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2.
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建立了自己的专业术语和学科概念体系。但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文艺理论课程和教材,而是通过经学、史学进行教育;或是文人在其著述中传布有关文艺思想;或是通过师徙口耳传授。这一独特的教育方式,使中国文化绵远久长,也使文学思想、文艺理论普遍而持续地沿续下来。  相似文献   

3.
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类型、整体直觉感悟的思维方式、以道为根本的哲学观念、方块字这一传承工具,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了鲜明的特殊性。正是这种文化上的特殊性,从根本上造就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独具特色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古代文艺理论的发展进程中,摹仿论的发展是一条显在的轨迹。从古希腊的前柏拉图时期起,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再到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他们对于摹仿论的理解,个中既有相似,也有不同。在西方古代文艺理论发展中,摹仿论之所以如此显在,成为众多西方文艺理论探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审美境界中,“神”是形而上的最高艺术境界追求,“神”要通过“心”的具体思维能力来操作,而表现“神”的内容则具体化为人的性情,即“心”是“神”的表现途径,“性情”是“神”的表现内容。“神”、“心”、“性情”三者的结合产生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过程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的支柱和来源。然而,无论在过去和现在的学习和研究中,中国仍然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错误的解读,这种误读现象表现在:典型理论、艺术的独特性、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批评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等方面。它不仅影响了文艺界的正确发展,也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文艺理论设置了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7.
胡洁 《文教资料》2008,(9):63-64
在当今新的艺术思潮和理论冲击整个艺术领域时,雕塑家应当在吸收这些外来艺术思潮精髓的同时,仍然要继承我们古代雕塑的意境和好的传统,寻找到东方与西方、古代与当代新的艺术契合点,与这些新的思潮相结合创造出属于与自己本民族的又可以被国际社会认同的中国当代雕塑.  相似文献   

8.
苏联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学者译介了大量的苏联文学理论。苏联的文学理论对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苏联文论的译介,主要包括高尔基、斯大林的文学理论、日丹诺夫的理论、苏联学者撰写的文论教科书和著作、"黄皮书"等。  相似文献   

9.
《中文自学指导》2006,(6):F0003-F0003
学会原名“高等学校艺理论研究会”,1979年5月成立于西安,公推陈荒煤为会长,黄药眠、陈白尘,徐中玉为副会长,周扬为名誉会长。 1985年3月,第4届年会上改名为“中国艺理论学会”,为全国一级学会。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以来,西方文论多用于阐释中国古代文论,使得中国古代文论出现了"失语"的状态。从文化解读看,中国古代文论的活力显然不足,怎样增进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成为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主题。对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的文学研究,是一种对语言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实现两者间的进一步融合沟通。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当代文论间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教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作为一个与儒家伦理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原则密切相关的范畴,‘墩化”范畴的批评原则和特征不仅为古代文论家推崇,而且“教化”范畴在当代语境中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教化”范畴所呈现出的思维模式,已经渗透于我们民族的大脑、灵魂和发肢,我们在许多当代文论中都能看到它的踪迹和影子,“教化”范畴在当代文论建构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特殊的文化语境、气化哲学的形上意蕴、生命悲悯情怀以及士人意识的突显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以生命为核心范式的人学叙述策略。这种人学叙述策略以生命叙述为核心范式,在体系建构中突出人学旨归,并将人文旨趣历史相传。对中国古代文论人学叙述策略的思考或许能为其在当下视域中的现代转型以及自身意义的彰显找到可以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性,在空间上要从全球化的学术视野角度理解,要与西方文论相通和互补,使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具有可对话性,而反对削足适履。在时间上,要在尊重历史的原则下重视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创造性地激活中国古代文论中有生命力的成分,并从当下文学研究和欣赏实践的视角去体察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实现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学实践的对话,反对过度阐释。中国古代文论不只是一种历史现象,而是现实的源头。要善于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现代性的因子,使之适应当下的学科规范要求。在方法论上,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要从现代意义上的范畴、体系和论证方法来领会,使其与当今全球文论的研究具有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14.
“气象”是古代文论的独特范畴,其内涵是指某时代文学或具体作家、作品的总体风貌。它具有宏观整体性、不可分割性、模糊朦胧性、形象可感性等特征。文学“气象”的根源在于作家的生命精神。“气象”不同于风格,又与风格有相同重合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论是基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伦理观,美与善相统一的审美观,以主情重情为核心的文艺观而建立起来的。这些文化基因规定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总体特征,制约着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19世纪90年代以来,从文学观念和文论批评的发展上看,虽然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过渡性质特征,但它本身仍然是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阶段。在中外文化、文学思潮的冲撞、交汇中,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品格正在形成,现代化过程亦已展开,许多重大问题都预示着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论是一门略显枯燥而又深奥的课程。对这门课程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把握:文论结合,突出古代文论的丰富性;知人论世,强化古代文论的传统性;点线贯通,梳理古代文论的条理性;重审研究,确立古代文论的学术性;横纵观照,构建古代文论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7.
文学经典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能为大众和社会中的个体重构精神家园,缓解人们信仰焦虑和思想荒芜的危机,找回存在的本真意义,使人诗意地栖居;宅是一个民族的文学与文化传统的载体与结晶,蕴含了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兴衰与荣辱、理想与激情、追求与挫折、崇高与尊严,体现了一个民族衍变的踪迹和心路历程,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丰富而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建构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功能.  相似文献   

18.
“意境说”是一个最具民族特色的经典概念和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论教学的重点.意境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意境”说的形成时期,主要是唐朝;第二时期为“意境”说的发展时期,主要是宋朝;第三时期为“意境”说的成熟时期,主要是近代.“意境”是抒情型文学作品的审美理想,是情景交融的、寓含人生哲学意味的、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它具有三个审美内涵: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的生成需要读者的参与和感悟.“意境说”教学的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让学生运用诗歌的“意境”理论来分析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文学史理论,特别强调神理、政治、经济、时代、社会生活、文化等外在因素(外力)对文学发生发展的影响,由此构成了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他律论的文学史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以意象作为对象反思、重筑文艺学美学理论的主要有五大流派,即汪裕雄的审美心理基元说,顾祖钊的意象文艺至境说,夏之放的文艺学美学逻辑起点说和郭外岑的表现性意象文艺形态说和朱志荣的美的元范畴说.本文对各派学说进行总结,并作出一定评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