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阴性乳腺癌(TNBC)作为乳腺癌中最恶性的亚型,具有异质性高、增殖能力高、转移性强等特点,且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因而其发病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RNA(mi 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内的非编码RNA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归纳了近些年来与TNBC相关的mi RNA和lnc RNA,介绍了lnc RNA调节基因表达的多种机制,概述了mi RNA和lnc RNA在TNBC进展、诊断以及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本文探索mi RNA和lnc RNA与TNBC的关系,旨在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使其成为治疗癌症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MicroRNAs(miRNAs或miRs)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信使RNA(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引起mRNA的断裂或蛋白质翻译的阻断,进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负性调控。miRNAs可影响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生存等过程,其表达失调有引起疾病甚至肿瘤的可能。miRNA表达失调已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出现,包括甲状腺肿瘤。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中出现的miRNAs表达失调及miRNAs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综述,为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创新要点:已有大量关于滤泡细胞起源,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miRNAs表达失调的综述,但对C细胞起源的甲状腺髓样癌(MTC)中miRNAs表达失调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同时,在此之前没有关于各型甲状腺肿瘤miRNAs表达与其靶基因的综述报道。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还列入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循环血液中miRNAs表达谱的最新研究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重要结论:总结了miRNAs在各型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谱(见表1、3、4、6);描述了在各型甲状腺肿瘤中不同miRNAs潜在的靶基因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多方面的作用(见图1;表2、5)。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疾病长期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目前针对重要信号调控通路的一系列靶向抑制剂在临床后期业已出现耐药现象,迫切要求人们在肿瘤生物学研究和靶向治疗方向不断寻找新的可替代性靶点。长链非编码RNAs(lnc RNAs)作为最新关注的研究热点,其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重要调节功能不断被我们及相关学者重点报道。随着RNA通量深度测序等相关研究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使人们得以饱览赏析lnc RNAs作为健康和疾病重要调节因子的宏观图谱。本综述总结了胞质lnc RNAs在调节肿瘤重要信号通路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癌症的预前预后和靶向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非编码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非编码RNA的种类、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与细胞发育和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RNA在生物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发现支持了生命起源于RNA的假设。在人类基因组中,大部分的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被称为非编码RNA基因。长非编码RNA(lncRNA)是其中最大的一类,其转录本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虽然一些lncRNA已被证明是调控基因表达和3D基因组结构的重要元件,但是大部分lncRNA还未被研究和注释。本课题组利用大量基因组数据,提出一些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人类lncRNA进行功能注释。我们与其他同领域课题组的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基因组数据挖掘可帮助加深对lnc RNA功能的理解,并为与疾病相关lncRNA的实验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17例良性肺疾病和6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在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高表达率62.69%(54/87),良性肺疾病和正常肺组织中的高表达率4.35%(1/2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分化NSCLC细胞胞质VEGF的高表达率90.63%(29/32)明显高于高、中分化NSCLC细胞胞质的高表达率45.45%(25/55),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细胞胞质中VEGF高表达率90.20%(46/5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22.22%(8/36),P<0.01;NSCLC胞质中VEGF蛋白高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分别是87.50%(49/56),16.13%(5/31),P<0.01。结论:VEGF高表达与NSCLC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它的高表达提示NSCLC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在某些癌症中发挥作用。为明确PTBP1在人体的生物学功能,本文汇总了调控PTBP1相关的mi RNA、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和RNA结合蛋白。另外,我们重点阐述了PTBP1充当糖酵解、细胞凋亡、增殖、肿瘤发生、侵袭和迁移的调节剂,并为制定有用的癌症治疗策略做出了潜在贡献。  相似文献   

8.
