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青叙事中塑造了许多“他者”和“局外人”形象,尤以作家张承志和其作《黑骏马》中的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最为明显。通过文本细读法,从“自我书写的‘他者’——找寻存在的‘局外人’——‘他者’和‘局外人’的精神复归”的过程来分析张承志的经历和展示《黑骏马》中的白音宝力格的情感经历,研究知青叙事里的“他者”和“局外人”形象,对于重返知青叙事、理解张承志作品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苗苗妈妈谈苗苗如黛“我们愿做你的朋友,无论你成为多么大的明星。你的魅力在于你的纯朴和豁达。保持下去吧,你会拥有一切!祝贺你在影坛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当代女中学生的形象,给了我们活生生的‘邱羽’‘姚小禾’。我们应该在‘跑道,外为你...  相似文献   

3.
美国艺术史家方闻说:“龚贤不满于晚明文人画的写意性而喜爱更雄伟的气派,他着手创造属于自己的技巧。他期望所塑造的形象看起来更为质朴和坚实;‘画之妙处,在笔圆气厚’,‘笔锋如圆,笔圆则气自厚。一龚贤众多的作品证实方闻所言不虚。在《溪山无尽图》这幅七米多长的水墨山水画中,他用浓墨勾勒近处山石,以淡墨层层推及远处,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是描写人物及其性格发展的,典型人物的塑造是艺术创造的中心问题。茅盾对此深有研究,曾说:“‘人’——是我写小说的目标。”“单有‘人’还不够,必须有‘人’和‘人’的关系;而且是‘人’和‘人’的关系成了一篇小说的主题,由此生发出‘人’。”(《谈我的研究》)本文想探讨一下《子夜》中三个地主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张劼 《现代语文》2006,(1):47-4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引用古人的词作谈了治学经验,概括为“三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段词话,作运用具体形象的画面深刻地描述了做学问干事业的三个层层递进、步步提升的过程,激励了无数的学贤人发愤苦读,以至功成。  相似文献   

6.
陈平原在论述五四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时指出:“五四作家使用限制视角,把中国古典小说中游离于人物之外的‘后人评曰’与‘异史氏曰’化掉,另外借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自我解剖、视角的转换以及作家与叙述者有意的间离等手段,表达作家的理性思索。”持此论断审视20世纪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不难发现,叙述视角在塑造现代农民形象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叙事艺术的形成与变化最终表现为农民形象的塑造上。  相似文献   

7.
关注生活,有创意地写人,一直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难点.本次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以他或她“是‘谁’”“能成为‘谁’”“怎样成为‘谁’”结构课堂,引导学生挖掘、塑造生活中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往往 轰炸过似的;脸上镶嵌着两只 下了课就围着他‘公转’。刘老要以形象感人。而在记叙、描写 暗淡无光又小得可怜的眼睛和 师怕对为之‘公转’的女生照顾等五种表达方式中,能使人物 一个大而塌的鼻子,也许这是 不周,只好不停地‘自转’,转活灵活现、出神入化的,当属描 世界上鼻子与眼睛的最完美组 得不亦乐乎。”写了。可许多人,只会一些不痛 合;谁知他那鼻中还不时地流 “公转”、“自转”的镜头,使不痒的记叙,叫他形象地描写 出一条‘黄河’,似乎污染了‘下 一个讨学生喜欢、乐于和学生一个…  相似文献   

9.
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评水生嫂和妞儿广州四十九中贺晓溪小说必须塑造典型形象。典型形象是人物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产物,正如思格斯指出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在刻画人物时,必须写出共性,也就是...  相似文献   

10.
在文艺作品中,塑造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形象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如巍峨的高山,浩瀚的苍海,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他的伟大,因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是“新群众的新式领袖,即人类最‘下层’普通群众的新式领袖”(斯大林《论列宁》)。如何描写新式领袖的形象,在旧文学中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马雅可夫斯基在一九二四年写的著名长诗《列宁》中,成功地塑造了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的形象,积累了极为可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马雅可夫斯基怎样理解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特点?又怎样描写这些特点?本文略谈其中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11.
徐南铁笔下的《历史剧:时代的心情》里有这么一段话:“莎士比亚笔下的君主多是暴君或者昏君,在他们身上展示了封建制度的没落,折射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而我们当下走红的几部历史题材电视剧却非常慷慨地给了那些封建帝王许多‘溢美之词’,大力赞扬他们的‘英主’形象,至于他们作为封建王朝代表的残忍、落后、昏庸、愚昧、独裁的一面,却‘为尊者讳’,被轻易地抹去……‘明君’、‘清官’,  相似文献   

