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与多语言的国家,语言生态复杂且丰富,值得进行深入研究。越南少数民族语言生态及语言政策的演变和历史、政治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于语言生态与语言政策理论,文章综述了越南少数民族语言生态,从地位规划、本体规划和习得规划三个方面梳理了其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分析了其少数民族语言生态与语言政策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以期丰富我国语言生态与语言政策的国别研究,同时为我国制定语言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越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与在其他国家的某些民族有同源关系,他们之间形成跨国民族关系。跨国民族关系对越南北部山区、西原地区和南部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这种跨国民族关系在日益扩大,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越南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强对越南跨国民族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基于跨国民族关系的思考之上,制定更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民族政策,加强对跨国民族关系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俚语是语言变异的一种表现,属于社会语言学的范畴。越南语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产生其语言变体——俚语。越语俚语,尤其是其构成特征,成为越语学习的内容之一。透过社会语言学视角,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对越南语俚语的构成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秦少卿 《考试周刊》2014,(37):195-19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企业管理、信息服务和经济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越南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会计在越南经济中的重要性更是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国际会计的趋同已是各国的共识。越南也借鉴国际会计并结合自身会计发展和经济发展情况培养会计人才,使会计人才更好地适应越南经济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革新时期的越南民族教育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年越南进入革新时期以来,采取了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权利、利用多种形式办好民族学校、在招生和生活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照顾政策;重视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使得少数民族群体的素质和经济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越南的民族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各民族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相似文献   

6.
越南西原少数民族的咂酒很具有民族酒特色,在人们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介绍越南西原少数民族咂酒的起源、酿造工艺、酒具、部分酒俗、酒礼,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西原民族咂酒文化。  相似文献   

7.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方式与思维工具,在各国经济文化发展合作交流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云南与越南老街省红河流域中,语言文化丰富多样,即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有许多不同语系,反映东南亚地区的典型语言文化。了解语言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两国居民的历史和现在的联系。人们也看到红河流域流经两国,为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为了推动和加强越南老街与中国云南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了解该地区的语言文化是必须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越南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在政府高度关注、群众积极参与的背景下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呈现出践行语言多元化战略、重视双语教育地位、多种双语教育模式并存、课程设置合理化、全方位培养双语师资、营造良好双语环境的特点。越南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取得显著成效之余,仍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撰开发、试点教学推广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阳琦兰 《考试周刊》2011,(88):111-112
在越南语学习过程中,阅读不仅是学习越南语的目的,而且是学习越南语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是越南语学习者需要探究的课题。在此,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金东黎  赵卫华 《文教资料》2011,(12):136-137
革新后越南逐步调整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减免学费、资助生活费的政策。这些举措提升了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加强了各少数民族对越南的认同,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工具与民族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双重功能。在多语社会或国家,通常是通用语言承担较多社会交际工具功能,而少数民族语言承担较多文化认同功能,二者互相补充又互相不可替代。因此在语言的工具认同和文化认同意义上,我国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没有根本的冲突。在少数民族语言内部,由于存在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主体民族语言和非主体民族语言、简单语言环境语言和复杂语言环境语言、保持母语程度不同等复杂情况,所以对于不同民族语言来说,语言的民族认同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任何一个不想自外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大道而走向衰亡的民族,都只有积极主动地融入现代化这一历史大潮之中。而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双语甚至多语的民族语文教育模式,必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湘南学院学报》2020,(1):76-81
利用能够反映"态度的ABC模型"中三个语言态度成分的11个语言特征,考察泰国北部华人对泰语、汉语方言和汉语普通话的态度。总体来看,泰北华人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最为积极,对汉语方言的态度最为消极。泰北华人的语言态度受教育媒介语的影响最大:接受单语教育的泰北华人对汉语方言的态度较为消极,汉语普通话不作为教育媒介语的泰北华人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较为消极,可见接触、学习和使用汉语普通话有利于泰国华人对汉语普通话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确立的各民族语言地位平等的政策,对不同语言来说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并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平等,更不能达到保持语言多样性的目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少数族群语言面临消亡的危险越来越大,仅仅规定各民族语言地位平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少数族群语言进行特别保护,使不同语言达到实质上的平等,以保持文化的多元主义。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乌鲁木齐地区少数民族小学生为个案,试图从语言资源的角度,考察、分析少数民族小学生接受双语教学以来的汉语学习与应用能力、课外学习汉语的途径、语言识读能力和语言社会交际能力情况,以期为新疆少数民族小学生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言环境与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关系入手,重点讨论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多解性和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多样性,特别是因语言接触而形成的民汉双语及其方言间的交互影响,进而通过积极创设丰富多元的汉语环境,消除语言距离,推动民族中小学汉语教育科学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阿昌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但很少有人关注其语言使用状况。在昆阿昌族人口较少且居住分散,为了了解昆明地区阿昌族的语言使用情况,笔者利用参加“第二十二届在昆阿昌族阿露窝罗节”的机会做了一次专题调查。本文通过对实地调查资料的分析、整理,阐述昆明地区阿昌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其语言态度,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的目的;汉文教材要结合民族学生的实际,适当充实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改错的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20.
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产生深刘的影响。通过对湖南省龙山县坡脚乡万龙村土家族人的实地语言情况的调查,可以从主观评价、民族意识、价值取向与行为倾向、语言忠诚等方面分析土家人的语言态度,从而透视和反观土家语濒危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