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曹阳 《生态文化》2011,(6):42-43
那棵树,那棵天堂里的枯树,就那样以一种永远无法抹去也无法替代的震撼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2.
王涛 《生态文化》2013,(6):19-19
我家门前有一棵树,一棵柿子树。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它就在那里了。长期以来,它就默默地站在那里,一站就是几十年。今后也许还要继续站下去,站成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     
故人 《生态文化》2006,(5):28-28
一个人挖下一个坑不深不浅刚好埋下自己的身子提来一桶水不多不少正好等于一生的眼泪一个得了癌症的人他要在春天栽下一棵树他要用水肥喂绿一群人活下去的信心这个人走了可他栽的树活了下来这个人就这么走了一棵树却从此茂盛起来暖风一吹给人世说一些蓬蓬勃勃的话一个人……@故  相似文献   

4.
正有位哲人说:当世界上第一棵树被伐倒的时候,人类文明便开始了;当世界上最后一棵树被伐倒之际,人类文明就结束了。烟台市委、市政府深谙其中哲理,面对现实,居安思危,始终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之基、立市之本。在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基础上,又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决不松懈。  相似文献   

5.
当一棵树抵达城市,把脚丫使劲伸进泥土的深处,这棵树,便把这里当成了家,从此不离不弃. 槐、杨、柳、楝、楸等树木,它们若是群居站在街边,便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行道树. 城市生境固有的贫瘠、污染和噪声,使得进城大树的生长有别于故乡,生命在这里起初会呈现柔弱无奈的一面,之后,就会表现出率性与顽强.渐渐地,树们开始用青碧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正树是大自然的神圣之物,能表达、传递一种微妙的情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机缘和生命力。因此,与一棵树对视是需要勇气的,与一棵胡杨对视就更需要勇气了。那是茫茫荒漠中的一棵胡杨,或者说是一棵又一棵胡杨。那种对视,那种凝望,是一种来自  相似文献   

7.
林子大了     
这儿原来只有一棵树,一棵歪脖子树,一棵孤零零的歪脖子树。  相似文献   

8.
张帆 《生态文化》2006,(1):8-10
八月,是青藏高原的黄金季节。 这个月的中旬,青藏铁路公司工务部的小焦。陪同我到在全国铁路部门都很有名气的一棵树铁路养路工区采访。清晨,小焦将我送上一辆越野汽车,他拿起车厢里的一个纤维编织袋,说是要给一棵树铁路养路工区捎点东西,便急匆匆地走了。不一会儿,小焦肩扛着沉甸甸的一编织袋东西上了车。  相似文献   

9.
高昌城怀古     
车到新疆自治区吐鲁番东45公里处的高昌时,灼热的正午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在辽阔的蓝天白云之下,高昌那一片苍茫无际的黄色占领了整个视野,这里没有一株草、没有一棵树、更  相似文献   

10.
周海亮 《文化博览》2007,(11):56-57
刚去那个城市的时候,时间紧,随便租了一间平房。屋子里很潮,又暗,门前一株香椿树遮住了窗口的阳光,好在我很少在屋子里闲呆,回来倒头就睡,睡醒了锁门上班,住处的好坏,也就无所谓了。那天醒得早,去墙角挪动一个花盆,竟发现那里长出一棵小香椿树!地面是红砖铺就,香椿树从砖缝里钻出来,树高已达膝盖,叶片绿中带红,长得蓬蓬勃勃。我盯着那棵树,感觉不可思议。很明显,是门口那棵大香椿树的根须伸到这间屋子的地下深层,然后从其中一个根须上,长出来这样一棵幼苗。它肯定生长了很长时间,而我竟没有发觉。  相似文献   

