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对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求和建设内涵进行探析,提出重点打造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育人导师三类教师,构建双专业带头人、双课程负责人、双育人导师“三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范式,实现教学创新团队能力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同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方向)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实践为例,提出团队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教师是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应用的主力军,一体化教师水平决定了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创新搭建了“四梯八级”一体化教师成长通道,为教师发展提供多种渠道。“四梯”即以教师核心能力差异性为依据,将其分为普通教师、一体化教师、课程负责人及专业带头人四个梯次,本文对一体化教师、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并且采用行动学习理论设计了相关课程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可为全国其他技工院校梯级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模板。  相似文献   

3.
课程负责人制度是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部的特色制度之一,本文以定性研究为导向,基于大量半结构化问卷访谈资料的整理以及以往教学资料的获得,梳理了课程负责人制度的源起、初建及发展状况,探讨了课程负责人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的运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制度在未来可能的变迁和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国近代史”课程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围绕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与教师合力育人的意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合作交流、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协作效果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等着力点,从完善学校党委领导的育人组织体系、构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交流制度、建立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制度、确立协作效果评估制度与激励制度4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政治意识、人文道德、科学创新这三个维度论述了中学数学课程“育什么德”这个根本问题;从教师楷模、数学家精神、社会时事热点、数学使用价值和数学史这五个方面融合创新了5S教学法;从课堂教学、专题课程讲坛、专题网站建设、课外书籍阅读、校园文化建设这五个维度整合构建了5W课程体系,研究了“怎么教”这个核心问题;从制定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课程思政教师培训体系和平台、形成集体备课和研讨制度、建设示范课和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这五个层面探讨了“怎么建”这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校课程建设必须依靠课程制度创新,才能确保学校课程建设常态化实施与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必须具有战略眼光与务实的服务精神,精心搭建课程制度创新的平台,以充分激发教师进行课程制度创新的热情和智慧。太仓市实验小学在课程建设与课程创新过程中,构建了学校课程制度中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遍意义的三项创新制度:信息分享制度、项目研究制度和课程督导制度。这三项创新制度支撑着学校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障了学生的和谐成长,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发展是高校质量建设的基础,教师教学的改革、创新、提高则是质量建设的核心。基于行为动力理论,着眼于教师个体发展动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深化发展TOPCARES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并持续完善“内外驱动式”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从教育教学理念、制度规范标准、教学评估指导、系列培训研讨、信息化平台资源、创新环境构建等方面着手,建立并实施了贯穿教师能力发展全过程的“模块化+进阶式”培训体系和“课程标准改革—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实践创新—大数据感知评价—奖励激励配套”闭环模型,实现课程反思、重构、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工程”的要求,我省把农村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作为课程改革实现战略“突围”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农村学校校长,教师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完善教研制度,创新教研机制,  相似文献   

9.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成败。为此,我区在抓“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的同时,还着重抓了师资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认识到,要持久、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必须建立起“校本培训”制度。对此我们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陈艳 《湖北教育》2022,(12):19-20
<正>光谷二十五小以语文学科为试点学科,创新打造“种子教师”,构建“课程+”体系,以此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激发学校创新潜能。所谓“种子教师”,就是要担负起带动本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任务的骨干教师。学校通过有目标、有步骤的培训,让“种子教师”在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综合素养等方面为其他教师做出榜样,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基于这一目标,学校构建起促进教师总体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指为促进“种子教师”多元化发展、以发展“种子教师”核心能力为目标而设置的课程体系。“种子教师”和“课程+”体系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0月22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2011年全国教师培训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政策、理论与实践”。四个分论坛的主要议题分别为“教师培训的政策与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教师培训的课程建发与质量评价”、“教师培训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培训、试讲、考核制度,课程负责人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导师制、公开课、汇报课、观摩课制度,优秀青年教师下企业制度,多元主体的教学评价制度,“双师”素质培养制度,深造、进修制度,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制度等,使师资队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并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依托“一中心多基地”平台,整体设计、一体推进区域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一是建设包括学科基础型课程、拓展丰富型课程及活动实践型课程的三维课程体系,充实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载体;二是通过建立“三维度四层级”评价体系,开发学生创新素养评价工具,制定学校创新素养培育项目考核标准,推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切实落地;三是建立完善教育科研制度和师资培训机制,大力培养创新型教师,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一、改变教师作为“制度课程”的“代理人”形象,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赫尔巴特主义为代表的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似乎具有自主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执行“制度课程”的“代理人”,他们对学生行  相似文献   

15.
三、示范中心队伍“中心”建成了一支以实验课程负责人和实验室主任为核心、实验课主讲教师为骨干、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为辅助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教师队伍长期保持核心稳定、开放流动的优化结构。“中心”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师、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视角为应用型大学课程实施模式创新带来了新思路,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大学课程实施应促使教师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过程相统一、学生专业素质与生产实践素养相支撑、教学评价体系与实践素养评价相融汇。当前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大学课程实施还存在教师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实习实训环节未能有效支撑学生实践素养发展、教学评价方式尚未深度契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等问题。急需应用型大学“推行团队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教学制度,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内生动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颁布以后,在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方面最大的改革是实行“国家课程”和“国家考试”制度,改变了过去地方分权制定课程和考试标准的做法。然而,在推行“国家课程”和“国家考试”制度时并非一帆风顺。近几年来,英国教育又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师资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为了适应新的课程与考试体制的要求,教师的质量亟待提高。1989年英国政府推行了新的“教师证书制度”和“教师试用期制度”。这两项制度的主旨都是敦促师范教育进行改革,使培养的教师能够胜任所承担的“国家课程”,并且能在统一的“国家考…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三个”(学生、教师、学校)发展。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依法从教、以质兴校、管理创新、办咱百姓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了制度建设,规范了办学行为,促进了“三个”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校委员会和拉菲尔德基金会为培养青年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兴趣和爱好,联合发起了“人文课程研究”运动。斯腾豪斯作为这个中心的负责人,在这次运动中首次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概念,要求把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力图改变教师在课程、教学和学习中的原有定位。后来他的学生埃利奥特和凯米斯推广了他的这种思想,分别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者”和“教师即解放的行动研究者”的命题。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哲学教授舍恩进一步拓展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概念,并且把这一观点引入到了教师教育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两课”课程整合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两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从课程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翻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师角色的转换等几个方面,试述了“两课”教师如何勇敢面对新的课程整合,实现“旧瓶”装“新酒”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