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代的女性频繁而广泛地使用方术,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而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考察可以发现,汉代女性在方术活动中扮演了发明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作为巫者,女性曾是早期历史上主管祭祀活动的官员,与祭祀有关的媚道、祝诅等方术可能都是由她们发明的.而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驻颜、房中等方术关系女性自身的发展和生活幸福,因而女性对于这些方术的发明无疑也有巨大贡献.另外,女性在方术的传播中曾扮演了师者的角色,这一点也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2.
汉代女性虽然尚没有系统规范的学校教育,但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汉代女性受教育内容丰富、受教阶层较普遍、学习途径多样。女性受到良好教育主要根源于:官方对女性基本素质的提倡、汉代官私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对才学卓著女性的赞赏。汉代女性教育与主流文化联系紧密,且深受主流文化影响;过分依赖家庭教育,难以突破家庭教育的局限;与汉代男性教育相比,则处于明显被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和影响还没有后世那么严苛和深刻,妇女的活动比较自由。汉代妇女与酒文化的关系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汉代妇女通晓酿酒技术,积极参与酿酒工作;她们不但酿酒,而且还抛头露面地酤酒;汉代妇女饮酒也成为当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汉代妇女与酒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她们较高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人们提高社会政治地位、改善经济文化生活状况、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更是女性改变命运的主要方式。汉代女性通过嫁入帝王之家或地方望族光耀门楣;通过离婚再嫁改变人生际遇。嫁入帝王之家的女性,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也使家族以外戚身份对汉代政治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5.
祭祀财物管理是汉代经济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碑刻及文献材料 ,从祭祀场所土木工费、地方官祀费用、祭祀牺牲、祭祀用玉以及祭服、粢盛等方面 ,对其进行了具体的探讨。通过上述方面的探讨 ,初步明确了两汉时期祭祀财物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职能及其演变的历史概况 ,从经济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祭祀活动与汉代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汉代的射箭活动不仅是一项礼乐制度和体育活动,而且在军事斗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参考传世文献的基础上,依据出土的汉代画像和居延汉简,从汉代射箭的分类、汉代射箭在军事上的用途,及汉代射箭盛行的原因这三个方面对汉代的射箭活动进行考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看,汉代妇女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方式中均享有身份(爵位、户主)继承权和财产继承权,这是封建社会后世女子所无法比拟的;汉代家庭中不同身份的女性。其继承顺序是不同的;汉律对女性继承权的保护与汉代社会背景与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8.
汉代造型艺术的兴盛,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汉代出现了空前绝后的厚葬风俗,二是得力于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中造型艺术活动的繁荣。正是有了这种造型艺术活动的广阔社会背景,汉代才留给后人极其丰厚的造型艺术品。  相似文献   

9.
汉代祭祀活动的兴盛促进了祭祀诗的发展。试图从祭祀诗体的发展、先秦祭祀诗与汉代祭祀诗内容的比较两方面出发,对汉代祭祀诗进行简单的窥探。  相似文献   

10.
汉代乐府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由于儒学成为正统 ,封建礼教中歧视妇女的思想尤为突出。汉代乐府诗歌本着“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真实再现了汉代各阶层妇女生活的遭遇 ,成为研究中国女性文学所必须涉及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隋媛媛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28-129,138
两汉时期,伴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的发展,造园之风也随之兴起。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汉代帝王为了满足逸游娱乐之需,广建苑囿。汉代皇室苑囿地域开阔,山水交融,树木繁盛,奇珍异兽云集,是汉代帝王游苑的主要场所。他们在苑囿中宴饮游憩,祀神求仙,游乐巡狩,朝会受贺……在近距离的苑囿中实现娱游观戏之乐。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福建的民族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秦汉时期福建地区的民族融合情况 ,认为在秦朝和西汉前期 ,福建地区的主要民族是闽越人 ,其主要经济形态是封建社会经济 ,而偏远山区则仍为部落经济。经过汉王朝的多年努力 ,至东汉时期 ,闽越王国的大部分越人已经融入汉族。福建地区普遍建立了县级行政机构 ,经济、文化逐步走上了与中原开放交往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汉传佛教讲经活动是中国古代佛教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传播形式,它与佛经的翻译几乎同步展开,最早的讲经活动始于汉末魏初,并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大力发展,至隋唐而大盛.讲经活动于唐时分化出僧讲和俗讲,僧讲以讲经、讲律、讲宗并举,制度较为完备、稳定;俗讲形式变化较大,宋以后仍有变异.讲经活动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宗教文化现象之一,对其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进行研究,不仅可以看出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特点,也可看出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汉代算赋作为一种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它的起征对象、征收数额及其征收时间,汉代政府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也有例外,因此,算赋在某种程度上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本文除了对上述问题一一详述之外,还针对赋税制度中"算"的含义较为含混的情况,归纳探讨了"算"所具有的几种含义.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算赋是汉代财政的一项主要收入,但同时这种征收制度也是最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汉明帝是东汉第二个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诸多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妥善地解决困扰汉王朝的诸侯王问题,是汉代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其统治作风和个人性格对汉代后期的皇权政治有较大的影响,其吏治对巩固封建中央集权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汉代以来就被历代中原王朝所重视.汉代经营河西以前,河西走廊主要居住着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他们过着随水草而迁徙的生活,其产业结构是畜牧业经济,而这种产业结构在匈奴统治时期达到了最高峰.汉王朝占据河西以后,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有效控制,从汉武帝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戍边、开发屯垦、设置郡县等活动,揭开了河西走廊农耕经济发展的序幕.此后,农耕经济的地位在河西走廊确立并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农耕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原有的畜牧业经济窒息,相反,河西走廊的农牧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并最终确立了以农耕经济为主,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7.
胎教在汉代受到极大的重视,对“本始”状态的关注、对感应观念的强调和对婴儿疾病的警惕是汉代重视胎教的原因;在实施胎教过程中对孕妇本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规定,对她的饮食提出许多禁忌是汉代实行胎教的具体措施;礼在汉代社会的普及,信仰对胎教的影响,以及汉代思想家对西周初年历史的理想化是汉代胎教政策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气息。汉代胎教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汉代私有土地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经济手段,即土地买卖;二是通过政治权力、政治手段实现的,后者是汉代封建地主阶级得到土地的主要手段。汉代土地所有权常随着政治权力的运动而发生转移;土地可以作为商品买卖,但受到种种限制;且常常存在着超经济强制。  相似文献   

19.
先秦两汉文献中载录了形形色色的侠客义士,在此后的历代史籍中均未有此类人物的记载.自汉以后,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侠客形象,唐代文人更有意识地创作了侠义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极富正义感的侠客形象.与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侠客义士相比,唐人侠义小说中的侠客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出身更为多样;更具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侠之气;其中出现了众多的侠女形象.  相似文献   

20.
汉代女性自杀在年龄分布、方式选择、波及阶层等方面呈现出诸多时代特点。其深层原因则与家庭宁静被突发变故所打破及社会秩序紊乱、整体环境动荡之区域或时代密切相关。汉代女性自杀虽颇具震慑力,亦不乏壮烈,却并不具有摆脱伦理束缚的自觉意识,只是女性情急之下的无奈之举。这种自毁式行为不但不具有反抗性,反而在看似彰显人格和维护意志与尊严的表象下,更深刻的折射出汉代女性依人而立、凭借家庭而存的生存状态之悲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