11.
我想飞     
我曾经看过一部影片—— 《秋天的童话》。剧中有这么一段:男主角问女主角:“如果有下辈子,你想当什么?”女主角回答:“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当一棵树,因为树被种在一个地方,以后都不再换地方,就不会与亲人分开。”每当想起这段对话,我都会想: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做一只小鸟,一只可以展翅飞翔的小鸟,因为,我想飞。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猴年,因此,我们不妨探讨一下与猴有关的一些"猴花卉"。相传,1565年5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晌午,正在江西庐山汉阳峰上采药的药圣李时珍,忽见一只华南虎蹿向一棵树下,那棵树下有一只小猴正在熟睡着。这时树上的一对雌雄大猴"叽叽哇哇"地喊了起来,但是老虎已经将小猴叼上了。这时树上的一对雌雄大猴猛地扑下来,一同扑在老虎身上拼命捶打着、厮咬着,老虎只得放下小猴跑走了。小猴的脑袋受了重伤,不能站起来,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我由乌鲁术齐驱车一千多公里赶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塔里木垦区采访。当地的宣传干事小周告诉我采访的对象是棵树。没搞错?我心里嘀咕着,脸上也不免流露出疑惑的表情。小周赶紧说:"你不是要找绿化先进典型吗?那些树可全是典型。"第一棵树是普通的白杨树。它高大粗壮,我双臂环抱它都有些困难。只是它伤痕累累,树干中部五六米的地方有被火烧伤的痕迹,但其树冠仍然茂盛,充满生机。它伫立在由各种不同树种组成的防风林的最前端,显得苍劲威武,像个将军。他不是将军。长眠在这棵树下的是一位三五九旅的老兵,名叫赵喜顺。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讨论“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问题的时候,使我想到《庄子·山木篇》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一棵长得奇形怪状的树,由于它不能成材,因此樵夫没有把它砍掉,它保存了下来。也就是说,如果它成材,就会被砍掉,而不能保存。另有一只不会叫的鹅,因为它不会叫,而被杀了请庆子师徒吃,这只鹅没有能保存下来。也就是说,它如果会叫,就会不被杀来吃,而能保存下来。于是庆子的弟子问庄子:那棵树因为没有用,而保存下来;这只鹅因为不会叫(按:也指没有用),而被杀了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办呢?庄子回答说:我们最好处于才与不才之间,这样好保存自己。这个故事说明事物只有相对的意义,没有绝对的意义。在讨论文化问题上,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应有“墙”,还是应“无墙”。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用中国哲学的规点看,“有墙”与“无墙”好象是矛盾的,但在中国哲学中“有墙”和“无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总体上看,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遇时,它往往呈现出一种“在有墙与无墙之间”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去年的树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16.
“啾啾……”每天清晨7点,家住成都八里庄小区的肖先生都会被窗外的鸟鸣声“惯性惊醒”;几只不知名的鸟儿从这棵树扑腾到那棵树,呼朋唤友,卖弄鸟语。这一幕让肖先生“悲喜交加”——懒觉是睡不成了,但鸟的增多似乎意味着生活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年仅13岁的费利克斯·芬克拜纳实施了一项足以让最有理想的成年人相形见绌的全球性计划。这名德国男孩是“为地球植树”的创始人,这个组织已经在世界各地种了350多万棵树。一切开始于费利克斯9岁那年,老师要求他完成一份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作业。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从事林业工作的,一生为祖国的林业奔忙。经过耳濡目染,绿色,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美丽的颜色,也便在我心目中成为最美丽的颜色了。小时候,爷爷奶奶不时会给我讲到森林、草原、沙漠、生态、环境等等,他们从一盆花,一株草,一棵树教给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头顶上的天不那么蓝了,我们呼吸的空气  相似文献   

19.
鄂西纪行     
长江的支流——800里清江横贯恩施。当我们来到这条有利之川的发源地利川时,便时时处处感受到大自然对这里无与伦比的厚爱,真真切切地陶醉于原始古朴的土家风情。利川人告诉我们,利川值得一看的地方很多,以一个洞、一首歌、一棵树、一口井和一座寨“五个一”为代表的旅游资源极具特色,我们有幸感受了其  相似文献   

20.
从一个饭局上下来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头昏胀得厉害,又没有出租车,我只好顺着公园边上的环形路,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影子忽然从树根下站起来,吓我一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