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斌 《教育艺术》2006,(8):18-19
高校“两课”教学非常重要,然而存在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如何解决“两课”教学问题是当前“两课”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最近通过对一些高校的“两课”进行调查,总的感觉是:大多数学生厌学,多数教师厌教,教学对立,“两课”教学处于尴尬的困境。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论『两课』教学中的学生考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课”教学改革涉及到“两课”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在以往的“两课”教学改革中,关注较多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但令人困惑的是,“两课”教学改革在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之后仍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两课”教学实效游离于我们所期待的教学目标,主要原因在于“两课”教学中的学生考核  相似文献   

3.
『两课』教学接受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接受过程是指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两课”教学所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是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学校德育过程的契合。一直以来,提高教学实效是“两课”建设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接受问题是提高“两课”教学成效的生长点。分析学生接受“两课”教学的规律,则是解决接受问题的基础。这里,我们借鉴新兴的传播学的接受理论,结合当代品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一些成果,试从教育传播学的视角,对“两课”  相似文献   

4.
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两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为实现中华。  相似文献   

5.
高校“两课”教学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关系到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体现着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文章针对如何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着重从提高“两课”教师素质,改进“两课”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褚笑棠 《青海教育》2004,(12):12-12
“互动式”教学就是为适应教改和适合新技术的要求而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是比较先进的.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与“学”是复合主体。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学生和教学内容是客体;但从“学”的角度看.学生就体现为主体.而教师相教学内容就成为客体,  相似文献   

7.
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两课“教学是否有吸引力,将直接影响“两课“的教学效果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赵红艳 《成才之路》2011,(16):I0015-I0016
教学讲究艺术性,才能吸引学生。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讲课时,运用“画龙点睛”的教学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画龙点睛”的教学艺术性,主要从以下三个“点”、三个“抓”字切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针对“两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文章对目前“两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围绕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这一目的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两课”教学存在三大误区,一是主客体定位的偏差;二是内容呈“准理论化”倾向;三是忽视实践环节。进行“两课”教改,要重点围绕如何“教”与如何“学”狠下功夫,在教兴实践上应注意联系实际,大胆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解决教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两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两课”的教学多数是采取刻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随着我国由计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两课”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改革“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是势在必行。为了把“两课”改革得更好,更有成效。我们在确定“两课”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两课”特点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现实生活的变化必然带来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变化,无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与时俱进,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手段吸纳进来,以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的改进与提高,但我们要正视语文教学的特点,绝不能喜“新”厌“旧”,将传统的真正有价值的做法一古脑地抛掉。  相似文献   

13.
“行为研究”是实践工作者试图科学地研究其问题。以指导、纠正和评估决策和行动的过程。“校本行动研究”是教师在学校情境中对其改进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之结果的研究,是“让我们研究学校里发生了什么和决定怎样使之更好”。之所以提倡校本行动研究。是因为学校必须办成一个既是培养学生.又是培养教师的学校。通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去促进学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应该倡导、鼓励教师将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教学实践相联系。与学校日常的生活相联系。与身边的教学工作.与生动活泼的学生的变化相联系。通过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并以其来支撑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两课”教学方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使“两课”教学失效问题严重,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现象普遍。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进行“两课”教学改革,才能提高“两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5.
“两课”教学历来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高我院“两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两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制度等方面要不断完善,从而使边疆地区“两课”教学改革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尹晓敏 《职教论坛》2004,(11X):38-40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释了“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应然价值,分析了当前“两课”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实践活动为研究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围绕课改把校本教研的文章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我认为重在落实“三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的“两课”教学为回应现实变化所不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着长时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本着眼“两课”教学的系统性,就“两课”教学的基本矛盾、改革的原则、新的教学方法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谈谈“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前,积极而有效地推进“两课”教学方法的改茧.县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环节,是增强“两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各高校“两课”教学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两课”教师的全力投入、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学校、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关心。根据“两课”教学方法改革已有的基本经验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第一,把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环节,切实推进“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如…  相似文献   

20.
朱峰 《考试周刊》2007,(3):20-21
深化“两课”改革必须解决“两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过去“两课”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使“两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挥新技术优势,开辟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高校“两课”教学工作的新课题。本文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在角色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