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商水县练集镇专门成立了以镇人大主席为组长,党委宣传委员、人大办秘书为副组长的人大宣传通讯组,3名骨干通讯员向《中国人大》、《人大新闻导刊》、《新闻爱好者》、《人大建设》、《周口人大》等10多家新闻媒体投稿40余篇。截至目前,该镇已在县以上新闻单位刊播稿件  相似文献   

2.
岳万梁 《新闻三昧》2006,(12):48-48
前不久,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为争抢《新闻三昧》杂志产生了“争吵”。原来,那是新一期《新闻三昧》到了后,宣传干事为骨干通讯员分发,因书少人多而发生了“争抢”。今年初,重煤集团渝阳煤矿党委宣传部,为骨干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三昧》,作为礼物送给骨干通讯员,他们通过学用《新闻三昧》,新闻写作技巧大大提升,有15人在对内宣传的《松藻煤电》、《松藻管理》、《松藻政工》、《松藻信息》、松藻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上实现了上稿,有6人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报刊上实现了外发上稿,通讯员们…  相似文献   

3.
河南农业大学重视学校的宣传报道工作,该校自从1987年成立大学生通讯社以来,每年都为学校20个通讯组订阅《新闻爱好者》、《新闻天地》等10余种报刊。他们还邀请新闻记者及校报编辑部的老师定期举办新闻写作知识讲座,使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989年,该校通讯员采写的稿件已有23篇被《光明日报》、《中国农牧  相似文献   

4.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科学内涵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就有了党的报刊,但其成熟阶段最早是延安时期。那个时期,全国范围创办了大型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全国性通讯社——新华社,属下还创办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各抗日根据地出版了各级党报。这个时期,毛泽东对党的新闻工作的方针、路线、任务、工作方法、新闻文风、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其思想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作用和任务。毛泽东在1944年3月22日写的《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和1948年4月2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等文献中强调,党主办和领导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等是党和人民的宣传工具,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的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反映党  相似文献   

5.
四十年代的重庆,是新闻从业人员荟萃的地方。报纸多,通讯社多,新闻记者也多。抗日的烽火从天南地北把这些新闻从业人员赶到一块来了;时代潮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是在新闻阵地上,阵线却格外分明。一方是以《新华日报》为堡垒,配合《民主报》,围绕着为数众多的民间进步记者;一方是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平日报》为首的反动派大小报社的记者。双方列阵交兵,旗帜鲜明。一方为保障人权,忠实新闻报道而战  相似文献   

6.
边江 《新闻春秋》2022,(4):20-26
西安事变发生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中做了大量统战工作。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派周恩来前往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主持大计,成立了由周恩来和张学良的秘书长吴家象、杨虎城的秘书长南汉宸参加的联合办公厅,下设宣传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等,掌握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红色中华》报加强了西安事变报道,红色中华通讯社建立了红中社西安分社,及时宣传我党主张。充分发挥西救会“新闻发言人”作用,及时发布新闻引导舆论。中共还掌控了《解放日报》《西北文化日报》《西京民报》《工商日报》等重点报刊和广播电台,及时做好报道,并以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舆论.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自始至终密切关注并指导和谈,周恩来是和谈及新闻舆论工作的前线总指挥。中共打好新闻舆论工作组合拳,积极有效地开展新闻舆论工作,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了贡献。在党史教育中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简讯     
△新年前夕,新疆军区宣传处首次举办了一期民兵新闻骨干培训班。参加这次学习的60余名学员来自新疆各基层人武部和边防、偏远地区的民兵单位。《人民日报》驻疆记者、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以及新疆新闻界记者为学员授课。山东昌潍师专大学生记者协会成立一年来取得可喜成绩。协会主办的《学生通讯》,开设了“同学呼声”,“我向校长进一言”等十几个栏目。《学生通讯》已出25期,发行2万多份,同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信息网络。已被各级新闻单位采  相似文献   

8.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文化战线上的勇猛战士、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锐意改革,并用鲜血染红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最后因言论“获罪”牺牲在北洋军阀的屠刀之下,为新闻事业贡献了宝贵生命。在舆论界他享有“飘萍一支笔,抵过千万军”的盛誉;他所著的《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等,  相似文献   

