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明扬 《上海教育》2011,(21):14-16
10月27日,经过随机抽取的来自上海18个区县的6.5万名四年级和九年级中小学生参加了“学业质量监测”。这意味着上海基础教育首开先河,率先探索构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将改革的重心直接切入内涵之核——评价。  相似文献   

2.
国际     
《教育》2013,(12):15-15
马来西亚:禁止中小学生携智能手机到校 据马来西亚《每日新闻》报道,马来西亚教育部即将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以免影响教学质量。据悉,当局目前没有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是否可以携带手机上学,但大多数学校都基于保障教学质量及减少相关窃案等原因,禁止学生带手机。不过,一些学校及家长一直希望能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具有上网等功能的智能手机。由于赞成与反对者各有立场,马来西亚教育部之前对是否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也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如今的手机都具备上网等功能,让学生带着这些手机到学校,将影响他们的专注力。马来西亚教育部经过审慎评估后,允许中小学生在校内电脑室使用校方提供的器材上网,但不准他们在校内使用智能手机,决定全面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到校。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说明了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的便利性,然后分析了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的危害,最后提出了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的优化建议,包括教师要针对不当使用手机"了解诱因,就因施策";学校要建立管理制度并丰富课余生活,让学生合理使用或远离手机;家长要积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社会各界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手机是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工具,手机管理已被纳入教育部下发的“五项管理”内容之一,在教育“双减”工作中,如何解决新时代中小学生手机使用和管理问题,是家校教育的热点与难题。青少年手机依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本研究通过整群抽样、智能手机依赖量表及自编手机使用问卷对北京市某区27所义务教育阶段共8 044名中小学生(13所小学、14所初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手机使用呈低龄化趋势,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手机使用时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在手机使用具体内容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在手机拥有率、使用时长方面均显著高于小学生,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中生在手机依赖分数显著高于小学生,男生手机依赖分数略高于女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建议:在家庭层面,家长需关注孩子手机使用内容,在以身作则的同时,与孩子共同制定手机管理方案;在学校层面,应严格落实上级相关要求,引导教师科学管理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运用心理课等形式对学生加大宣传力度,并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创造多种机会满足学生人际交往需求;在社会层面,需多部门联合建立相关机制,发挥相关企业...  相似文献   

5.
服务社会(包括服务基础教育)是现代高校重要的社会职能,基础教育改革呼唤高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方案为:构建通过“两区”实现两个“三结合”模式,实现其课题服务功能、信息服务功能、“教学”服务功能、诊断咨询服务功能和装备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2014,(21):I0001-I0001
2014年10月23—24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主办、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和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承办、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协办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思维碰撞课堂”现场研讨会,在山东省泰安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研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目前,我国各学校专业师资储备不足,而班主任和一般的学科教师难以胜任这项工作,阻碍了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把准心理危机干预中“专业性”这个关键点,联合山东省心理咨询中心,在沂源县成立了山东省首个“医教共同体”,设立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拓展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组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四个梯级同步推进,打通了“专业性不足”这个梗阻,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区域协同干预提供了新样本。  相似文献   

8.
近期,国家督学、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巡视员郑增仪先生莅临分享通信集团参观指导,并与分享通信集团董事长蒋志祥先生进行了会谈. 分享通信集团董事长蒋志祥先生首先向郑增仪先生隆重介绍了分享通信集团打造的面向未成年人的“绿”品牌,即针对幼儿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绿色手机”,是一款专门为未成年人打造的绿色、安全、互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具备绿色上网、师生交流、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推送及互动反馈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们需要定期进行‘教育健康体检',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系统进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破解内涵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如是说。7月1日,上海市教委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共同发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这是全国第一份省级政府推出的学业质量报告。9月新学期伊始,上海市教委表示,上海将改变过去以学业成绩为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做法,以“绿色指标”引导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早在2010年,上海市教委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合作提炼出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而今年首发的“2011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无疑又让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成为今年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热词。今年以来,国内各大媒体如新华网、人民网、东方网、《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教育》,及本z0]2012年第5、7、8期纷纷聚焦“绿色指标”,  相似文献   

