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是东西方冷战的重大转折期,在这10年中美苏由激烈对抗走向缓和,直至苏东发生剧变,冷战基本结束.在此期间,执政8年的里根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反共最坚决的总统".他上台后奉行对苏强硬政策,在公开威慑遏制苏联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隐蔽行动政策,力图削弱苏联的力量和影响,瓦解苏联集团,赢得冷战胜利.这些隐蔽行动政策文件彰显了隐蔽行动战略在里根政府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它们的实施对苏联力量的收缩、冷战格局的变化乃至苏东剧变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隐蔽行动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冷战遏制大棋局中的重要一环。这一时期美国为破坏中苏关系,削弱苏联和中国的力量和影响,依据其遏制大战略及隐蔽行动等战略,由中情局、国务院、国防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对中国实施了包括隐蔽的政治战、经济战、宣传战和准军事行动在内的全面的隐蔽行动,其激烈程度超过了对苏联的隐蔽行动,同时也是整个冷战期间美国对中国实施隐蔽行动最频繁最激烈的时期。虽然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隐蔽行动的目标由于主客观原因难以实现,但使达赖等西藏叛乱势力得以外逃并长期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使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使台湾蒋介石政府的影响有所恢复,并延缓了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进一步恶化了中美关系,对中国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冷战初期美国"隐蔽行动"政策的制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隐蔽行动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东欧各国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主要政策之一。冷战爆发不久,杜鲁门政府即制订了关于隐蔽行动的第一份文件NSC4-A,强调要实施隐蔽的心理战。其后又相继通过了NSC10/2、NSC10/5号文件,将隐蔽行动全面展开。1954—1955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制订了本届政府关于隐蔽行动的文件NSC5412系列,将隐蔽行动扩大到整个共产主义世界。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制订的关于隐蔽行动的一系列文件深化了冷战,凸显了东西方矛盾的尖锐与冷战的严酷。  相似文献   

4.
1980年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田径邀请赛,共有八个国家参加比赛。除苏联、东德未参加外,基本上是世界田径水平较高的国家,特别是具有“田径王国”之称的美国,尤以短跑突出,在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上,100米仅有六次败给他国(另1980年因声讨苏联侵略阿富汗,抵制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奥运会)。仅次于  相似文献   

5.
外蒙古原是中国的领土.但是自30年代以来,苏联从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出发,把外蒙古作为一个筹码纳入其远东战略.先于30年代中期重新驻军外蒙,继之与日本签署“共同宣言”,公开推行外蒙古独立政策.进而,与美国既勾结又争夺,明目张胆地制造外蒙古独立,迫使中国与之谈判接受雅尔塔协定中有关外蒙古的条款.而蒋介石政府从极端的反共反人民出发,为换取苏联支持,竟出卖外蒙古领土主权,成为外蒙古独立的帮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初期,杜鲁门政府开始将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广大的中间地带,中东成为了美国与苏联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为了控制中东,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针对中东的政策目标,试图通过军事、经济和心理手段将中东纳入西方阵营,完成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为此,杜鲁门政府责成新成立的心理战略委员会制定了针对中东的PSB D-22心理战略计划,提出了通过公开的和隐蔽的心理战手段培养阿拉伯民众的亲美反共倾向,进而控制整个中东。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继承并完善了杜鲁门政府的中东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心理战在实现美国中东政策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立了行动协调委员会来加快实施PSB D-22心理战略计划。但是,由于美国坚持奉行亲英、以政策以及与中东国家在国家利益方面缺乏一致性,美国对中东的心理战行动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1956-1958年印度尼西亚外岛叛乱与美国的隐蔽行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956—1958年印度尼西亚外岛叛乱中,美国中央情报局为叛军秘密提供各种军事援助,为此相继实施了“黑客行动”、“汉斯行动”和“苹果一号”等军事援助计划。由于外岛叛军力量分散,指挥不力,叛乱很快被印度尼西亚政府军镇压,这也宣告了中央情报局隐蔽活动的失败。印尼外岛叛乱中美国隐蔽行动的失败暴露了美国政府对印尼政策的问题,也促使美国调整了对印尼的政策,把关注重点从外岛转回内岛。  相似文献   

