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战期间,老舍自1937年11月18日到武汉,至1938年7月30日离开,其间,在武汉从事文学创作与组织活动八个多月,足迹几乎踏遍武汉三镇。但是,在老舍作品及其友人的回忆文章、日记中,有关武汉部分则出现了一些错误与遗漏。文章通过研读原文、查阅文史资料与实地考察,以负责任的态度,对此进行了正误与补遗。这项工作有益于老舍研究。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文学,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抗战时期的重庆,译家聚集,译著浩繁,所译国别多样。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抗战时期重庆翻译文学的格局。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文学带有鲜明的战时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3.
老舍是海外华语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在异域的创作以平等的交流姿态展示着高贵的民族文化人格,以坚实的民族之根为创作的精神归属,以语言的民族化显示华语的巨大魅力,为海外华语文学奠定了优良的传统,值得当代海外华语文学创作者很好地借鉴。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抗战文化运动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其工作的重心。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南方局的研究,逐步深入,全面拓展。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一是关于中共南方局的总体研究;二是围绕中共南方局与国统区(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的研究;三是针对中共南方局与重庆抗战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重庆抗战时期文学既是重庆文学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战时重庆特殊的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重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是战时重庆文学所凭借的重要文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文学资源,成就了战时重庆文学的繁荣,也给文学史留下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老舍抗战话剧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抗战话剧继承了其前期小说对中国传统“出窝老儿”人格的剖析和批判的文化主题,通过在抗战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中各色人等的具体表现,深刻透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钱本位和“面子问题”的劣质性。老舍抗战话剧也形象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原生力和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优质文化成分,从而形成完整的文化构思  相似文献   

7.
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在于他将文化探索注入“文心”,老舍的文学创作也将因此而获得永恒,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老舍那综合性的文化人格,擅长从本人经验感受出发的认知方式,作为旗人后代的末世感。这都决定老舍最终成为“文化型”作家而不是“政治型”、“思想型”或者“理论型”作家。  相似文献   

8.
鼓动全民抗战、渴望民族新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老舍抗战剧作的一条红线。鲜明的文化分析色彩,赋予了爱国主义以透视国民精神与社会心理的深刻思想内涵。温和的世俗讽刺是老舍表达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寄寓着作家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二者的完美结合,既是对老舍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业已开始的探索国民性思想的深刻总结,又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对国民性问题探讨的较高成就。小说化的戏剧创作手法,不仅使老舍抗战剧作具有了不同于戏剧家戏剧的鲜明特色,而且是老舍为丰富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经验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老舍后期文学创作主要以贫民生活为视角,聚焦社会问题,关注底层生活,塑造了一批"新中国儿女"形象.作品不论在其内容取材 、 创作主题 、 描写对象,乃至艺术手法,都体现出"为民写作,为民创作"的宗旨和特征.鉴于此,文章结合老舍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以人民性为核心内容,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全面 、 客观地对其后期文学创作思想进行探索并填补老舍后期创作研究中的空白,以期对当下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庆抗战文学作为中围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大量优秀的文艺报刊为依托而产生广泛影响的。抗战期间重庆有报纸70家左右,其中抗战前就在本地坚持出报的报社只有3家。重庆《新蜀报》于1921年创刊以来,以内容丰富、言论进步、编排新颖、印刷精美而蜚声文坛;其文艺副刊《蜀道》跨度时问长、影响大、特征明显,成为推动重庆抗战文学进程的主力军。《蜀道》诞生于重庆本土,离不开重庆本土文化的影响:但对抗战文艺理论问题的积极探讨,抗战文艺专刊专页的蓬勃兴办,抗战文化名人的踊跃投稿以及《蜀道》和文协保持的密切关系,使得《蜀道》成为全罔性的文艺副刊而显现出“全国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贫民的出身对老舍日后的生活、文学创作的倾向和整个人生观都有决定的作用。他早、中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是“隐蔽的”旗人,被文学史研究者称之为“隐式满族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是他首次全面反映满族人在清末时的全景式生活的作品,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硕果。他在作协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期间所做的两次重要报告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其基本精神和组织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2.
老舍富有个性特征的创作风格与他那特殊的经历以及由此铸就的独特的性格为人有关。试图从独特的成长经历奠定了老舍平民意识的基调、浓厚的恋京情结造就了老舍小说鲜明的"京味儿"特征、末世旗人的特殊境遇造就了老舍小说浓烈的满族文化内涵;浓厚的宗教情结提升了老舍平民意识的境界等四个方面来探寻老舍小说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3.
老舍在青少年时期曾经与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宗教信仰的选择上,老舍最终还是选择了基督教,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教会的一些社会服务活动和改建工作;然而他又始终未能成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所有这些。都在老舍一生的思想发展和创作实践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本文即是对老舍基督教情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老舍自上一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创作的五十九篇短篇小说可以按内容分为幽默琐事、青年痛苦、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下层人民生活以及抗战题材共五个类型。  相似文献   

15.
抗战伊始,重庆小说就能够以比较开阔的眼光,来关注战争风云,尤其是着眼于整个战时生活进行小说叙事之中的史诗建构,展开更为广泛而又更为深入的小说纪实,呈现为心灵史诗的小说现实。这样,抗战时期重庆小说通过小说叙事的史诗建构,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现代小说的典范之作,代表着抗战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一个作家的人生选择和归宿,无不早就潜藏于其地域文化的熏陶和性格气质当中。本文主要从家庭和文化遗传这一角度对“老舍之死”的原因进行一次探讨。笔者认为,平民化的老舍决定了老舍会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做出平民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来,老舍研究进入全面拓展突进阶段。时代风气的激荡与"老舍世界"的特征高度契合,微观突进,宏观综合,大文化多维视野,整体性新拓展,使其"走向一条后来居上的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学术之路",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发展中最具成绩和活力的领域之一"。但为开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学术化的老舍研究的新局面,尚需进一步拓展视野、更新方法、开掘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作为自成一派的现代文坛大家,老舍具有厚重的家国观念和责任意识,并反映在他不同时期作品的人物形象中。初期作品中的二李和马威均为实干者,《猫城记》中的小蝎和大鹰则带有侠士的影子,经过抗战的洗礼,《四世同堂》的祁瑞宣和钱默吟摆脱精神重负,走向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