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听课中,常常发现至今还被有的教师所忽视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要学生听教师的讲和问,而教师则不注意听学生的问和答、读和议。也就是说,教师只注意信息的传输,而不注意信息的反馈。这样,往往失去了最佳的教学时机和最佳的教学效聚。因此,有必要提出教师也要注意“听”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是天经地义的,教师将结论性的现成知识传授给学生,致使学生不必问,不想问,不会问,不敢问。作为新时代的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不仅要激发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大胆提出问题,更要认真地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提问的现状 教师们在一起常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便是如今问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高一的学生还问得多一点,到了高三,都没几个学生问了,好像他们都懂了似的.到底是学生都弄明白了不用问老师了,还是有别的原因让学生不想去问老师问题呢?我反省了一下,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我言语平和、语气中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没有做什么令学生难堪的事情,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高年级学生自以为是,不屑问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一堂课教师有问不完的问题,学生有答不完的答案。在这种貌似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实际都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于学生思维,智能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就必须打破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语文课要在教师精心策  相似文献   

5.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研,在五所学校一连听了几十节数学课,涉及到低、中、高各个年级段。虽然很多都是教师没有事先准备下的随堂课,但在新课改思想的推动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可有一个倾向始终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那就是课堂上几乎都是学生在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而看不到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我不禁诧异:小孩咿呀学语时就缠着大人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他们渐渐长大后,学习越来越多的知识时,提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少?而…  相似文献   

6.
汪成兰 《青海教育》2003,(11):36-37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必须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传统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课堂互动.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很长时间以来,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都不是两情相悦的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师与生未达成这样的共识:带着问题去教以及带着问题去学会对双方产生积极而且深远的影响。知识只有真正做到教有所学,学有所用,才不枉为师与生的真正交流。所以说如何让学生能在学知识的同时,从问题角度去思考,做教师的要着实要下一番功夫,因此说,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一、要让学生知道,“问”并不是错现今的课堂,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现象越来越少,这是课堂教学权威理论的僵化反应所致。长期以来,学生就被灌输:“听老师的…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多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耗时多,效率低.课堂教学经常处于"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师授  相似文献   

10.
奚洁 《教育教学论坛》2012,(22):188-189
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听老师讲课不能充分发动学生的精神力,只有学生能提出问题,才更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鼓励学生多多地去学去问。而如果要使我们的"问题教学"更有质量,教师就要做到合理引问——精确追问——延伸新问,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双结合,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明确听和问的目的 "听"是我们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技能,新课标在语言技能中对"听"的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提的问题少有人回答,迫于教学进程的安排只好以问代答,或自问自答自圆其说,课堂上根本产生不了思维的火花,交流成了困难.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这与学生的认真倾听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之初应明确听的目的,着力培养学认真倾听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阎小龙 《快乐阅读》2011,(23):168-168
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习,无疑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从课堂看教与学主要以问为主要方式,可以说问的艺术也是教的艺术。一、问题意识的机缘随着学生学习年级的升高,课堂举手问答的现象越来越少,很多老师归罪于学生有架子了。但细想,应该是学生求知欲随着知识增长越来越强才对。究其原因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透视。一方面教师教育观念对"问题"的研究角度出现了偏差。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教学的着眼点牢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65):61-6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提问"形式多样化:学生不仅是听教师"问"与"说",还要发自内心的"问"与"答",更要听同学的"问"与"论"。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天津市武清县教研室李志广一、问题的提出目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讲授法。很多学生也乐于用这种被动接受的方法学习,其实这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误区。现代教学观点认为,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完...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阅读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局面已不多见,但是教师“满堂问”的现象却相当普遍。许多教师在“精心”备“问”上下功夫,一节课提出几十个问题,一问到底,大大小小的问题淹没了自读能力训练,淡化了个性思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应答”状态。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要方式。这样,学生好问的天性受到抑制,学生提问题与创新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问”,通过“问”来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诱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多数小学生对教师很崇拜,对教材也不会有半点怀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自己,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氛围,让学生有个机会“异想天开”,敢于发问。对于发问者,哪怕问的问题很简单,或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教…  相似文献   

17.
秦晓红 《考试周刊》2014,(52):33-33
语文课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学校安排了大量学习语文的时间,有一支学历合格、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队伍,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语文课堂缺失琅琅读书声,课堂上读的环节越来越少,教师要鼓励学生选好朗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18.
李庾南 《江苏教育》2013,(10):17-18
<正>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地独立思考,从各种载体的信息源和交往中获取信息而内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关键在于积极思维,要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看、听、问、记、议。看,看教科书、参考书、音像资料等;听,听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等;问,提出问题,主动求教于他人或书报杂志等;记,整理纲目要点、笔记;议,积极主动地与同学、教师交流学习信息,用规范化的数学语言(包括书面语言)表达所获取的知识及其形成过程,表达自己的学习、思考方法以及反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不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创新教育始于质疑。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不敢放手,学生不敢提问,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提倡质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改变传统观念,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师道尊严的观念在不少教师中仍然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处于“尊”的地位,学生处于“从”的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精神受到抑制。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具体习题本身的解答,而忽视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换言之,只教“答”,不教“问”,忽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