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实验法,比较高校女生12min跑和800m跑体能测试方法。结果表明:采用12min跑锻炼,能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水平,且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调动女大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对于少数无氧耐力素质较好的女生,800m跑同样可以提高耐力水平。建议以12min跑测试项目为主,800m跑作为测试的补充项目。  相似文献   

2.
<正> (一)对于运动员疲劳现象的分析:疲劳通常分为身体疲劳和精神疲劳。人们对于身体疲劳的认识和研究比较多,包括对疲劳的诊断和消除手段等,但是往往忽略由于心理紧张而造成的精神疲劳,忽略了从心理方面进行诊断,也很少从心理方面来消除。人的心理和身体是统一的,整体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长期的心理紧张会引起精神上的疲劳,而精神疲劳又会直接引起整个有机体工作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朱威  曹峰锐 《精武》2012,(20):1-2
目的:对最大摄氧量和氧脉搏同800m跑、12min跑成绩的相关性作探讨,以确定哪种方法更适合作为高校普通大学生体育课体能测试的评定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太原理工大学20名普通在读大二女生。运用意大利科时迈(COSMED)公司生产的quarkb2型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测得受试对象的最大摄氧量。在标准的400m田径场上分别测得受试对象12min跑和800m跑成绩。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女生12min跑成绩同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氧脉搏成低度正相关。②女生800m跑成绩同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氧脉搏成低度负相关。结论:12min跑比800m跑更适合用于评定高校普通大学女生有氧能力的体能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负重跑就是在跑的过程中给练习者负以不同的阻力进行训练。通过训练,使身体在负重条件下不断得到适应,然后再去掉负荷,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从理论上讲,通过适当的负重跑训练后,练习者的心理、生理都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从而使运动成绩和训练效率都得到提高。所以,在实践中普遍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在参加完800米跑竞赛后,身体相当疲劳。因此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为基础,对800米跑竞赛后身体疲劳的成因、恢复的意义和过程及恢复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提供一些参考以及为本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两种方法(12min跑和YOYO测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认为这两种测试方法都存在评价标准过于统一,无视体能与技术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足协应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把体能测试的权力下放给各俱乐部,并预言体能测试最终会退出中国足球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经过有氧训练,能使其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肺功能得到显着改善。12min跑是身体机能检查项目,是测试血管水平和心肺功能的一种方法。经过对开展和未开展这一项目测试学校的对比分析表明,将12min跑列入高校体育必修课考试项目,既适合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又可以促进大学生参加有氧代谢运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耐力素质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638例大学生运用不同耐力素质评价方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男大学生12min耐力跑,女大学生9min耐力跑的测试方法,在健身的价值,适宜的负荷强度、增强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耐力等方面,均优于现行国家体育锻炼耐力素质的评价方法。因此,适当降低运动强度,采用相对较长时间的测试方法,以及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改善大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依据实验结果制定出男大学生12min跑、女大学生9min跑的等级评价标准,并比较我国大学生与国外同年龄组耐力素质差异,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生体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除体力疲劳及促恢复类营养品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个性化营养补充的机制,为高效运动营养品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双盲、自身对照法对12名武术专业健康男性大学生在进行1 h的定量负荷运动后0 min-5 min内分别个体化补充高或低浓度的两种抗疲劳、促进恢复运动饮料,60min后进行12 min跑体能测试.结果补充D1、D2、D3、D4运动饮料对受试者血糖应答在补充后30min-60 min之间最明显,而且,高浓度与低浓度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受试者分别补充D1、D2、D3、D4运动饮料的后主观体力感觉(RPE)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补充高浓度饮料后心率恢复快于低浓度(P<0.05),而两种饮料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受试者分别补充D1、D2、D3、D4运动饮料后进行12 min跑体能测试,试验结果显示,D1、D2、D3、D4运动饮料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定量负荷运动后,个体化补充强力恢复冲剂和全能恢复冲剂均能促进运动后血糖应答和心率的恢复,且高浓度的作用强于低浓度,但两种冲剂之间未见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负重跑训练对老龄大鼠肌肉丢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负重跑训练对老龄大鼠肌肉丢失的影响.研究方法:以8只4月龄雄性SD大鼠为成年对照组,以32只17月龄SD雄性大鼠为老龄组被试,32只17月龄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安静对照组、无负重跑组、30%最大负荷负重跑和60%最大负荷负重跑组.经过6周的负重跑训练后,将不同负荷的3组训练组大鼠肌肉组织学特征与成年和老年安静组大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0%最大强度的负重跑训练能够有效抑制肌肉丢失,提高肌肉抗氧化水平.结论:适宜负荷的负重跑训练可以有效地逆转衰老大鼠肌纤维分型的退化,抑制衰老性肌肉丢失.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台阶实验法,测试大负荷运动状态下男运动员的心率、肺活量、闪烁频率、平衡能力等生理、心理指标。结果表明:40cm高、每min上下40次台阶实验中,被试心率均可达180bs/min以上,该实验可作为研究大负荷运动状态下测试生理、心理机能的方法;在大负荷运动状态下,运动后即刻心理机能提高;运动后即刻与休息5min后的心理指标比较显示,心理机能可能存在延迟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心血管功能评价指标的同质性和有效性,对16586名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其中12202名大学生既参加台阶试验又参加800/1000m跑,而且为了得到最大摄氧量的数据,又选取参加台阶试验和800/1000m跑的学生195人进行12分钟跑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台阶测试得分和耐久跑成绩得分有极其显著差异(P〈0.001);男女大学生的台阶测试得分与耐久跑得分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男生r=0.347,Sig.