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符合学生需要的内容和形式会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新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不再仅仅作为信息而被简单传递,《国家数学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在生活环境中去创造课堂,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施培秀 《成才之路》2009,(13):I0008-I0008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必修课。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加强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最大限度体现出数学课程的活力。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大多数教师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二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本文列举两位教师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孙建国 《宁夏教育》2003,(11):28-29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领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对数学的体验和理解以及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做到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及理解数学,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一、引导学生沟通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原型。“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作为一门应用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联系生活,运用生活化的情境、语言、问题和作业,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知识的学习过程。如果缺少生活的气息,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让数学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本文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探讨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如何回归并服务生活,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幸福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先后出现了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种类别.我国的幸福感研究更多以老人、大学生、中学生、企业职工等为对象,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是不同人群幸福感的现状调查、幸福感的提升策略以及幸福感相关的文献综述等,而尚缺乏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生活的幸福感研究.因此,笔者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必要的,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思维就蕴含在生活的底色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还原数学课堂的生活本色,追寻数学原味,借助生活元素,让学生探寻数学概念,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课堂教学教师如能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着手,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适宜于儿童探索知识的意境,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情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达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幸福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先后出现了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种类别。我国的幸福感研究更多以老人、大学生、中学生、企业职工等为对象,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是不同人群幸福感的现状调查、幸福感的提升策略以及幸福感相关的文献综述等,而尚缺乏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生活的幸福感研究。因此,笔者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必要的,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数学学习。应陔是让幼儿亲历丰富的数学现象.感知具体生活中的数学事实,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经验基础.具体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本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验,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  相似文献   

17.
"当数学家导出方程式和公式,如同看到雕像、美丽的风景,听到优美的曲调等等一样而得到充分的快乐。"这句话倒出了数学即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对数学的教学就是在生活中对数学的再创造。用小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教学改革;课前关注生活就是寻找数学教学资源;课中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就是兑现数学的再创造;课后,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发生勾连,就是数学学习和生活经验同步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8.
19.
联系实际,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发挥情感,在参与中体验数学;亲历实践,在做中体验数学;拓展空间,在探索中体验数学,从以上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在生活创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20.
联系实际,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发挥情感,在参与中体验数学;亲历实践,在做中体验数学;拓展空间,在探索中体验数学,从以上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在生活创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