8.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对抗、削弱并击溃苏联东欧集团,铲除所谓共产主义威胁,制订并实施了诸如遏制战略、新面貌战略、和平战略、缓和战略、超越遏制战略,以及贸易管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现实威慑战略、隐蔽行动战略等一系列名目繁多、行色各异的战略,形成了一个金字塔般的战略体系。遏制战略是贯穿冷战始终的、统领众多战略的大战略;新面貌战略、和平战略、缓和战略、超越遏制战略本质上依然是遏制战略;贸易管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现实威慑战略、隐蔽行动战略等则是服务于遏制大战略的具体战略。这些战略各有所指,互相配合,共同作用,在促使苏东裂变、结束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由于受到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的影响,布什政府对以遏制苏联为主要内容的全球遏制战略进行了调整,在1993财政年度的《国防报告》中提出并确立了新时期美国的军事安全战略,即"地区防务战略",在战略威慑、军事部署和部队建设等方面与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这一新战略的提出对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军事安全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冷战的一次极限,双方处于世界热核战争的边缘,危机一触即发.然而,凭借着双方领导人的冷静与克制,这次危机得以和平的解决.整个危机是一个冲突、克制与妥协的过程,这是古巴导弹危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最后,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和伊尔-28轰炸机,美国也有条件的保证不入侵古巴.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匈牙利事件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这种政策经历了从观望到最后确立的一个过程.美国政府实行严格"不干涉"政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担心苏联会因其在东欧地位的严重恶化陷于绝望,进而诉诸于极端措施,从而引发美苏之间的直接对抗乃至于爆发世界大战,因此,美国不愿冒战争的危险去拯救一个与自己关系不大,且处于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中欧小国,这就是美国外交政策现实主义原则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势力竞相角逐。战争期间苏美两国以"游离"于战争的姿态俯瞰战势的进程。随着"巴巴罗莎"计划和"珍珠港事件"的发生,苏美两国真正的被卷入了二战的漩涡。无论苏德战争还是太平洋战争,在爆发前都以谈判——柏林会谈、美日谈判作为"急行军"中的"一曲乐章"。但是谈判的真正意图决定了德日法西斯两国对战争蓄谋已久,谈判以破裂告终,双方在战争中兵戎相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3.
针对隐蔽信道威胁高安全等级数据库系统机密性的问题,从隐蔽信道实现场景入手,总结归纳数据库系统中已知的隐蔽信道. 通过提出新型的数据库隐蔽信道分类方法,对隐蔽信道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首次提出几类新发现的数据库隐蔽信道. 此外,在基于不同DBMS的数据库系统中实际构建典型的隐蔽信道,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标识出实现缺陷所导致隐蔽信道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以往基于TCP/IP协议或HTTP协议的隐蔽通信方式通常是利用协议本身各个字段的特点,将信息隐藏在协议的各个字段中.这种方式往往会具有某种结构特征,而基于计时的隐蔽通信又往往具有某种流模式.基于非对称通信理论和马尔科夫模型的Web行为预测,提出一种基于Web通信行为的抗流量审查隐蔽通信协议.重点描述隐蔽通信协议和原型系统,并分析协议的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移动智能终端凭借全新的体系结构、安全机制、丰富的传感设备及应用,在国内拥有近5亿台的市场.然而这些新特性却导致了比经典的攻击行为更复杂的新安全问题--移动智能终端隐蔽信道,泄漏用户隐私.针对Android移动智能终端这种新的复杂环境,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消除限制方法.本文将Android系统隐蔽信道分成基于共享资源的智能终端隐蔽信道和基于传感器设备的隐蔽信道两种基本模型,并深入研究传感器隐蔽信道的形成机理.通过对Android系统权限控制安全机制的分析,扩展权限控制机制的保护范围,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权限控制机制的Android系统传感器隐蔽信道限制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实际的隐蔽信道限制中能够达到限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埃利希—阿尔特事件”是“二战”期间由于苏联当局谋杀波兰两个享有国际声望的犹太工人领袖埃利希和阿尔特而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外交事件。1941年9月,苏联政府为了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卫国战争,将羁押两年之久的埃利希和阿尔特释放出狱,并允诺他们组建国际性的犹太人反希特勒委员会。当发现这一计划威胁到苏联的现行体制时,又将他们打入囹圄,并用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取而代之。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苏联为了维护自己在波兰的长远利益,秘密处死了阿尔特(埃利希此前已自杀)。这一事件在国际舆论界激起了强烈的抗议和反苏浪潮,为了平息事端,斯大林不得不派苏联犹太人代表团出使盟国,以修旧好。  相似文献   

17.
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披露的一些档案及回忆录显示,1956年苏联第二次出兵匈牙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在东欧控制权的严重挑战,苏共领导害怕匈牙利事件会波及整个东欧地区乃至于苏联,从而使整个苏东社会主义阵营毁于一旦。纳吉政府采取骑墙立场并越来越受反动力量的影响,特别是他已不能左右布达佩斯的局势以及美国政府所谓的"不干涉"政策等都是赫鲁晓夫再次出兵的重要原因。影响苏联决策改变的决定性促进因素是1956年10月31日苏伊士危机导致国际形势的突变,即英、法发动的侵埃战争并"频频得手",最终使苏联决心再次以武力解决匈牙利危机,因为苏联决不能让匈牙利投入北约的怀抱,或成为反苏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8.
二战结束在即,在内外交困的情势之下,铃木内阁上台。在结束战争的方式上,日本寄希望于通过苏联从中斡旋达到体面的求和,以东乡茂德为首的主和派由此而展开了一系列外交努力。先是通过与苏联驻日大使马立克的接触表达日本政府意欲通过苏联调停的意向,后又有意派遣特使赴苏联代表天皇和苏联谈判,准备以大幅度领土利益上的舍却为代价,换取苏联的居间中立,不参加对日作战。苏联早在雅尔塔会议时期间,已经得到罗斯福若干承诺,并答应美英两国欧洲战事结束后将在远东战场上对日作战。最终,8月8日苏联对日的一纸宣战书,使日本对其寄予的希望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19.
出任南京国民政府驻苏大使为蒋廷黻外交生涯之重要一章。作为临危受命的外交官,蒋廷黻衔令谋求推进南京当局联苏制日外交方略之实现,且衡诸情势变迁,试图谋求该方略之内涵与外延得以拓展,彰显出其独特的外交误解见与公忠谋国之心。  相似文献   

20.
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生了严重环境问题,苏维埃政府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由于社会主义和现代工业文明固有的弱点造成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苏联的环境政策归于失败。苏联环境主义运动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推翻苏共统治和促使苏联解体的力量。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环境破坏与保护是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