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科学副刊的报纸不下百家,每位科学副刊的责任编辑有个共同的心愿;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介绍给读者。但由于编辑对“新知识”的标准掌握不一,在有的科学副刊上往往出现不受读者欢迎的文章。有些编辑取舍稿件以“我”为中心,把自己闻所未闻的知识,误以为是新知识,而介绍给读者。读者看到这些“老掉牙”、“炒冷饭”的知识,却无不为之摇头。  相似文献   

2.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科学副刊的报纸不下百家,每位科学副刊的责任编辑有个共同的心愿: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介绍给读者。但由于编辑对“新知识”的标准掌握不一,在有的科学副刊上往往出现不受读者欢迎的文章。有些编辑取舍稿件以“我”为中心,把自己闻所未闻的知识,误以为是新知识,而介绍给读者。读者看到这些“老掉牙”、“炒冷饭”的知识,却无不为之摇头。由此可见,科学副刊编辑在组稿和取舍稿件时,掌握衡量“新知识”的标准至关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编辑科学副刊的体会,认为在取舍稿件时,从以下几点掌握和衡量“新知识”的标准很重要。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的知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学科、新知识、新发明不断涌现,有人作过统计:20世纪60年代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新发现、发明项目,已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这说明可供科学副刊报道的内容有许许多多,关键是选择发表的“火候”。见报的时机选择恰当,可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3.
浅议聚焦读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焦读者意识,就是在图书策划出版过程中,想读者之所想,供读者之所需,自觉地把读者的需要、购买力水平、接受心理和审美兴趣纳入一切编辑活动之中的编辑思维形式。随着阐释学、接受美学,特别是传播学的兴起,“读者”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选题过程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读者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地位的变化、物质文明的追求等会不断进步,传统的获取文化知识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求知性、实用性的需求,继续存在并持续升温,新增长的为满  相似文献   

4.
读者心理与编辑心理的研究,无疑是编辑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不少有志于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出版界同仁,亦已对此发表过精辟见解。如王国忠同志在《关于编辑社会学的一些探讨》一文中,把“研究读者心理”、“研究编辑心理学”作为编辑社会学所要探讨的问题(见《编辑学刊》创刊号);胡光清同志在《编辑学研究什么》一文中,将“编辑心理意识问题”作为编辑主体研究的内容之一(见全国首届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本文试对读者心理与编辑心理的  相似文献   

5.
每个编辑都希望自己编的书能赢得广泛的读者,受到读者的欢迎。然而,有时却事与愿违,不尽如意。这里,就有一门不可忽视的学问——编辑要懂得读者心理学。编辑是有不同的专业分工的,因此,不同专业的编辑要研究不同书刊的读者心理。本文不准备从宏观上米探讨读者心理,只准备就当前人们尚不太注意的音乐书刊的编辑、出版和爱好音乐的读者心理的探讨,作些微观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一、适应读者 1.确定读者对象和读物起点从书籍出发,适应读者,吸引读者,最终创造读者,并从读者中提纯或过滤出某种对出书有用的信息,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互动”,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出版物的根本目的所在。但是,创造读者的先题条件是了解读者、适应读者。作为编辑,应该研究读者的层次、心理和兴趣,这是研究自己的编辑工作如何适应读者的基础。书籍与读者既然是一种“互动”关系,那么,要想适应读者,首先就有一个根据出版社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杂志》网站已经正式开通,前于2005年3月21日开始试运行的“网络编辑管理系统”为本网站的主体部分,请点击 www.libraryjournal.com.cn 进入。《图书馆杂志》网站的宗旨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密切读者、作者与编辑之间的联系,让刊物能够进一步贴近科研与实践,更有效地反映中国图书馆活动进展状况。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读者、用户关注和督促编辑部的工作,保障专业学术刊物编辑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杂志》网站已经正式开通,前于2005年3月21日开始试运行的“网络编辑管理系统”为本网站的主体部分,请点击 www.libraryjournal.com.cn 进入。《图书馆杂志》网站的宗旨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密切读者、作者与编辑之间的联系,让刊物能够进一步贴近科研与实践,更有效地反映中国图书馆活动进展状况。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读者、用户关注和督促编辑部的工作,保障专业学术刊物编辑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成了许多新学科的诞生,也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全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与心理学“搭了桥”。编辑学,这门新兴学科也毫不例外地具有了心理研究的特征。较之侧重外部规律的一般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更侧重于内部规律的探讨、把握和总结,这是编辑心理学的一个集中特点。那么,编辑心理学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从编辑职业的涉及面来看,我认为大体包括三个方面:读者心理研究、作者心理研究、编者心理研究。其中,编读和编著心理对应分析可视为重要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读者心理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传媒》1999,(1)
近年来,“读者心理”,“读者心理研究”,乃至“读者心理学”等提法或术语已多次在有关编辑理论的论文中出现。但笔者发现,至今人们大都仍将“读者心理”作为编辑心理学的一部分,加以论述和研究。笔者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思考与分析之后,认为现在应该是明确而响亮地提...  相似文献   

