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语文教育本质要义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语文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标准》强调的是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知识、能力与兴趣、情感、态度等的统一。科学…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一理念准确地阐述了中学教育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中的核心理念。当前,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中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文与科学在知识层面是分离的,但两者所蕴含的精神是一致的,即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具体教学表现上是不同的,但两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应该统一于人文精神的涵养,摒弃功利性。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格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主要任务。高中学生信息素养具有全面而丰富的内涵,包括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基础、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人文素养、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等。可见,技术素养和人文素养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但科学课程是否意味着只强调科学教育呢?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前言中提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课程性质,《课标》也明确规定:“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地理科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研究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研究地理环境,又研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门科学意义极高、人文意识极强的科学。吴传钧院士曾谈到:“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这不仅关系到发展地理学的问题,更主要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因此,在地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地理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不应仅仅单独地侧重于某一方面,而需使二者在现代化的价值导向上、在学生全面发…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时代特征.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仅对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机融合,使它们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只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始终具有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意识,并抓住合适的契机,进行不断的渗透。具体可以借用有趣的人文话题引入严肃的科学知识,借用熟悉的科学知识阐明抽象的人文道理,利用综合的问题情境融合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多年来关注的热点话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如下:一是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新的大学理念;二是构建有效的人文、科学结合的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实践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教育,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四是攻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变革教育思维方式;五是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场。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洪文 《教育研究》2006,27(5):63-66
良好的现代信息环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引导、规范和陶冶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学科本位”观念的束缚,以及强调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因素,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在认识与实践层面上出现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误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要坚持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意识培养以及教学和管理等方面体现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占有极为基础的地位。教育,通过“教”来化人、育人。教育,面对的是人,是有感情、有思维、有精神境界、有个性的人,不是材料,不是动物,不是机器人;而且教育所应达到的应是化育出好人、能人,而不是坏人、庸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认为关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应当突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培养。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20):150-151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也至关重要,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物理教学是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最重要的主阵地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人类已步入21世纪,如何全面看待与实施素质教育,正在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而物理学除学科本身知识以外,还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所以,完整的物理教育应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种教育并重,相辅相成。本文就此论述了物理教学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时代要求、可能性及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人文"指传统意义上的礼教文化,主要包括社会人伦秩序、精神文化现象及其规律。新的"人文精神"主要指蕴含在人文科学研究中的精神导向,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人文艺术教育,是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施人文、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渠道。在物理教学中把科学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掘科学教育的人文艺术价值,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获得心智训练和提升,是物理教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应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 ,加强通选课的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创造良好校园文化、学术氛围 ,同时更应注重教师队伍的自身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就象白昼与黑夜,各有各的辉煌和长处,缺一不可。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仅意味着向文科学生普及一下科学知识,或者向理工科学生讲授人文知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传播他们的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于什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学者们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向"善"的渴望及如何做人,如何将"知"践为"行"。就工科院校而言,因为专业的原因,学生所学很大程度上偏于理工科,文科教育、人文熏陶相对薄弱。因此,在工科院校背景下,更要强调人文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以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