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是中国晚报界的两大新景观。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一晚报办日报始于兰州晚报,至今已有5家晚报生出了日报。办日报的晚报都是机关报晚报。中国141家晚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机关报,在兰州晚报撤离之前,约有22家;二是日报办的子报,多达110家;三是独立的晚报(晚报界有人称之为纯晚报),仅有寥寥数家,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即是其佼佼者。如果从报纸的定位来说,后两者其实同属一类。中国的大多数晚报是以“日报的补充”面目出现的。本来,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凡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都可以也应该刊发,…  相似文献   

2.
晚报是市民报,也是生活报。百姓在茶余饭后除了要看新闻内容,对专刊感兴趣的人已越来越多。专刊是晚报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是晚报的“后花园”,花园里只有鸟语花香才能引得行人驻足观赏。因此,一张好的晚报,专刊的功能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逐步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道路之后,各类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晚报类报纸相继创办了形形色色的生活类专刊。这些专刊瞄准市场,定位经营,既为消费者与商家提供了实用且及时的服务,更为报纸的存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报纸专刊因种种原因,出现了“媚商”现象,其状况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4.
晚报办财经证券类专刊,与日报相比有着先天的不足———最起码在时效上,日报占尽优势:它可在股市开市前数小时送到读者(股民)手中,让股民有足够时间浏览当天最新市场信息。而晚报财经证券类专刊,最早也只能在快要收市时(大约下午两点半)才送到读者手中。客观上的劣势固然存在,但晚报又不能没有财经证券类专刊,中国有6000多万股民,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办好这类专刊,不但可以赢得更多的读者,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财经证券类专刊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长远来看,它必将成为媒体争夺市场的一出“重头戏”。因此,我们认为,晚…  相似文献   

5.
区域内都市报发展现状 地市报纸是我国报业中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支年轻的生力军。但是,由于受报业经济规模、发行地域以及新闻报道资源、采编人员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它们又被称为“在夹缝中生存的报纸”。目前,我国地市报纸主要有党报和晚报(或都市报)两类日报和作为周报的广播电视报。地市报纸的种类并不算多,同城媒体的竞争并不算...  相似文献   

6.
“晚报热”、“周末版热”、“星期刊热”和“扩版热”促成了报纸专刊的异军突起。报纸专刊,要讲求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但同时还应加强它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生长与发育,不仅给中国报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也给媒体间的激烈竞争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广阔空间。从报纸的扩版到发行市场的拼抢,从争抢广告市场到抢夺报业人才,一场接一场,竞争近乎白热化。作为中国报业家族中的地市级报,更是面临着“四面夹击”的严峻走势:上有“大军压境”(中央、省级报纸的冲击),下有“伏兵围堵”(县市报的竞争),左右驻有“混成旅”(电视、广播、第四媒体的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地市级报运用什么谋略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围堵”,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笔者以为,应确立和…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传播新闻.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在他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中曾十分明确地指出:“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这句话说了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报纸,至今还忽视新闻,其中以晚报为最. 凡是报纸,不管它姓“晚”、姓“日”,还是姓“周”,都应该是报,而不是杂志.现在往往强调了它的姓,而忽视了它作为报纸的固有功能.说晚报姓晚,喻意要注意报纸的可读性,要有晚报的特点.抓报纸的可读性当然设有错,值得注意的是由此产生的晚报杂志化、日报晚报化的做法.所谓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的市州报社大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报纸媒体,即以日报为母报,晚报、商报等为子报的媒体态势。其广告经营方式主要有四种基本形态: 一是每个报纸媒体设有一个或多个广告经营部门或代理公司,各业务部室、专刊部也各自承担相应的创收任务,各部门有的独立核算,有的合并核算,我们称之为“战国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报纸版面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版面的改进是持续渐进的。促进我国报纸版面改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报纸类型的多样化。1980年以后我国晚报的复兴,形成“小报促大报,晚报促日报”的局势,晚报的定位不同于机关报,版面风格也与机关报不同,其生动活泼的版面编排对日报影响很大,曾吸引了不少地方机关报的编辑人员到一些著名晚报考察和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业大战烽烟四起,越来越多原本偏安一隅的地市报被拖进激烈的报战之中。由于省会城市报业市场资源的分配格局相对确定,市场空间日益狭小,省城报纸开始向省城之外的“外围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有人惊呼:地市晚报与省会报纸的“巷战”真正开始了。在此态势下,地市晚报何去何从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软化”不得邓立品纵览当今报纸,“软化”的东西似乎是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在一些报纸上的《星期刊》《周末版》《生活广场》《社会专刊》和一些晚报、晨报上,几乎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篇幅。近日,笔者就这一话题和几位同行闲聊,有人说:“如今读者最爱读的就是软化文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工新闻工作者协会华东分会去年底在无锡召开年会。会上,进行了华东化工企业报头条新闻竞赛评选、优秀新闻工作者评选,并就企业报工作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与会同志提出,现在有人在研究和探讨“晚报学”,我们也应当研究和探讨“企业报学”。企业报是新闻战线一个重要的方面军,近十年来异军突起,发展至一千多家,有的企业集团的报纸发行至十几个省市,不可小视。企业报不同于综合性大报,不同于专业报,也不同于信息报,它有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14.
田利平 《传媒》2000,(3):47
一位太原读者致电本报,问是否出过《北京青年报》“益肾兴阳专刊”。他传来报样,果然有《北京青年报》的报头。 记者随即赶赴太原见到了这位读者手中的报纸。报纸4开4版,“北京青年报”报头几个字上有“益肾兴阳专刊”字样。内容全都是介绍一种壮阳药的,在一版有“媒体关注”栏目文章《国药当自强》,4版印着“新闻周刊”的报头,旁边有“记者行动”,内容是一些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调查情况,最终也推出了这种药的名字。 该报纸上还印有该种药的太原直销地址,一共是4家正规药店,此外还有热线咨询电话  相似文献   

