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同一个训释词去解释若干个被训释词,我们称之为"同训"。据统计,《说文解字》中共出现448组同训词,其中同一部首下的同训现象更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提取"辵部"中"遭"、"逢"、"遘"三字,希望可以利用当代词源学理论和义素分析法来详细剖析这一组同训词,找出隐藏在同义外表下的不同义素特征,以明确区分词汇意义及词源意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毕飞宇小说中一再出现的镜、钟、影和胡琴的意向入手,考察毕飞宇小说的叙述人称、叙述速度、叙述结构和叙述意图。深入阐释"我"与"他"的分离与揉合,"快"与"慢"的交替与演变,"是"与"非"的分明与模糊,"语言"与"沉默"的相反而相成。  相似文献   

3.
《论语.阳货》记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阐释出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和诗歌艺术效应的社会价值。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诠释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观"、"群"。现代教育技术的"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去技术化"与学生的"媚技术化"倾向,这就需要教师对技术进行很好的调控和对学生积极的引导,以有效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静 《同学少年》2011,(2):52-52
寺、庙、祠、观、庵等建筑,很多人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下面就从它们的由来分别加以介绍。 寺——《说文》云"寺,廷也",即宫廷侍卫人员的官署称为"寺",如大理寺(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等。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九卿的官署称为"寺"。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博大精深的理论,而在今人对前人理论的解读中总会出现基本概念的混淆,乃至影响到整个古文论体系的解读和重建;本文试以我国文论中最早的概念"文"入手,整理并探讨先秦两汉时期"文"、"文学"、"文章"的发展演变及其内涵,并进一步阐释"文"、"文学"、"文章"三者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文书,它与"移、露布、难"等几种古代文体有紧密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檄"与"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檄"与"露布"都属于公开性军事公文,但二者无论是写作目的、写作内容还是写作风格都不相同;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经游志诚、傅刚等人的考证,应从"檄"中独立出来,单列为"难"体。  相似文献   

7.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今天看这句话,也许觉得很浅显,很平常,朋友从远方来看我,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不过,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语境的,在这句话前面,他还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说,这"乐"是快乐,比"悦"这种愉悦的感情要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8.
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历史哲学体系的缔造者。他们在各自建构的历史哲学学说中,由于对形而上"天"的认识不同,对历史评价标准的不同,对"法先王"与"法后王"认识的不同,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然而与差异性相比,三者对历史中"变"与"常"的论述,对于"圣人"史观的认可,对历史循环论的恪守,又使得他们历史哲学思想中出现了更多的一致性。孔子、孟子、荀子共同奠基了近代之前儒家历史哲学体系的思维范式及历史认识方法论系统。不过,理论建构稍显粗糙,对形而上问题关注不够,多思辨,少分析与批判等问题,也成为了其理论学说中不可忽视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公安学"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公安学人才培养模式,它基于警务实战分析,营造与警察职业素质养成相契合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为此,应按照治安执法岗位必备的核心能力要素,实施与基层一线岗位要求相衔接的专业教学训练,实现教学训练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从"课堂为中心"向"现场为中心"、从"懂不懂"向"会不会"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马莹石 《考试周刊》2010,(33):122-123
在日语中,"ために"、"ように"、"しに"、"のに"都有表示目的的用法,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日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项较难掌握的语法点。本论文对"ために"、"ように"、"しに"、"のに"表示目的时的异同点作一简单的分析与总结,旨在给日语学习者一些帮助,并希望可以给日语教育的同行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学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历史本来是很生动的,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却把"活"历史教"死"了。那么,如何让历史教学"活"起来?在实践中我尝试师生互动的历史课堂教学,既激活了课堂,又使师生在互动中和谐发展。那么究竟如何营建师生互动的历史课堂呢?  相似文献   

12.
如果教师授生以"鱼",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犹如给他们吃"鸡肋",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在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自学或同伴互助,在自学、互助中思考,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独立见解等。教师退居课堂"二线",授生以"渔",作为"专家"引领学生自学和点拨思维。构建"忆、学、练、导"4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中"年、月、日"等词的词类问题。对这一问题,前人所依据的现象基本相同,但具体的结论却有较大不同。有人认为"年"等是量词、"月"等是名词;有人认为"年、月、日"等本身区别与词语所表示的时间长短有关;有人认为"年、月、日"等都是名词。本文坚持确定词类的原则,通过细致的分析,认为"年"等是量词、"月"等是名词。  相似文献   

14.
表示"等待、等候"这一意义,"俟、待、候、等"的历时演变情况是:先秦用"俟"和"待",汉初始用"候";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先秦用例及仿古外,"俟"在口语中几乎不用,主要用"待",其次是"候";"等"表"等待、等候"义,始见于晚唐五代时期,此后的宋元时代,"待、候、等"一直处于竞争中,直到明代,"等"的使用比率才在口语化较强的文献中占绝对优势,表明"等"在口语中已基本替代"待"和"候"。"等"之"等待、等候"义产生是方言进入通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古代酒器、兵器、农具、家具注商五则周照明一。"斗后酒"的"斗后"应如何理解?高二册《鸿门宴):"奉尾酒为寿"。课本注"尾酒"为"一杯酒"。《教参》的译文是"一大杯酒"。"则与斗后酒"。课本注:";!-,大的酒器。"《教参)仍译为"一大拓调"。而对樊啥...  相似文献   

16.
借用朱光潜先生评论中国书法艺术水准的"疵"、"稳"、"醇"、"化"四境界,融合朱纯深教授"安身"、"立命"与"传世"的诗歌翻译"三难"新说,对诗歌翻译进行分类研究,以是否达到"化境"为翻译成功的标志,将所有译诗分为两大类:"疵境"、"稳境"与"醇境"为一类,"安身""立命"与"传世"为另一类;以"翻译质量"与"译诗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为分类标准,再将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六个层次:疵境、稳境、醇境、安身、立命、传世;对于未达化境的译诗主要按照翻译质量来划分,对于达到化境的译诗主要根据其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来划分。逐一厘清这些概念并以详实的翻译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戊、戌、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  相似文献   

18.
东北方言中除使用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外,还有另外一组表程度深的副词,如"嘎嘎"、"哇哇"、"咣咣"、"嗷嗷"等,它们是由拟声词衍变而来的程度副词。文章从拟声词衍变为程度副词的理据、这类程度副词的句法语义特点及语用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这类程度副词不仅比普通话中的一般程度副词表程度更深一些,而且更富有生动性和鲜活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哲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一步。在今天,各派哲学并立、思潮云涌中,强有力的解构主义实际上仍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而且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与"实践"思想摆脱了解构主义陷入相对论的困境,显现出其革命性的能量,深刻地揭示了:没有"物"的辩证法是虚弱的,失去时间之维的"物"是危险的,也不再是辩证法而是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0.
胡志军 《考试周刊》2012,(26):34-35
"特点"、"特色"和"特征"都可以指"特殊的不同于一般的性质",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同义"并不是"等义"。本文旨在从语义、句法搭配、语用三方面对三者进行辨析,找出三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