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同”是字典辞书及文言文注释中常用的两个术语。在教材和工具书中,它们的使用分工往往不够统一。文章通过对两个术语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尤其是以王力《古代汉语》为依据,整理出“通”“同”及其他相关术语的使用分工办法,试图为古汉语教学及工具书的使用和编纂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有关古今字论述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有关古今字的论述,是体现段氏<说文>研究学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就段注中所有关于古今字的论述材料进行全面考察,通过实例和对观点的梳理,从而对段注中的古今字观进行阐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3.
古今字是古代典籍中一种常见的语言文字现象,段玉裁注解《说文》时,对古今字理论详加说明且提供了丰富的例证,本文对段氏的古今字加以梳理、阐述并指出其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有关古今字的论述,是体现段氏《说文》研究学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就段注中所有关于古今字的论述材料进行全面考察,通过实例和对观点的梳理,从而对段注中的古今字观进行阐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5.
对许慎《说文解字》的研究,段玉裁始终遵循"以许注许"之原则,订讹正误。许氏在说解《说文》本篆时常常牵扯到的一些相关字,如古文、籀文、或体等。而段氏在阐释《说文》本篆时,常常通过比较分析这些相关字来阐释它们与本篆及有关字的同异、古今、正俗、正讹、形变、音变、同义、近义、反义、异义、假借等种种关系,以使许氏对《说文》本篆的说解充分得以彰显。因而有意无意中形成了一批类比字。但因段氏这些类比字的研究皆散见于各篆之下而易被忽略,后人对此则少有研究。许惟贤先生首先对《说文解字注》中的类比字做了系统的整理工作。本文则例释部分类比字,以探究其对《说文》本篆的说解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说“鼎”     
我们的祖先从发明陶鼎到青铜鼎再到铁鼎前后绵延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鼎最初的用途是做烹煮器具,直到春秋时期,贵族还用鼎来烹煮食物。在鼎里放上食物,底下架上碳火烧,食物烹熟后,用杠穿过两耳,由下人们抬至客厅供贵族享用。夏铸九鼎之  相似文献   

7.
傅炳民 《语文知识》2003,(11):17-18
2002年11月26日,武汉市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有人在互联网上发布销售“HE-509”型笔式数码照相机的广告。后经权威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此系窃照专用间谍器材(俗称“间谍笔”)。12月23日,市国家安全机关依法传唤了涉嫌销售“间谍笔”的人员,并对嫌疑人在武汉的多处销售场所进行了搜查,当场搜出数部此款数码照相机,随后又收缴10余部。《武汉晚  相似文献   

8.
黄尚武 《阅读与鉴赏》2007,(12):77-77,80
高中语文教科书选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其中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之“连”字失注,今试说如次:  相似文献   

9.
本介绍了有关“志”的字义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从“志也藏也”到“志心之所之”,再到“志士之心”,反映出人们认识的深化,且在微观上愈来愈突出地显示了中国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经典巨著,也是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它开创了汉字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一传统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解字注》)。那么,它为什么要命名为《说文解字》呢?"文"和"字"又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1.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也是比较难掌握的语言之一。特别是汉字,一字一音一调,笔画种类达二三十种,笔顺严格,数量近十万个。不少汉语学习者还没真正接触到汉字,就有了畏难心理。其实,汉字数量虽多,但常用的只有2500个,加上次常用字1500个,总共3500个,而且汉字是高效率表意文字,通过几百个象形字可以联想到几千个。选择“目”部的一些常用字,力图在析义的基础上,帮助汉语学习者寻找学习汉字的方法,消除畏难情绪,同时对提高古代汉语的语言修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说文》学研究中,集汉学派文字学理论之大成的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可谓是一座高峰。然他对六书造字理论的研究,不是从古人为语词谋求记录符号角度来理解造字,而是从静态的汉字形体结构类型来反推造字之法,因此,他的"六书"注在宏观与微观两方面都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的古音学成就主要反映在《六书音韵表》中,是贯穿其古音学的一条主线,文章拟从《六书音韵表》的原材料出发,结合段注的相关字例,并利用现代语音学的原理以及语音拟测系统进行分析、阐释,以求真实、全面地揭示段氏的"音变"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古文字字形、偏旁分析,辞例归纳和文化心理等多角度的综合研究,认为“阳”之本义是“向阳”,并对“山南水北曰阳”作了合乎科学的解释,对“阳”之词义引申系统进行了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15.
六书"四体二用说"的产生并非戴震一人之功,也并非戴震最先提出,而是有着一个肇源、逐渐形成和精密阐释与系统运用的过程。徐锴、郑樵、戴侗肇其端,周伯琦、赵撝谦导流扬波,吴元满、杨慎建框构架,至戴震方才精密系统阐释,段玉裁全面系统地运用,形成直至今日仍具有重大影响的汉字学上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6.
“分”“份”是常用字。使用频率甚高,但人们常会临笔踟蹰,吃不准该用“分”还是“份”。香港为“身份证”的用字问题,曾经展开长时间的争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官方倾向于舍“份”取“分”,但遭到不少人的反对,某些知名人士还发起了所谓“护边运动”,要保留“份”字的单人旁。1997年12月10日,特区政府临时立法会举行投票表决,结果赞成用“份”的14票,反对用“份”的30票,弃权7票,“减边派”战胜了“护边派”,但在实际运用中。至今尚未定于一尊。  相似文献   

17.
段玉裁的“以声为义”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依据声旁,由声求义”;“不限形体,于音得义”。本文就《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条例,对“以声为义”说及其得失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家”之字形,前人认为从宀假省声、从豕、从亥、从彖省,其实还有从犬、从豢、从两马胯下一犬、从象之形;“家”之字义,前人认为是宗庙、氏族、邦国,其实“家”字形表现的应是家庭,即一个血缘亲族的居住所。从“家”字构形之历史演化可反映出内容极其宽泛、丰富的“家”字文化。  相似文献   

19.
王正 《学子》2003,(2):54-54
《七根火柴》课文里有三处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在教学中,老师告诉同学说,“粘”有两个读音:zhān 和 nián。根据上下文和具体语境来确定该读zhān 或 nián。说上面的①读 nián,②和③都读zhān。这是吴迪念初中时学语文课文学的。现在她上高中二年级了。老师在教学中恰巧又举了《七根火  相似文献   

20.
试论古今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字是一种重要的文字孳乳现象。本文论述了古今字这一术语的内涵演变 ,从字的形音义方面分析古今字的特点 ,明晰了古今字这一术语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