=0.000;女生r=0.240,Sig.=0.000),但都呈现低度相关;台阶测试和耐久跑指标之间同质性低;男大学生最大耗氧量与台阶试验测试值、台阶试验得分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h=0.417,P〈0.001);男大学生最大耗氧量与1000m跑运动成绩及得分之间也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616,P〈0.001)。女大学生最大耗氧量与台阶试验测试值、台阶试验得分无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3=0.163,P〉0.05)。最大耗氧量与800m跑运动成绩及得分之间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4=0.464,P〈0.001)。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treadmill running on impact acceleration were examined together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unning surface and runner's fatigue state. Twenty recreational runners (11 men and 9 women) ran overground and on a treadmill (at 4.0 m/s) before and after a fatigue protocol consisting of a 30-minute run at 85% of individual maximal aerobic speed. Impact accelerations were analysed using two lightweight capacitive uniaxial accelerometers. A two-way repeated-measure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in the pre-fatigue condition, the treadmill running decreased head and tibial peak impact accelerations and impact rates (the rate of change of acceleration),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surfaces in shock attenu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ccelerat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surfaces in the post-fatigue condi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treadmill and overground) and fatigue state (pre-fatigue and post-fatigue). In particular, fatigue when running overground decreased impact acceleration severity, but it had no such effect when running on the treadmill. The effects of treadmill running and the interaction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interpreting the results of studies that use a treadmill in their experimental protocols, and when prescribing physical exercise.  相似文献   

14.
短跑运动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项目,科研人员一直不断研讨新的训练途径和方法。本文通过多年的实验与重复实验研究,说明气功结合短跑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能力;有效地促进训练后的疲劳消除;有效地改善神经和生理机能,从而提高短跑成绩。并对以上结论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勇 《体育科技》2014,(3):63-6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法等方法对男子400m跑项目进行分段计时研究。研究结果:(1)分段计时跑很好地控制了运动员的节奏,合理的分配了体力,即在第一时段以中强度跑,第二时段以高强度跑,第三时段是冲刺阶段,但往往速度最慢;(2)分段计时训练的学生在心理上和体力上相比于传统训练的学生都占有优势;(3)分段计时法还可以帮助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跑进行技术诊断;(4)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主要从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时间分配以及训练过程中能量的供应,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应激的能力。通过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进行12周体育锻炼干预实验。研究结果:无论是体育锻炼的频率、持续时间、锻炼项目、锻炼强度,还是这些变量的交互作用均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选择更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功能评价指标的效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体质测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测评大学生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台阶试验、1000m(男)/800m(女)及3000m(男)/2400m(女)跑这3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进行了探讨,并就台阶试验评价的两种计算方法即台阶指数与每搏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台阶指数及其得分与1000m/800m及3000m/2400m跑成绩的相关性较低(P>0.05),1000m/800m得分与3000m/2400m跑得分、男生台阶指数、女生每搏功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P<0.05);2)每搏功与台阶指数评价心肺功能的有效性均较低,每搏功的评价功能要优于台阶指数,但其存在明显的性别、地区等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3)12min跑或3000m/2400m跑测验是评价与提高学生心功能的有效手段,建议用其取代1000m/800m跑或台阶试验,以测评大学生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地总结了疲劳的概念、研究历史及现状,介绍了疲劳的机理研究,探讨了体育锻炼与疲劳的关系及疲劳的判断、消除等.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有关体育锻炼的生理疲劳的研究相当系统、全面;但体育锻炼的心理疲劳的研究相当薄弱、少见;(2)体育锻炼的心理疲劳并非生理疲劳的必然结果,而受个人心理因素以及个体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3)随着心理健康的日渐重要,未来有关心理疲劳的研究将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积极幸福感在不同分数等级大学生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分数等级越好积极幸福感越强;心理烦恼和疲劳的大学生在不同分数等级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的积极幸福感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呈正相关关系,而心理烦恼与疲劳与体质健康成绩呈负相关;大学生的积极的幸福感体验与身高体重、柔韧力量、肺活量、耐力、速度灵巧都存在正相关,心理烦恼和疲劳与身高体重、柔韧力量、肺活量、耐力、速度灵巧方面均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范静  姜跃金 《冰雪运动》2010,32(1):46-49
越野滑雪是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时间多、距离长,能量消耗大,对运动员的心理和机体能力要求较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能提高运动水平。结合越野滑雪运动训练实践,运用理论分析方法阐述越野滑雪运动疲劳产生的机理和检测方法,并提出恢复训练、营养补充和心理训练等方法,旨在为促进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