11.
徐珉 《图书馆学刊》1992,14(2):32-33
图书馆,特别是专业图书馆,在为读者的情报服务中,研究读者的情报心理特征,是十分重要的。所谓读者需求心理,是指读者在生产、科研、设计以及教学中,遇到难题、攻关课题、科研项目等问题时则急需有关情报,而解决有关问题。于是便围绕这一“情报需求”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其实质,这些心理活动是受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影响,其行动受之左右。因此,图书馆研究“读者情报需求心理”是急待解决的课题,只有充分掌握读者情报需求心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新媒体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作为传统的媒体——报纸,如何吸引读者,怎样让读者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新闻呢?编辑必须认真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并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去选择稿件和切入点。不要让人们追逐新闻,应让新闻追随民心。下面,笔者从编辑《安庆晚报》的《今日理财》版实践,谈谈自己选稿的一些肤浅的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是一门“再创造”和“设计创造”的工作。书稿编辑加工实际上是在作者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书稿选题的制订则是“设计创造’的工作。编辑工作不同于科学研究,而侧重于科学传播;编辑工作也不同于教育工作,编辑工作除了要把已有的知识传播给读者外,更侧重于挖掘新的知识矿源,并将其编辑、整理加工后输送给读者,使作者、读者双受益;编辑工作更不同于体力劳动,尽管编辑人员为了组织好的书稿和物色好的作者,经常外出参加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的新分支——编辑心理学正在日益形成。它的研究对象是编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作者、编者及读者的心理活动变化及其规律。笔者结合自己的编辑实践,对编辑的阅稿心理活动作些分析和探索。一、喜悦心理。编辑每天都要翻阅大量来稿,一旦发现好稿,就会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即便是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似乎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通讯员写稿不要怕被埋没,只要“货”好,不怕没人要。  相似文献   

15.
读者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平 《出版科学》2002,1(Z1):55-59,54
从编辑工作中的读者研究、发行工作中的读者研究、读者分类及心理研究、专业编辑对读者的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近20年的读者研究涉及面广,研究者众,已逐渐成为出版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4):69-69
报纸版面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传播语言,是编辑奉献给读者的一道新闻大餐,它需要“色”、“香”、“味”俱全,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时事新闻版作为报纸版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更应努力报道好“天下事”,为读者提供一道“全营养型”的精神盛宴。  相似文献   

17.
徐启超 《青年记者》2007,(14):69-69
报纸版面是与读者交流的一种传播语言,是编辑奉献给读者的一道新闻大餐,它需要“色”、“香”、“味”俱全,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时事新闻版作为报纸版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更应努力报道好“天下事”,为读者提供一道“全营养型”的精神盛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辛静 《新闻通讯》2013,(10):61-6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出版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走产业化、集团化的道路是出版业在新时代实现大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对图书编辑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为了能适应新时代出版业对编辑的需求,应对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笔者认为图书编辑在具备基本的业务功底和专业素质基础上还应提升以下几方面素质。一、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界。知识的更新换代异常迅速,每天都有庞大及多样性的信息产生。图书编辑要根据新时代所提供的广阔舞台发挥自己的能力,首先就要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平时的工作、学习,集腋成裘,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积累学识的厚度。此外,图书编辑还要根据自身的学术背景、所涉及专业领域来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从实践来看,编辑需要广博的知识,也必须学有所长,在专业上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对某一领域有比较全面的研究,不仅掌握该专业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19.
大凡报刊在制订办报办刊指导思想时,都把“贴近读者”作为重要内容.到底如何贴近读者呢?我认为除了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意见外,记者、编辑不妨来个换位思维,把自己当作读者,找找当读者的感觉,站在读者的立场想问题,用读者的眼光来审视一下自己所采写、编辑的稿件.想想读者在想什么.俗话说“看报看题”,为什么看题?为的是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如今报刊很多,一份报纸动不动就是几版几十版,全部通读,读者耗不起时间,所以只能在报山文海中寻觅.那么,我们记者、编辑在采写、选取稿件时,首先就要问一问自己:这个内容读者会感兴趣吗?这篇报道读者看了题目后还会继续读下去吗?记者、编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除了职业不同之外,也如同广大读者一样,是茫茫人海的一份子.大家面对着同样的社会现实,有着相同的喜悦和烦恼.只要记者、编辑放下架子,是  相似文献   

20.
当一位前辈向我介绍新出的“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规划教材”之一种《书籍编辑学概论》时,曾暗自问道,我已干了十多年的编辑工作,还需要看这本为高校编辑专业编写的教材吗?待把书读完,不禁为自己在编辑专业方面的知识仍有如此多的空白而汗颜。换句话说,这书不仅是编辑专业学生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