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施和开展已有近三年了,三年来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各方人士都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探索。如果说我们把这三年暂称为“初级阶段”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就需要反思和梳理对这两门新课程所做的探索,正视我们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力图在下一个阶段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失也。”(古籍《学记》这话至今仍对我们有所启发。它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既要重视“长”学生之“善”,也应重视研究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之“失”的规律,使其之“失”向“善”转化。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多方面。其产生、发展和矫正有其固有的特点和复杂性。在中学一定条件下可以导致品德问题。而品德性问题行为中也常含有情绪、性格异常等心理因素。两者互相交错、渗透,有时难以区分。品德性问题行为往往直接影响、威胁到教学秩序与社会安定,应当…  相似文献   

3.
孔凡春 《辅导员》2010,(6):58-58,52
无论是过去小学的《品德》课,还是当今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工作上都存在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原因甚多。历史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的素质差异,安全稳定工作的压力等,都制约着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教学工作飘浮。如何才能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人们认为的“副科”呢?几十年来,我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始终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必须突出“视”“实”“式”,才能取得该科教学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中高年级是形成学生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重要阶段。课程实施直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品德课程中的重中之重。占人有“品德如玉”之说,如果把学生的品德比作一块天然的玉石,那么,笔者认为.教师在雕琢这块玉时应经历如下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萍 《山东教育》2014,(10):52-5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指出。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所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品德教学实效,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新课程中的“新课程”,这话从另一个层面道出了品德这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诸多方面亟须探究、实践与完善。虽然,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材更有神采了,教学手段更先进了,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但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空洞说教等问题仍然存在。构建“高效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地细读“文本”,找到真正属于学生的品德生长点,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1985年18号文件要求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要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把有关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内化为个体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时候才能实现。这就提出了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品德问题。本文试图对内化问题进行一些探索研究。一、技团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深化教改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发挥思想品格课在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品德修养”是个严肃而又永恒的话题,此类作文历年高考都有涉及。高考关注思想品德修养的趋向十分明显,且常考常新。这从2011年高考作文题也可以看出:全国卷Ⅰ的“彩票代购”、江苏的“拒绝平庸”、江西的“孟子三乐”等文题都比较明显地考查了学生品德修养方面的认知能力。如全国卷Ⅰ作文题的核心就是谈“诚信”问题。隐性考查的命题更多,其他试卷文题在立意上都可以涉及“品德修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品德结构理论及其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短时记忆空间中展现的品德心理过程是包括“境、知、(情)、行”在内的周期性活动过程,一个人所经历的全部“境、知、(情)、行”过程相继“刻入”潜在的长时记忆库,就形成了这个人的品德结构。在以后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进一步形成的品德心理过程具体展现什么样的内容,受外部的情境、条件和潜在的已有品德结构、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品德心理过程又继续“刻入”潜在的长时记忆库,引起品德结构的发展变化,上述品德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吴亮奎 《班主任》2013,(11):5-7
“差生”问题是全社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差生”何以形成?如何从学校课程与教学的角度理解“差生”?家庭教育是否应该对“差生”承担全部责任?“差生”的学业弱势是否也意味着他们品德的弱势?对此,笔者从学校教学责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差生”是课程与教学的责任,而不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差生”的学业弱势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品德弱势。  相似文献   

11.
品德,究竟是“教”还是“不教”?对这一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实际上,这一问题在根本上关涉着我们对品德教学本质的理解,不同的解读会带来迥然相异的教学行为。基于此,在讨论品德究竟是“教”还是“不教”的问题前,我们不妨先来考察品德教学过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陈淑敏 《广西教育》2014,(17):124-12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品德与社会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为此,教师可以将时事资源引入课堂。时事指的是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它具有“鲜”“活”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时事资源,能够打造精彩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相似文献   

13.
杨文娟 《江苏教育》2007,(14):102-104
“品德课堂在哪里?在学校安排的课程计划中,在40分钟的教室里。”这是很多老师和学生的惯性思维。反思几年来的小学品德教育,从实效性、趣味性来看,这样的“课堂”太小了!我的实践告诉我:“活”学“活”用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既可以达到使品德教学情趣盎然的目标,又可以提升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品德问题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学生全面发展勿庸置疑。然而,在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正处于调整、重构的过程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也无不受到影响和冲击,有些中学生的品德问题行为令人堪忧。重视学生品德问题行为的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已成为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德育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品德量化的“指挥棒”作用,许多学校制订的量化条款非常详细、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很好地制约了学生的行为。然而,“加分”也成了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学生每次参加学校的活动都相应的加品德分,慢慢就形成为了加分才参加活动的习惯。如某班主任看见教室里满地废纸,动员学生说:“谁把教室打扫干净,给谁的品德分加2分。”等。久而久之助长了学生投机取巧的思想,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其实,对人的品德进行评价是很复杂的,尤其是学生,他们的人生观和品德修养处在一个…  相似文献   

16.
傅瑞珏 《福建教育》2005,(8A):50-5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还强调:“教学活动要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可见,“活动”应该成为品德教学中的灵动音符,“弹奏”好这个“音符”必将使品德教育更富实效和高效。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知道,在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中,评价都是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课程目标为准绳的。课程目标的导向功能保证了评价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而不发生评价方向的偏离。同时,课程也通过评价保证了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个小牧场内,作为“牧人”(品德教师)的我们,又如何走出“放牧”的误区,让每一只“羊”(学生)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草”(真实评价)呢?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到现在,已是整整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里,小学德育课程领域发生了许多的“大事件”:2002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确立;2003年,新课程标准出台;随之而来的是新教材的推出以及各级教师培训的启动……当这些“大事件”慢慢平静下来,回首十年历程,我们会蓦然发现,  相似文献   

19.
论人格在高校后勤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朱其训《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是培养人们优良品德的重要场所,高校所有工作都具有育人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建国以来的中小学生品德评定的内容和标准,从“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出发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小学品德评定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