9.
易芸 《军事记者》2013,(3):69-69
2010年.罗碧俊走上南京军区某团政委岗位后.团里的新闻报道工作在他的关心下。一年一个台阶,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前线》《解放军画报》等军内外媒体刊登稿件400多篇,有8人受到上级通报表彰。5名新闻骨干荣立三等功,连续两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罗碧俊不仅带头采写新闻稿件.亲身参与重大典型的宣传策划,还要求各级领导把新闻报道工作放到政治和思想建设高度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0.
朱世培  沈颖 《新闻世界》2011,(7):149-150
邵飘萍,民国初年著名记者,早年曾经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创办我国第一家民营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独资创办影响颇大的《京报》,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后人公认的"新闻全才"。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势力,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鉴于目前新闻界和史学界关于邵飘萍的办报实践和办报思想研究得较多,本文从邵飘萍与几位名人的交往这个切入点来分析他的交往与办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红中社”的全称为“红色中华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组织机构.红中社在出版报纸的同时,还将一部分新闻编成电讯稿对外播发.中央苏区没有建立一个通讯社来专门从事新闻发布工作,所以由《红色中华》报社兼差代办.“红中社”不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的简称,所谓“一苏大会”开幕之日成立了“红色中华通讯社”的说法,并没有确切的文献依据.《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后,继续兼做编发新闻电稿的工作.这项业务在1939年从新中华报社分离出来,单独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新华通讯社遂告诞生.  相似文献   

12.
年末岁首,首都新闻摄影界议论改革的气氛相当活跃。面临宣传改革的任务,原有的一些摄影报道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每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创新、突破,探索新闻摄影改革的新路子。 1987年底,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首都新闻摄影学会和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就以上问题,分别在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和工人日报联合召开了三次研讨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妇女报、中国日报、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和《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20多家报刊、通讯社的近200名新闻摄影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一些外省、市的青年摄影记者也到会参加讨论。出席会议的同志交流了新闻摄影改革的体会和经验,并结合十三大精神,对深化新闻摄影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丽水市广播电视局重视广播业余通讯员队伍业务培训,在事业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从1984年开始,连续四年为城乡二百多名骨干通讯员免费订阅《新闻战线》杂志。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市人口二十九万。由于文化比较落后,通讯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较差。为了帮助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四年来,市广播电视局组织通讯员认真学习《新闻战线》刊载的文章,领会宣传方针,把握宣传动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写作技巧。通讯员把《新闻战线》杂志视为良师益友,他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报纸体裁》一书即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苏联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由赵水福、许恒声合译。本书是苏联《《新闻丛书》中的一本。它系统地论述了新闻、通讯、特写、评论等体裁的特点和作用;还对录音访问记、电视报道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报纸访问记、报纸报道的同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内容比较充实,例证具体生动。它对我国新闻专业的学生,从事新闻教学和研究的人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些新闻刊物上有文章或资料提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邵飘萍1918年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辑社.而据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载,已知的最早的国人办的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见1934年《广州年鉴》).这个通讯社比新闻编辑社时间上要早十四年.其实,在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辑社前八、九年中,我国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已先后创立不下二十家.如1909年李盛铎、王侃叔等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1912年1月创办于广州的公民通讯社,同年九月于上海创办的民国第一通讯社,同年11月于广州创办的展民通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了《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为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课题。长期以来,我国除有若干断代的新闻史著作外,还没有一部系统的权威性的多卷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研究和出版这部书,是为填补这个空白。这项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纪录电影、新闻漫画、新闻法制、新闻广告、新闻教育、新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等有关新闻事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新闻工作者的历史。时间的跨度从古代一直延伸到当代(截止到1986年)。  相似文献   

17.
少宣传个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多歌颂工农兵群众,多歌颂党和老一辈革命家,少宣传个人。”随后,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又作了正式规定。1980年党中央还专门发出坚持“少宣传个人”的指示。关于这个问题,可谓三令五申矣!这些年来,许多报刊对此已有所注意。这是在宣传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久前,翻阅某地一些报纸,看到与之相反的一些情况。一段时间内,当地的省报、市报、晚报,省电台、市电台、省电视台、市电视台以及通讯社等新闻传播工具,不约而同地宣传当地一位领导干部。这种做法,同中央多次强调的“少宣传个人”的指示,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丽水市广播电视局重视广播业余通讯员队伍业务培训,在事业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从1984年开始,连续四年为城乡二百多名骨干通讯员免费订阅《新闻战线》杂志。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市人口二十九万。由于文化比较落后,通讯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较差。为了帮助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四年来,市广播电视局组织通讯员认真学习《新闻战线》刊载的文章,领会宣传方针,把握宣传动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写作  相似文献   

19.
△郭超人《对新形势下通讯社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记者》1993年第4期) △沈世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中国记者》1993年第4期) △丁法章《最要紧的是了解读者》(《新闻战线》1993年第4期) △李文海《报纸宣传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闻知识》1993年第4期)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我的良师益友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从生产一线到机关,并有幸成为段上的一名宣传骨干,成为《新闻三昧》的忠实读者、学生、朋友,为此,我感到自豪。去年5月份我有幸参加了济南铁路局新闻写作班后,便抱着投一稿中一稿的幼稚想法,向《济南铁道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