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灵运对山水文化的推进表现在他对山水园林的建设和山水诗文的引领两个方面。他将山水诗从玄言诗中分离出来,使以自然山水为独立表现对象的诗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文学形式;他的庄园建设和庄园山水诗,对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和园林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对山水文化的推进表现在他对山水园林的建设和山水诗文的引领两个方面。他将山水诗从玄言诗中分离出来,使以自然山水为独立表现对象的诗歌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文学形式;他的庄园建设和庄园山水诗,对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和园林艺术的发展都有着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他的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独立、客观的审美对象,对山水景物精细刻画,营造画境。他的山水诗表现形式绮丽,声色并妙,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开拓了诗歌的新境界。谢灵运在山水诗领域所展现的审美特质与运思模式对中国的山水诗史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山水诗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和表现对象,抒发诗人对山水的感受的诗歌,它是人们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达到一定水准的反映。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创作的先河,他的山水诗歌作品洋溢着清新恬静的蕴味,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对后世古典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对谢灵运山水诗影响最大的是汉魏西晋诗歌和东晋玄言诗。但汉魏西晋诗歌和东晋玄言诗怎样促成山水诗体的形成 ,谢诗与玄言诗有哪些本质的不同 ,谢灵运在山水诗形成阶段有哪些杰出贡献 ,这些问题还有待学术界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上述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观点和看法对客观公正地评价谢灵运的历史地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兴盛起来。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他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而且加强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其著名诗人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们把细腻的笔触投向  相似文献   

7.
谢灵运作为山水诗不祧之祖,其山水诗深受盛行于晋宋之际广为流传的佛教的影响,而对谢灵运山水诗结构影响较大的,是东南佛教领袖慧远及其庐山僧团的"沉冥之趣"与"法身"思想,以及道生的顿悟论,由此形成谢灵运山水诗"应目--会心--感神--理得"的结构,此结构正是谢灵运对山水诗的探索和创新,也正是他对山水诗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8.
历代文学评论家对谢灵运的思想和世界观褒贬不一,但就他对山水诗创作的贡献而言却是公认的。本文就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风格、艺术手法进行比较全面的阐述,并与陶渊明诗歌特点作以比较,从而更加突出表现谢灵运对我国山水诗创作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朓在谢灵运的基础上发展了山水诗,使山水诗创作彻底地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并对唐代山水诗歌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分析其创作的不同从而阐释谢朓在谢灵运创作的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鲍照的诗向来以乐府诗成就最高,山水诗稍显逊色,但在山水诗歌发展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期的谢灵运则是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后人常将其二人诗歌进行比较,更多集中于相同和不同之处,则很少关注"源出"关系。故而以鲍照诗是否源出于康乐为讨论重点,通过二人的诗歌分析,进一步得出鲍照与谢灵运诗歌之间的传承关系和鲍照后期山水诗的质量要远高于前期所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东晋以来玄学成为士族的一个重要标志,谢灵运的思想、人格即深受玄学的浸染,这对谢灵运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诗歌主题的发展变化、山水诗的艺术手法及玄言尾巴的存在、"自然"的诗学观的形成等,皆与玄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谢灵运山水诗以较为丰富的意象构成至情至性的山水诗境。除奇山异水的主体意象外,谢灵运还创造了飞舟、窗等相关审美意象,组成一个较为丰富的意象群,真切地传递出审美思潮变异的信息。谢诗既有因象见意的自然,也有以意炼象的精关,是对诗歌文学潜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山水诗诞生于南北朝,开创者是谢灵运。在此之前,山水只是作为诗歌的背景出现的,谢灵运首先将自然景物当作主体进行描绘,开风气之先。但是,谢灵运对山水的描摹还仅仅停留在模山范  相似文献   

14.
谢灵运和谢朓山水诗歌的创作,无论是从诗歌的写作内容、思想情感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既是二谢不同个性特征在诗歌中的外现,也是二谢所处时代、生活经历不同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同时谢朓一方面学习谢灵运山水诗歌的创作,另一方面也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变,如在诗歌中多抒发个人情感,而非谈玄悟理;以清新笔调抒情写景取代谢灵运的用典,显得自然而又清新。  相似文献   

15.
谢灵运曾是东晋末期谢家子弟"乌衣之游"的重要人物,他在仕途屡遭坎坷后,转而寄情山水,与谢惠连、何长瑜等人结为"四友",共为"山泽之游"。谢灵运在山泽之游中创作了大量情、景、理相融的山水诗,这标志着谢灵运诗歌创作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谢灵运和谢朓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水诗名家,二者对山水诗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相比较而言,二人在山水诗的创作上又有着明显的区别。谢朓在继承谢灵运山水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对其进行变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摆脱玄言影响,注重抒写性情;做官与隐居,庙堂与山水相互结合;篇幅更为短小,题材更为丰富;对仗更为工整,音韵更为讲究等方面,为后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例如对盛唐诗歌的勃兴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和谢眺是南朝两位著名诗人,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被誉为山水诗的创始者;谢眺是继其后的山水诗人又一位优秀代表.他们的诗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差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二人的仕途经历以及所处时代的诗风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宋诗人杨万里因其在自然山水诗创作领域中的巨大成就而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极具创造性与个性化的诗人.但文学史对他的关注一般只局限于其自然山水诗的艺术特质,并未深入发掘其创作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蕴.通过对他文学思想内涵与外延的深入考察,可以发现,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形态的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扭转了宋诗的理性化品格;将中国古代自然山水诗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明清"性灵"说的先声.  相似文献   

19.
刘宋世家大族杰出作家谢灵运之所以在山水文学创作中取得如此突出成就,其经济生活状况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谢灵运富足奢华的庄园经济生活催生了他的山水诗,还影响其山水诗的创作题材、情感状态、精神境界和审美取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重点探析谢灵运与佛教徒之间的交游及其文学的关系。谢灵运与僧徒独特的交往方式,促进了佛教在南朝的发展:受佛教的影响,谢灵运在对实体自然的刻画中蕴造出理想状态的自然,其本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得益于佛学理论“顿悟说”.谢灵运创作了一批以“清”为尚的山水诗,从实践和理论上为“神韵诗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