12.
山村女孩     
本文塑造了一位在贫困中顽强地为求学而奔波的山村女孩形象,读来真实感人。想一想"那些可爱的小东西,不仅是她的‘玩伴’,还是她的文具、课本、新衣……"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3.
<正>“立美”的学术概念,首创者为美学家赵宋光先生。他在《论美育的功能》一文中鲜明指出,“美育远远不仅是艺术教育,它有更重要的基础部分,关系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构建‘立美’的形式。建立美的形式的教育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宏伟历史在教育领域中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人都有两只手,音乐教师也不例外。弹琴需要两只手,指挥需要两只手,就是唱歌,也得有两只手来协助传情达意。但我此时要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音乐教师要一只“手”伸向美术,一只“手”伸向文学。音乐是有形象的,不但演奏演唱者心中要有形象,就是听者,心中也必须有形象。当演奏演唱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和听者心中的艺术形象相契合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才能真正产生。《列子·汤问》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  相似文献   

15.
刘美英 《成才之路》2011,(24):17-I0012
屈原的性格与经历决定了他的文学作品无处不表现着他的忠君爱国思想,就连曾经被人们评价为"人神恋爱"的《九歌》,表面像是古代的迷信,其实更多地表现了他为国为民的追求。"所谓‘人神恋爱’,说穿就是以巫为媒,用活人祭神的把戏。这种论调,当时因为有闻一多曾经肯定过,特别是有游国恩‘窃尝反复玩索,以意逆志,而后知确为咏河伯娶妇也’的推尊。"《九歌》的性质在这里我不作过多的研究,只从它里面所塑造的形象来看它的文学价值,从诗歌中的人物原型来看伟大诗人屈原的心怀志向。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着执著的个性和些微的憨傻。他太‘单纯’了,如同一个忠贞的少年,把自己‘嫁’给了教育,上天致思,入地践行;  相似文献   

17.
人都有两只手,音乐教师也不例外。弹琴需要两只手,指挥需要两只手,就是唱歌,也得有两只手来协助传情达意。但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音乐教师要一只手伸向美术,一只手伸向文学。音乐是有形象的,不但演奏演唱者心中要有形象,就是听者,心中也必须有形象。当演奏演唱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和听者心中的艺术形象相契合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才能真正产生。《列子·汤问》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相似文献   

18.
据说,某学生作文,喜欢用“而”字却又用得不恰当,于是,老师给他写了一则评语:“不‘而’而‘而’,‘而’而不‘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另一位学生写日记:“天亮了,起床了,吃饭了。上学了,下课了,放学了。回家了,吃饭了,睡觉了……”针对这篇日记,老师给他的评语是:“该用‘了’不用‘了’,不该用‘了’尽是‘了’;‘了’字用得太多了,希望以后少用‘了’!”两则评语运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幽默委婉地批评了学生滥用“而”和“了”的错误方法。笔者无暇考证这两则评语的真伪,但却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  相似文献   

19.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课后有一道练习,题为“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贾雨村在见面之初一连问了他哪些话?为什么要一再询问?他果真是不知‘何故’、不知‘何为’吗?”略过“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单说贾雨村。贾雨村在与门子见面之初问了“方才何故不令发签?”和“何为‘护官符’?”这么两句话。至于“他果真是不知‘何故’、不知‘何为’吗?”这一问题,教参的答案是这样的:“他一再询问,意在借机打探,了解其中‘真情’。对‘护官符’是明知故问,可见其狡猾。”笔者认为此答案中的“明知故问,可见其狡猾”的理解过于生硬,有失偏…  相似文献   

20.
刘心悦 《新作文》2008,(11):26-26
我对爸爸说:"爸爸,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爸爸说:"行!"我开始讲了:"从前,有个傻(shǎ)小孩,别人问他什么,他都说‘没有’。一天,有个人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没有。’‘你家住在哪儿?’他说:‘没有。’‘你穿衣服了吗?’他说:‘没有。’‘你吃饭了吗?’他说:‘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