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RNA。研究表明,miRNA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个体发育等生物学功能,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miRNA的产生、生物学特性、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强 《考试周刊》2011,(90):239-240
为了检测podoplan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作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NSCLC患者及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podoplanin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及与·晦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NSCLC患者癌细胞中存在podoplanin表达.且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得出Podoplanin在NSCLC中存在表达.并且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3,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又占80%以上,大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为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失去根治机会。化疗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但传统药物如奈达铂或长春瑞滨对晚期NSCLC效果不佳,吉非替尼(Gefitinib)作为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初步的临床试验已证实对传统肿瘤治疗手段治疗失败后的难治性NSCLC患者仍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1-2]。我们应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4月-2007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ⅢB~Ⅳ期NSCLC患者40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至少有1个可测量病灶。无化疗禁忌症,无其它恶性肿瘤病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和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均无差异(表1)。男性均有吸烟史,女性无吸烟史。表1 40例患者临床资料特征组别性别男女年龄(岁)范围中位病理类型腺癌鳞癌分期ⅢBⅣA组12 8 25~79 54 13 7 6 14B组8 7 27~78 51...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对非编码RNA在基因表达方面的基因调控及其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分析其介导基因调控的详细机制提供参考。同时,阐述了非编码RNA与牙髓干细胞二者的关系,总结了非编码RNA对牙髓干细胞的作用,并就非编码RNA对牙髓干细胞调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创新点:通过使用整合的转录组分析方法筛选出与头颈部肿瘤密切相关的lncRNA,其中CYTOR和HCG22在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预后价值,为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和探索新的预后标记分子提供参考。方法:从癌症基因组数据集(The Cancer Genome Atlas)中获得RNA-seq数据。结合差异表达分析和共表达网络分析的方法发掘出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相关的lnc RNA,探讨其与头颈部肿瘤临床病理变化和预后的关系,进一步利用外部数据集以及细胞水平进行验证。结论:发现9个与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其中CYTOR可能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与病人生存率呈负相关。HCG22可能参与细胞表皮分化过程,与病人生存率呈正相关。此外,CYTOR和HCG22可作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独立的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分析莆田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收集138例莆田地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中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及2l的突变,同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38例NSCLC中共检出52例EGFR基因突变,EGFR突变阳性率为37.7%;外显子19和21突变占总突变的92.3%;腺癌突变发生率占突变总数的73.1%;女性EGFR基因突变率(55.0%)显著高于男性(30.6%)(P<0.05)。结果表明:莆田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以外显子19和21突变为主,女性患者和腺癌患者是选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优势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芯片研究缺氧/复氧诱导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转录组轮廓。创新点:血管内皮细胞(VEC)缺氧/复氧损伤被视定为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其详细病理生理机制和基因表达谱信息尚未阐明。本研究首次应用全转录组芯片技术研究VEC缺氧/复氧诱导下的转录组轮廓。方法:采用缺氧孵育3h后复氧1h的HUVEC为缺氧/复氧组,同时常氧孵育的HUVEC为常氧对照组。应用含58 339条探针的全转录组芯片检测每组三个样本。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信分析和功能验证。结论:本研究发现372个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探针。相关基因涵盖多种途径和功能,例如氧自由基的产生、钙超载、炎症、糖脂代谢、内皮细胞增殖、分化、细胞骨架及通透性调节、细胞裂解、凋亡和血管生成。另外,实验进一步表明,差异表达基因pleckstrin同源样域家族A成员1(PHLDA1)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微阵列结果一致。STRING分析发现,PHLDA1可能与差异表达基因SLC38A3、SLC5A5、Lnc-SLC36A4-1和Lnc-PLEKHJ1-1具有物理性和/或功能性相互作用,这有望揭示VEC在缺氧/复氧环境下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全转录组芯片研究缺氧/复氧诱导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转录组轮廓。创新点:血管内皮细胞(VEC)缺氧/复氧损伤被视定为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其详细病理生理机制和基因表达谱信息尚未阐明。本研究首次应用全转录组芯片技术研究VEC缺氧/复氧诱导下的转录组轮廓。方法:采用缺氧孵育3h后复氧1h的HUVEC为缺氧/复氧组,同时常氧孵育的HUVEC为常氧对照组。应用含58 339条探针的全转录组芯片检测每组三个样本。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信分析和功能验证。结论:本研究发现372个有意义的差异表达基因探针。相关基因涵盖多种途径和功能,例如氧自由基的产生、钙超载、炎症、糖脂代谢、内皮细胞增殖、分化、细胞骨架及通透性调节、细胞裂解、凋亡和血管生成。另外,实验进一步表明,差异表达基因pleckstrin同源样域家族A成员1(PHLDA1)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微阵列结果一致。STRING分析发现,PHLDA1可能与差异表达基因SLC38A3、SLC5A5、Lnc-SLC36A4-1和Lnc-PLEKHJ1-1具有物理性和/或功能性相互作用,这有望揭示VEC在缺氧/复氧环境下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6.
