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在治校办学过程中,除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学校建设的常用路径外,还可以转换一种新的建设路径,即从解决问题到发现故事,发现校园本身潜藏的力量。秉着优势为本这一教育新常态下学校管理价值的新取向。从人性角度欣赏每一个人的闪光点,以此进行学校管理,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2.
一、德是校长素质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校长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积极主动地研究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处理好不断出现的新矛盾。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操,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任劳任怨的高尚品德,这些都是校长应有的美德。校长名为管校,实为管人,气度要大,作风要民主。“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正人先正己,只有德高才能服众,才能树一校之良风,育一代英才,创一流名校,才能百折不挠,持之以恒,才能使识、才、学得以深化。二、识是校长素质的本质教育面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外来农民工子女在上海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女学校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与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相比,就读于上海公办学校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与学校和社会相适应,他们在上海公办学校中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充分接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指出上海公办学校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纳更多的外来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是促进外来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经过半年的角逐于近日落下帷幕。北京市交通学校毕业生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成绩显著,作为学校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他们为母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为此,《北京交通报》记者采访了交通学校校长李怡民。李怡民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说,在北京市教委和交通委的领导下,北京市交通学校四十余年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5.
盛雅萍 《上海教育》2008,(12):63-64
去年国庆长假,我和大学同学聚会上海师范大学,这是毕业25年来第一次有这么多同学回母校相聚。我发现,班级四十多个同学中,目前仍在基础教育岗位的几乎只有十分之一了。而当大家得知我毕业后始终坚守在中学岗位,并且干得那样有滋有味时,都不时投来赞叹的目光,赞赏我对事业的执著和目标的始终如一。我想,这或许就是我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相似文献   

6.
郑杰 《黑龙江教育》2004,(10):20-21
谁来评议校长?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名校长的工作?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基本上决定了校长的不同角色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充分理解并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品牌战略原则、利益最大化原则和诚信原则,构建学校与教师的利益及道德认同机制,是高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课程建设"教师为本"的文化品格之应然,转化为可操作的建设信念及成果的必经之路;学校作为高校课程建设的一级决策主体、保障主体、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应具备"教师为本,适应市场"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校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现代学校的校长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转变传统的角色定位,做现代学校管理中学校建设的组织者、校园和谐关系的协调者、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者和教育创新的引领者。现代学校的校长应不断创新理念,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升教学质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校长更替背景下新校长学校领导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命题。本文以三所名校的校长正常更替为例,对新校长领导力进行了个案分析与评价。文章认为,学校领导力的持续发展,需要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采取相应策略,并处理好四种关系,即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调整适应期和创新发展期的关系、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传统德治思想和西方道德领导理论,以质性研究的方法论范式,实地考察了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及其校长。在用扎根理论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后,从个人和组织两个维度,揭示了该校校长在道德领导方面的具体表征。校长道德领导的个人方面,主要涉及到自身修为和以德服人两方面。校长道德领导的组织方面,校长主要扮演着学校愿景的表达者、学校变革的推动者、学校文化的缔造者等角色。校长道德领导是校长个人道德和组织道德的融合,是校长与学校相互成就的过程。文化领导、阶段性的英雄式领导、合理的科层领导以及专业道德领导是校长道德领导的具体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杰  周清 《早期教育》2014,(5):27-32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跟随父母转入城镇幼儿园,面临尽快接受和适应新环境的挑战,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家庭环境的幼儿在适应节奏上存在差异。苏州市高新区某园三位不同类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插班幼儿的个案研究显示,他们在生活学习习惯、情感归属、社会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适应困难,主要由幼儿自身性格特征、新旧环境反差过大、幼儿园是否及时干预等原因造成,也与家长的是否作为直接相关。营造积极的幼儿园环境、运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家长充分重视、家园密切合是加快转园适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校长就像一位传道者,把道德观念、科学理念、自然规律的道理传送给学校里的每一个人。校长要传道,首先必须自己有道。校长之道就是校长应甘为人梯、先为人师、行为人率。首先,德之道——甘为人梯。校长作为学校  相似文献   

13.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资料,综合采用样板的组织类型和编辑的组织类型方法进行编码并统计,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校长在领导学校过程中主要采用示范——合作、权力——强制和借力——激励等三种策略对下属施加影响,具体包括理念引领、以身作则、制度化等十五种影响方式。经原始资料检验法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强化学校校长在专业引领中所起的作用给予阐述,并形成几点建议,期望能对校本教研中专业引领的有效实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摸清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状况与“客居”城市的文化适应程度,课题组选择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该区外来务工人员整体得分为69.61分。其短板主要表现为文化休闲生活相对单一,参与文化享受与文化消费的意愿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科学文化素养需要提升;人生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等。这说明该群体的文化适应性尚处于中等水平,“临时工”思想还比较“顽固”。对此,课题组提出打造休闲生活圈、优化公共文化供给、着力提升文化休闲参与度和文化适应能力等若干对策建议,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社区多方合力,充分释放群体的内在文化潜能,有效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富有和文化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国家和宁夏《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学校德育赋予鲜活的时代内涵,将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如何将"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落到实处,成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者思考的焦点。近期,我随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第40期高中校长培训班,赴广东省进行了为期13天的学习考察。学习领悟规划纲要精髓,参观教育发达地区,使我对做好寄宿制高中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也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各种复杂的思想观念冲击着年轻的大学生的头脑,从而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我们应还原师生在学校发展中应有之“本”位,摒弃“以生为本”抑或“以师为本”二元对立的学校发展观.树立“以师生为本”的学校发展观。学校发展应以满足、维护师生的根本利益,提高师生的素质,激发师生的潜能,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去传统的备课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教育教的需求。所以,新课改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增强教案的实效性上来,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避免盲目抄袭,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如何让本地儿童与外来儿童相互融合、和谐相处?实践表明,融合教育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接纳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能使外来儿童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