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6):F0002-F0002
2013年是北京市开展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工作的第60个年头,也是北京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为此,学院召开了北京市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60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座谈会旨在回忆学院在开拓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的艰苦创业历程,回顾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在干部教师培训事业中的感人事迹,实现新一辈教育工作者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对学院精神的弘扬以及对学院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蝴蝶效应"在当代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离不开"蝴蝶效应"理论的介入。地方高校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须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以多方联动的整体思维,防微杜渐,为实现高效文化传承创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巢湖老字号“一品玉带糕”仍没有改变其生存困境,究其原因是:其缺乏自我的改革与创新。老字号“一品玉带糕”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核心价值就是文化,因此,若想重振辉煌,就必须用巢湖文化激活其品牌,通过强化品牌意识,挖掘文化内涵,加快传承和创新,突出地域特色,打造“一品玉带糕”文化体验旅游,提升其社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学校的思想品德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为此,学校领导在总结四十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加强学校办学特色的研究,开展“以创建‘微笑学校’为主题,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以特色创品牌。创建“微笑学校”,就要进行“微笑教育”,而“微笑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和谐教育。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实现和谐发展,学校全体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展“微笑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思想是“和谐”理念,“和谐”的外在表现就是“微笑”。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是以创建“微笑学校”为主题的,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高中课程逐渐从学科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型。为突出学生发展本位的思想,我校组建了以“传承”为核心口号的学长团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地方文化与高职文化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地方文化是高职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而高职文化则承载着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任务。因此,应充分利用两者的互动效应,通过发挥高职文化的载体职能,主动服务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培育更多本土化人才,从而多方面推动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何惠 《广西教育》2014,(15):44-45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提出高职院校应通过加深认识、发挥自身优势、健全机制、营造氛围等措施进一步发挥自身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面对技术、信息、资本以及权力融合叠加的社会,传统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受到挑战,重估戏曲艺术的价值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也成为一项长期事业。戏曲艺术要焕发生机和活力,要求从本体论的层面创建戏曲作为一种“人学”舞台艺术的展开方式,从认识论的层面理清戏曲和观众、戏曲创作与传播、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多重复杂关系。戏曲导演徐勤纳以自己对戏曲的深度理解和敢于创新的实践灵活运用相应的戏曲形式,建立传统与现实相互关照的语义场,打通戏曲艺术时代创新的元认知。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针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识上的缺失,提出打破专业门户观念,降低学科"门槛",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对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的教学重新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界定,以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契机,扩展并深化艺术素质教育教学的内涵,提倡艺术素质教育必须重文化、重传统、重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17,(6):70-73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民族传统体育节"为例,探寻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院校的传承路径与创新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应以"民族传统体育节"为载体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路径;以开发高等职业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课程"空间站"为创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最终形成"教学—社团—训练—服务"四位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学赛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主题团日活动是高校开展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本文以泰州学院为个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精细化研究当前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价值及开展现状。研究发现,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目前还存在活动主题和内容与专业相关度低、活动参与主体互动积极性不高、活动形式与学生个体发展关联性不强、载体建设与时代发展结合度不高、评比激励机制与创新发展贴合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应注重活动主题的鲜明性,推进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提升内容形式的多样性,提高宣传载体的丰富性,增强评比体系的科学性,以探寻提高主题团日活动成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吴琦 《职教通讯》2016,(5):71-74
孝道文化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的最基本的特色文化单元。在常州市创新式发展视域下,面对并正视老龄化问题,以传承常州孝文化特色品牌为基础,聚焦于孝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顺应信息化的传播方式做好孝道美德的宣传、孝道文化的研究,依托孝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提升孝道传承的教育力度,同时,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弘扬孝行的主旋律,建构多渠道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并拓展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孝道美德与常州地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动富强、和谐、幸福常州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学院式"传承非遗项目是指依托高校开展针对非遗项目的开发、研究、创新和运作的传承模式,是对非遗项目传承模式的创新,独具特色。文章以瓯塑瓯绣为个案,对"学院式"传承非遗项目的路径进行探究,得出四点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时代的机遇稍纵即逝,前进的步伐不容停止。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承历史,开拓未来?校园文化又能在人才培养上起到何种作用?为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学校在文化领域的促进作用,11月24日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为例,探讨"‘互联网+’中医药职业教育"在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应用,提出了在"‘互联网+’中医药职业教育"新教育生态下,探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黄梅戏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传承和创新,传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确立创新思路、打造精品剧目、培养领军人物三个方面,就黄梅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7,(11):94-100
篆书在清代的复兴,论者多关注金石学、考据学与文字学对篆书兴盛的推波助澜,少有提及篆刻创新对篆书复兴的客观作用。篆书艺术创新高潮出现在清中晚期,篆刻家们的篆刻创新是功不可没的,篆书的印化处理极大地促进了篆书的风格创新。作为"印从书出,书从印入"的成功实践者邓石如的篆书,其创新之路无疑是篆刻创新促进篆书艺术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在完成了初期升格挂牌和资源整合后,已进入稳步发展、内涵提升、特色兴校的阶段.因此,应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和实践,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发挥校园文化对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府、行业、企业等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校政行企"在具体实践中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以创新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为突破点,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保障了职教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校政行企"集团化办学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永东 《职教通讯》2016,(26):37-40
创新大赛推动了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开展、锻炼了学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目前职教师生积极参与的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其科学性尚待完善。由此,提出"三创系统化"的教育观点,提倡职业教育应立足于创优、创业,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以创新引领创优、以创新促进创业的开展,通过"三创"系统教育实践,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