《莆田学院学报》2015,(5):11-15
研究Foxp3在三株人肺癌细胞系A549、NCI-H209和95-D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Foxp3在三株肺癌细胞系中的m RNA和蛋白水平;构建Foxp3干扰RNA,并瞬时转染A549细胞;MTS细胞增殖实验、细胞侵袭及划痕实验研究Foxp3对A549细胞体外增殖、侵袭以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三株肺癌细胞系中,相对于正常肺上皮细胞,Foxp3的m RNA和蛋白水平均呈高表达,其中在A549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发现Foxp3主要定位于肺癌的细胞质中。瞬转Foxp3干扰RNA至A549细胞,可以明显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但是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此外,还发现干扰Foxp3表达可以显著上调MMP-9和u P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Foxp3在肺癌细胞中呈高表达,其在肺癌中可能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克隆人的PRDM14基因,构建过表达PRDM14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NCI-H1975细胞后得到高表达PRDM14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以人胚胎干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PRDM14基因编码序列,将其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到NCI-H1975肺癌细胞中,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cDNA3.1-prdm14重组载体构建成功,且目的蛋白能够在NCI-H1975细胞中正常表达。构建的过表达PRDM14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可以为后续研究该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调控作用及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研究等提供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8.
非外泌体/外泌体非编码RNAs与心肌梗死(MI)的病理发展相关。本文对目前血浆中非外泌体/外泌体非编码RNAs在MI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总结了上述非编码RNAs的特点和关键作用,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其新的生物学关联性,内容包括:(1)全面描述了MI中非外泌体/外泌体非编码RNAs的表达、内源竞争RNA网络和“坏死前”的生物标志物;(2)分析证实非编码RNAs的靶基因在调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对化学应激反应等过程中富集;(3)对非外泌体/外泌体非编码RNAs在MI中的调节机制、病理生理学功能和作为生物标志物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视角,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在肿瘤进展中所起的作用。创新点:首次证明了PTP1B能够增加非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水平,而非磷酸化STAT3与核转录因子(NF-κB)形成新的转录因子介导C-C型趋化因子配体5(CCL5)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肿瘤恶性程度增加。方法:收集67名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并记录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TP1B含量;研究PTP1B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制作PTP1B基因敲除MCF-7细胞系,分别使用细胞生长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划痕活力实验检测基因敲出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磷酸化与非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和CCL5表达水平。结论:大约70%乳腺癌患者高表达PTP1B,并且随着患者TNM分期增加,患者PTP1B表达水平不断增加,同时PTP1B高表达与ER-、PR-和HER2+相关(表1和2);与对照组相比,PTP1B基因敲除组中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图2和3),同时PTP1B可以通过上调STAT3非磷酸化水平来提高CCL5的表达,从而加快乳腺癌发生及发展(图4)。总之,PTP1B对乳腺癌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非编码RNA在细胞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生物发育和多种疾病中发现了一些由非编码RNA(nc RNA)编码产生的多肽或蛋白质。在本文中,我们简要总结了几种由nc RNA翻译的微肽分子及其功能。此外,我们还总结了调控nc RNA的可能机制,并且提出了一个生物"开关",即细胞在一定的刺激或应激状态下,能够触发nc RNA分子由非编码状态到编码状态的转换。nc RNA的潜在编码特性及其微肽产物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希望为多种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