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性和公益性是同一教育本身固有的二重属性,不是存在着产业性教育和公益性教育两种教育。公共财政政策和公共教育政策的偏差、人们对教育二重性及其二者关系的误读造成了当代中国教育的乱相和腐败。江泽民在关于教育的两次讲话中论述了教育的产业性和公益性,正确把握教育的二重属性,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益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是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得以合理存在并发展的基石.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以及教育机构的运行过程是公益性和产业性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公益性是远程高教得以存在并发展的核心要求,产业性存在的价值最终诉诸对远程高等教育所应具有的公益性的维护.远程高等教育制度建设不完善和办学主体对公益性认识不足引出公益性危机.制度建设是维护远程高教公益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领域中的公平已成为人们渴求的目标.教育制度的改革关系到每位学生、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新<义务教育法>突出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无疑是"公益性"最根本的属性.择校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社会公平的缺失,应当首先实现教育资源分配程序正义,积极推行有利于教育公平的招生政策;公平的教育应当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和出身不利的学生利益,通过必要的补偿为其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4.
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缓解高等教育需要日益旺盛与公立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之矛盾,但随之产生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冲突,影响民办高校良性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中教育公益性与资本逐利性具有从冲突走向共生之可能性。应借鉴实现逐利性与公益性共生之社区利益公司制度,从准入标准、学校治理、学校运行、利润分配、资产管理、外部监管等路径入手,使学校保持市场、资本活力与灵活性之同时,保障教育公益属性不被改变。  相似文献   

5.
一、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原则在日臻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市场商品性两种属性。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教育方针、办学方向和教学内容应符合国家利益和全社会民众利益,具有社会公益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所有制成分的多元构成、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具有市场商品性。而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涉及多方面的利益主体,涵盖了包括社会、企业、学校、教师与学生群体等不同层面的人员,因此应坚持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价值准则。这一准则关系着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与市场的要求,决…  相似文献   

6.
公益性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现实中人们容易对现代教育的公益性产生误读——忽视现代教育产品公共性、现代教育投资主体国家性、现代教育受益群体的整体性,从而阻碍教育的发展。深入理解公益性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明晰现代教育公益性特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府的基本教育责任:供给“公平”的教育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政府的基本教育职能之一是供给保障教育公平的有效率的教育政策,并作出相应的教育制度安排。长期以来,我国宏观教育政策活动存在明显的城市偏向、高等教育偏向、公办教育偏向和精英教育偏向,教育政策制定主要是以"自上而下"精英决策为主,难以全面保障教育的公益性、教育的公共参与以及教育利益分配、公共参与的公平性。政府有责任供给"公平"的教育政策,推动建立教育的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教育能否实现公平,归根到底就是衡量涉及教育的政府、学校和个人这三个主体的利益分配能否公平.这三个不同的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都希望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主体所采取的策略也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利益来进行选择.因此,这三者基于自身利益的博弈选择引起了教育资源的不同分配,进而造成教育不公的现象.我们应以教育公平为核心,权衡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加强外部监督和信息反馈,及时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改进和完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制度创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健全教育资助和补偿机制,保障教育公平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益性是近年来国内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教育公益性文献概貌的研究,将教育公益性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同时系统阐述学者们对教育公益性内涵的不同理解,并探讨了教育公益性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提出教育公益性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维护教育公益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方教育政策行为偏差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教育发展"分权战略"的逐步实施,地方教育政策在教育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地方教育政策行为也随之成为影响国家教育政策执行效果和地方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地方教育政策行为偏差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了国家教育政策的失真、失误,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地方教育的发展.地方教育政策行为偏差的性质、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利益因素是构成地方教育政策行为偏差的基本原因,而地方教育政策系统不健全、制度规范不完善以及对政策行为的监督不到位等因素也直接促成了偏差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根源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相应的制度安排出现偏差.高职教育的困境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制度经济学的问题,只有通过建立和健全产权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才能跨越障碍,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推行之后,允许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使民办高校上市融资成为现实。然而,民办高校上市融资的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关于快资本与慢教育、合理性与合法性、营利性与公益性间的争议不断。有效化解这些争议,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力,从坚持内涵式发展,增强内生性筹资能力;落实分类管理政策,优化民办高校融资环境;多方联动强化监管,坚守教育公益性属性等方面入手优化民办高校上市之路,助推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公益性)和私利属性(产业性)是客观存在的,高等教育首先是公益性事业,但也是一种准公共产业,却不能以营利为目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借用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而提出并高校系统特殊性相结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一个动态概念。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公益性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举办教育坚持公益性。对于社会效用较大且受教育者是弱势群体的教育层次和类型,须坚持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民族中等职业教育的效用外溢性和受教育者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它的公益性属性。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是民族中等职业教育公益性独创性的实现形式,在管理模式、经费投入、资源分配、就业等方面公益性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5.
林建 《时代教育》2010,(6):114-114
教育具有公益性,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实施教育的私立学校也具有公益性.国家的调控应该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即公益性所要求调控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包括两方面,即教育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举办教育坚持公益性。对于社会效用较大且受教育者是弱势群体的教育层次和类型,须坚持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民族中等职业教育的效用外溢性和受教育者的弱势地位决定其公益性属性。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是民族中等职业教育公益性独创性的实现形式,在管理模式、经费投入、资源分配、就业等方面公益性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公益性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式,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在理论界还未取得比较一致的结论,为了更好推进教育公益性内涵研究的发展,我们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并进行系统的探讨,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教育公益性内涵的界定有从正面直接进行阐释、从所需条件进行阐释、从相对属性进行阐释三种方法,同时有关教育的产业性、教育的私益性、教育的民营化等问题的讨论也应运而生,因此产生一些认识上的悖论.因此,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澄清认识,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推动着教育制度转型,是教育制度整体性或局部性的转变,是教育制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和展示过程。在社会转型的推动下,教育制度迅速从传统走向现代,使教育制度具有了新的特质,即现代教育制度是“利益性”制度、“法律性”制度、“宽容性”制度、“妥协性”制度和“权利性”制度。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推动着教育制度转型,是教育制度整体性或局部性的转变,是教育制度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和展示过程。在社会转型的推动下,教育制度迅速从传统走向现代,具有了 新的特质,即现代教育制度是"利益性"制度、"法律性"制度、"宽容性"制度、"妥协性"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陈春琳在《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4期中撰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基本属性、价值诉求以及基于交互属性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实施路径。交互属性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对创业教育制度供给进行设计,关注创业教育体系内涵,在充分考虑教育对象需求的基础上规划和描述创业教育制度供给的行为方式,让创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