实践,就此谈些粗浅体会。1.采访时“挖”。1991年,领导安排我去四甲镇不锈钢厂采访。这个厂原是镇里的骨干企业,但好景不长,结果亏损100多万元而倒闭。我了解到这个厂倒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引入风险机制,承包厂长包盈不包亏,盈了装进自己腰包,亏了拍拍屁股走人。我觉得这种现象面上也普遍存在,于是萌发了写作评论的想法,写了题为《不牵心肺怎知疼》的评论。  相似文献   

15.
写下这个题目,妻在一旁笑了:“你这不等于是说,不进厨房不做饭,不用嘴巴不吃饭嘛!”其实,这正是我当军报驻站记者15年成长进步的一条基本“经验”。现场,按照新闻“5个W”讲义,是“产生新闻、发现新闻”的“地点”。我学当记者,学写新闻,是从现场学步的。“不知道稿子怎么写?你到现场去看看,去转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在会见北京市出席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十位记者时说,记者要学会用文学家的笔法来写新闻,这样会使他写出的新闻,更加具有可读性,会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新闻本身的宣传效果也就可以大大增强。陈希同说,记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应该的。就我本人来说,对记者就很佩服。作为一名记者,那就应该想到,人们越是厚看自己,就越是应该拿出精粹的作品以飨大家。把新闻写好,并非易事。有些新闻,看了好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些新闻,题目很大,内容不多,看  相似文献   

17.
对于写作,古人有句名言“博观约取”。把这句话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就是要求我们在采写中要广泛地观察,搜集丰富的材料,然后,抓住特点,选取精华,用精美的语言把文章写出来。我刚搞报道那阵子,热情很高,经常去连队或驻地社队采访,几乎每次都了解到不少情况,掌握不少材料,但对这些材料缺乏认识、分析和选择,造成事例不典型,观点不鲜明,写出的文章成了材料的堆砌,很少被采用。针对这情况,我反复  相似文献   

18.
写新闻稿必须给人以新鲜感,不能老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不仅读者不买你的帐,就是我们自己也会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怎样才能将新闻写出新意?积二十多年搞新闻的经验,我觉得写新闻贵在别出新裁,在材料上要人无我有,在构思上要你东我西,在题目上要拟出新意。下面就这三方面,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他,关起门苦思冥想,后,只得另请“高明”一篇通讯放在我的面前,题目空白。“你怎么没写题目呀?”我问通讯的作者——一位青年记者。“让编辑去标,我想了几个都不理想,算了。”他回答道。这位青年记者采访能力挺强,文字也不错,可是,做不好一个标题,只得付诸阙如。看来,他的基础还不扎实,缺乏新闻工作的全面训练。在我工作的那个报社,还有不少记者不会写言论。有人采访了一个“打得响”的先进典型,感到应该配个言论.扩大影响,就向部主任提了出来.部主任请他自己执笔。这一下可苦了半天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最  相似文献   

20.
怎样搞好县级台对外新闻宣传?具体来讲:一个是采,一个是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用简单的话来说,采就是发现新闻,写就是表现新闻。记者似小工蜂,负责采花酿蜜,你采到的花香不香,你酿出的蜜甜不甜,也就是要经常问问自己:你发现的新闻好不好,你表现的新闻精不精,或者叫巧不巧。先说发现记者要写好稿件首先在于发现。在哪里发现呢?1、从身边周围环境中发现新闻,记者出远门是一种采访,在周围环境中也能发现新闻,利用节假日和茶余饭后去聊聊天,顺手牵羊,也可获得新闻线索。如1997年8月的一天,我到县农机局同学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