10.
“K12”中的“K”代表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中小学教育,K-12是国际上对基础教育的统称。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是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专业教育网,主要受众是中小学生、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及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目前提供教育新闻、教师频道、学生频道、家长频道、教育教学资源交流平台、教育论坛和各学科论坛、教师个人专辑、杂志网上空间、学校与教师免费主页空间、免费电子邮件等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城市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在学生手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是他们的通讯工具。也是他们的玩具。“有事给我打手机!”这是现在城市校园里颇为时髦的一句话。据调查。持有手机的孩子已经占到一定比例。部分民办学校的学生已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在寄宿制学校拿手机的中学生比例更高。正因为如此。一些商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发并上市了针对中小学生用户群的儿童专用手机。而老师们对此大都十分苦恼——如果上课时遇到有学生使用手机。老师就是再生气.但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批评几旬吧。转眼就忘了;没收了吧.手机又不像书刊和其它玩具。属学生的贵重物品。早晚都得归还;禁用吧。只要学生们调成振动档.将手机往书包或衣兜里一装。老师们还是防不胜防。也许可以这样说。实际上现在的学生手机已经成为课堂上的公害之一。它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虽然目前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的学校占了主流。但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家长和学生们还都有其使用手机的“充分”理。那么。中小学生用手机到底应不应该制止呢?  相似文献   

12.
近日,教育部有关部门发出通知,部署各地从2014年1月10日起,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全国学籍系统”)试运行办理跨省转学等日常学籍管理业务,省内转学也应按此办理。学生转学仅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其他流程均在网上进行,这将极大方便学生和家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多次就中小学生“减负”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和地方也不断颁布“减负”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势在必行,但目前部分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对“减负”认识不足,认为“减负”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利。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是高等学校中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在合理配置和整合利用教师业务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首先要加强规范管理,丰富教师业务档案信息资源;其次要建库、配置同步,整合教师业务档案信息资源;最后要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使其发挥整合后教师业务档案信息资源在师资管理、人才交流、综合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极为流行的通讯工具。不少电信部门顺应潮流,推出每月5元月租费的“学子通”业务,学生用手机现象在大、中学,甚至小学正流行开来。对此,有的学校采取了禁止的手段。作为教师,我想讲讲自己的看法。一、学生使用手机是信息社会的需要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学生使用手机可能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些麻烦:如学生攀比、与地方联系过多、干扰学习、黄色信息污染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使用手机大势所趋,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的学子们,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他们就有享受手机给他们带来的通讯便利的权利。第…  相似文献   

16.
王明芬 《成才之路》2023,(33):77-80
“五项管理”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行为与重要载体,对中小学生综合发展能力提高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新时期,为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助推中小学教育功能发挥,教师可基于“五项管理”要求,从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层面出发,改革与优化中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体系,为中小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创设良好空间环境,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教育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安全感。基于此,文章从五项管理政策价值内涵以及对中小学生综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出发,探讨“五项管理”背景下提高中小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相关立法和配套政策存在张力,且不够细化,学校面临“有法难依”的困境。学校行使学生手机管理权力,应遵循教育性优先、合法合规、公平诚信的原则;同时,应尊重学生的财产权、隐私权、通信权和闲暇权等公民权利,充分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中小学应当在充分调查、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校学生手机管理规范,依规处理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情况,将手机管理与法治教育、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并有效预防学生陷入“手机依赖症”。  相似文献   

18.
张童 《教育》2007,(9S):42-43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民已达到1.62亿,其中4430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其中,光是学生网民就占了36.7%。面对中小学生个人拥有手机数量越来越大的现状,不少学校纷纷制定措施,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管理和限制。专家认为,手机在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利用手机聊天、考试作弊等问题的产生,此类“校园手机族”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一、中学生程序设计概述 (一)中学生信息素养与中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关系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首次提出,“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英文为“InformationLiteracy”,它也可译为信息文化,其本义更多地强调一种文化理念。“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新课程与教师再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们的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