15.
什么叫晚报(Evening Newspapers)?有人通俗地称之为“晚上看的报纸”,《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下午出版的报纸”,《中国大百科全书》概括为“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词典》则更为全面:“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供人们晚饭前后阅读的报纸,是一日间发行最迟的报纸,常报道午前的消息。”[1]现在看来,“晚上看的报  相似文献   

16.
杨进 《新闻采编》2003,(1):39-40
2002经验交流服务年11月1日 ,太原晚报改版 ,得到各界好评。作为晚报一员 ,不禁喜形于色。回首“改版”的前前后后 ,日日夜夜 ,自然会想到个中甘苦 ,自然会有许多话要说。我在这里最想讲的是晚报专刊的服务意识、新鲜意识、色彩意识、地域意识、短稿意识 ,这也是最近一段我思考最多、感受最深、想一吐为快的问题。一、服务意识有一种说法 ,新闻是攻读者的 ,专刊是守读者的。可想而知 ,专刊在整个报纸中的份量。要办好专刊 ,首先要讲的就是服务性。如何接近读者、亲近读者、拉近晚报和读者的距离?就要在正确掌握舆论的导向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从1997年起,一直不被传统机关报重视的就业市场的信息突然走俏起来,短短两年功夫几乎席卷了武汉市绝大部分媒体,先后有近10家报纸加入对就业信息的争夺,打起武汉媒体市场的“就业战”。晚报性质的报纸从一开始就瞄准就业市场。武汉市最早的一家子报《市场指南报》,从1993年12月创刊之初,就设置了《金融、人才、商迅》专版。1997年5月21日,设置专刊《就业指南》,后转办成颇具特色的服务性栏目《人求事、事求人》一直坚持到现在。其后,1997年底创刊的《楚天都市报》,从1999年3月3日,设立了2个版的《…  相似文献   

18.
“三峡热”带给宜昌市新闻界的活力是前所未有的.在宜昌市,报台林立,竞争呈白热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三峡晚报·星期六》专刊越办越兴旺,成为宜昌市民最受欢迎的“周末刊”之一.不用行政手段,市民们自觉自愿掏钱订阅“星期六”.“星期六”上有一批市民喜爱的“名牌专栏”,恐怕是其原因之一.在最近的一次读者问卷调查中,三峡晚报最受欢迎的专栏,前三名均是星期六专刊上的“名牌专栏”:社会短新闻、警世钟、大特写.就像厂商创造名牌产品一样,报纸上的“名牌专栏”也有一个创造经营的过程,无不渗透着编辑们的匠心.纵观星期六专刊经营“名牌专栏”的过程,有如下几点突出地方:准确定位 坚持“三贴近”星期六专刊是1987年全国周末刊刚刚兴起时创办的.初期只模糊地认为:这张报应是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很强,供读者茶余饭后欣赏的一道:“文化夜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加之一年一度“热心读者”的问卷调查后发现,星期六专刊仅仅停留在“休闲文化”这一层面是不行的.自费单订星期六专刊的众多读者,大都是普通老百姓,一般是不可能看到公费订阅的机关报的.他们要求在专刊上全方位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类信息,因此,星期六专刊也应和正刊一样,强调“三  相似文献   

19.
与综合性报纸相比,行业报的价值和优势在于它的新闻报道角度更专业,内容更具深度。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报业竞争的结果,一个是行业报特性所决定。如今,报业竞争非常激烈,各报抢新闻的势头也愈演愈烈,不仅有日报、晚报,还出现了午报、晨报,可以说新闻时时在发生,报纸时效性也在步步提高。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读者可以从多个新闻渠道了解新闻事件的进程,于是,有人说,行业报在时效性上与日报、晚报相差甚远。还有什么必要放“马后炮”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报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在不同时期开始尝试调整报纸整体结构,开办经济专刊成为选择之一。在设置过程中,对于晚报等都市类报专刊地位的议论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