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意图本次阅读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通过阅读交流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通过制作昆虫名片、昆虫标本、昆虫小报等活动,加深对昆虫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 本次阅读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通过阅读交流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通过制作昆虫名片、昆虫标本、昆虫小报等活动,加深对昆虫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如今,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都很重视儿童阅读的品质,在书籍的选择方面,极为谨慎与挑剔。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是非名著不推荐,学生是非名著不阅读。可以说,现在的儿童阅读走进了"唯名著时代"。一、儿童阅读的误区:走进"唯名著时代"为了加强对名著阅读的引导,学校会有一个整体的必读书目,如小学生必读书目100本,班级也会随着年级的变化而有一个相应的必读书目。有一个较为开放的必读书目,本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明确而具体地指定了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此举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读书中陶冶情操,涵养品性。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名著呢?笔者想谈点做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阅读策略,教材已很好地将阅读策略有机地渗透到每个年级中:三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是预测,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四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是提问,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结合上述这些篇章阅读策略的特点,笔者以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小英雄雨来》为例,阐述一下小学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建构。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思考】苏教版小语三年级课文《哪吒闹海》选自中国古典巨著《封神演义》,可否把这样的长篇带给学生?思考之后,我选择了连环画。《封神演义》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较青少版更易走进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视野。我把这套连环画带进班级,学生人手一本,利用两周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润泽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感知世界、触摸生活。因此,坚持每日阅读半小时是我工作以来和学生们一直共同恪守的原则。记得我刚刚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时,读了《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有规划、有指引的深刻的阅读会让孩子们在阅读的世界里行走得更愉悦更幸福,这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在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于是,我也开始有计划地去引导学生看书并和他们一起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本必读书目,我正任教三年级,因此我重点带领孩子读的也是这一本书。  相似文献   

8.
<正>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不少中外经典名著都被推荐为小学生的必读书目。毋庸置疑,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学的精华,但也不能否认,孩子们对这些书普遍兴趣不高,阅读仅停留于浅层。如何带领学生乐于阅读,感受魅力,爱上经典呢?一、扎实"真"读,让生命沐浴书香1.同步阅读小学阶段,学生读名著大部分都选择青少版。教师要和学生共读,每天十页,天天交流。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老师的陪伴,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9.
本来,我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让学生去读《昆虫记》的,因为《昆虫记》是初中生必读的名著之一,读了,说不定什么时候考试能捞上几分。于是,我发布第N号老师令:近两个星期,读完《昆虫记》,读后要说自己的感受,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好读书活动,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教给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1。推荐有益的阅读书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安排有益的阅读书目。我除了推出必读书目外,还选择了一些具有鲜明社会现实意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高水准的儿童诗歌、童话、科普读物、综合报刊杂志等推荐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除了要求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等12本必读名著外,还推荐了24本自主阅读书目。读好整本书成为引导初中学生认识世界,发展阅读思维与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教学与传统课文教学有很大不同,文本容量更大,对阅读思维和理解的要求也不一样,需要采用综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1991年秋,导师卢乐珍教授为了让我这个刚刚进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快些进步,在开列了一系列必读书目之外,还特别叮嘱:"要定期去图书室阅读专业期刊,丰富信息,扩展思路."就这样,《幼儿教育》杂志走进了我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蝉》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统观单元课文系统,《蝉》需要实现两种教学价值:例文和引子,即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开启《昆虫记》的阅读。四位老师的教学均立足于以上两种教学价值,切入点大同小异,推进阅读的方式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然而人类的书籍浩如烟海,教师必须要慎重地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书目。经过反复筛选,我们确定了"莫城小学辅导组学生课外阅读必读书目"。具体为:低年级——《安徒生童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语》七年级上册选入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巨《昆虫记》中的一篇章《绿色蝈蝈》,课是从由原编译的《昆虫的故事》(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节选来的,译黄亚治。我没见过法原,但以法布尔的学术态度推断,原应当是相当科学严谨的。我在备课中,对照1997年版的《昆虫的故事》编译本,却发现教材选入的译多处让人费解,现择其中三处就教予方家。  相似文献   

16.
徐丽 《生物学教学》2012,37(4):58-60
介绍了校本课程《我的昆虫记》,带领学生在昆虫王国中翱翔,学习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的生活,感受昆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名著,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阅读室,要求教师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带领学生在阅读室阅读经典名著。然而,笔者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投入地阅读,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读书笔记的任务,有的学生则捧着书本发呆,有的学生会悄悄地问我:"老师,我能拿《老夫子》来看吗?"有的学生说:"这些书读来有什么用呢?"确实,《昆虫记》《童年》《骆驼祥子》  相似文献   

18.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阅读活动,对激发阅读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传授阅读方法有积极的作用。《安徒生童话》为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有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以此书为例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以具体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内容及要求,不仅提出学生应“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还对阅读教学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针对作品的语言、形象、主题等方面的话题展开研讨。”《西游记》是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必读书目之一,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典小说。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鲜明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张倩 《教学随笔》2022,(1):20-22
课外阅读对学生确实很有益处,正是如此,《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并且也明确了初中语文必读书目:《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水浒传》等,各地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2017版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以任务群为引导而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