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一代》2014,(10):41-41
1.英国人托马斯·亚当斯有志于橡胶发明已有好几年了,但都没有获得成功。19世纪50年代的的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位名叫桑塔·安纳的人,表示愿意帮助他从事橡胶研究。  相似文献   

2.
最望是晚清的一位学者,汉宋学兼采,不专主一家。他对汉学和宋学都有所继承和批判。汉学、宋学于他都是为了拿来挽救当时破致不堪的社会。本文斌就截望的汉学和宋学做一简单梳理,从中体会戴望用学术来经世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3.
清初,统治者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理学盛极一时。但这时的理学已日趋僵化,理学界弥漫着盲从、迷信、虚妄说教的风气。理学地位的独尊和学术的苍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状况引起众多学者的不满。他们从学术的角度,通过考据、辨伪来证明宋学错误,进而攻击程朱理学,为汉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4.
大画家詹姆斯·惠斯勒年轻时曾被西点军校录取。那是19世纪50年代,军校的教授为这个固执的“差等生”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期,在西方汉学亟须发展的态势下,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勉力承担汉语与中国文化教学任务,为各国汉学家充当助手,提供中译外的中国典籍翻译帮助,助力各国汉学的中文文献资料建设,撰写中国题材的学术学位论文,为西方汉学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所做工作,已成为西方汉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成为近代中西文化关系史上的盛事美谈。  相似文献   

6.
李赋 《现代企业教育》2009,(24):158-159
以往的历史学界在研究会党动乱的原因时,通常采用“租佃关系决定论”来进行分析。这种观点认为,会党动乱是土地私有和土地自由买卖造成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的。本文从游民的产生、土地兼并、自然经济解体、社会控制弱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19世纪50年代广东会党动乱的原因,认为,19世纪50年代广东会党动乱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新旧危机和矛盾缠结在一起、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随着新式军工企业的建立与发展.洋务派日益认识到在中国修建铁路的重要性,我国最早的铁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兴建的。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各国学者从"多元视野"观照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再次构筑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这里选登的主要是对传统汉学(Sinology)与"中国学"(China Studies)及其关系的不同见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学术传统的较新看法.中国学脱胎于、基础于汉学并且扩及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实际上是跨学科和多层面的,这渐成共识;但是,如何继承汉学传统,如何对待资料及其考据和整合,则要进一步讨论.本文据速记整理,可以窥见一些正式论文集看不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1949-1952年底)的海峡两岸土改,这在两岸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皆占有一席要地,大陆土改最终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台湾土改则是一次充满和平色彩的资本主义改良性质的农业改革。两岸土改亦有不少共同点,两皆程度不同地打击了地主,并促进了两岸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稳固了政权,然而,土改完成后,在两种不同政权下小农经济的历史命运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李靖 《吉林教育》2008,(5):46-46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人类大脑两个半脑的功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类才对左右脑有了真正的认识:左脑主要用于语言、逻辑、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瑞典汉学自十七世纪以来的发展,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作者认为,不应该把汉学视为排他性的学科,主张在保持对古典研究的传统上,转为把现代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并提出了迎接新世纪时的四项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7,(9):67-76
海外汉学与研究海外汉学是相辅相成的两类问题域。前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他者"视角对中国资源进行重译新解,后者对本土与海外的研究差异与影响进行辩证反思。本土模式和海外模式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都充满争议,这些争议集中在文学生产、传播及接受环节中,主要表现为研究立场的文化自觉、传播形态的单向与多元和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接受心态改变三个方面。面对强势的西方理论资源,中外研究只有合力共谋才能继续深化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才能促进中西两重语境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内藤湖南,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和东洋史学家。从1899年9月到1933年10月,内藤湖南先后十次访问中国,多次与罗振玉、曹廷杰、张元济、文廷式等著名学者及改革派人士切磋交流,撰写了《燕山楚水》《〈禹域鸿爪〉后记》等纪行文或日记,并就中国问题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这十次的中国体验对内藤湖南的汉学研究及中国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迅速崛起,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国外关于中国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众多的研究中,日本学界关于中国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但是关于日本的中国和中国文化研究的命名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通过从古至今日本对中国研究的演变的分析,可以将日本的中国研究以明治维新为分水岭,分别命名为"汉学"和"中国学"。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的亲密邻邦,历来重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和研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热情与力度尽管不如当年,但依然把中国当代文学作为汉学——文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俄罗斯圣彼得堡2003年出版《上海人——中国作家作品集》、莫斯科2005年出版《中国文学史指南》,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2004年编辑出版《纪念巴金诞辰100周年"远东文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从中可见近年来俄罗斯汉学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最新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民初以来,留学美国渐成热潮,一波接一波的中国学生乘风破浪奔趋美国.中国留学生的到来,对处于“荒村”阶段的美国汉学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汉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们积极为美国汉学界提供语言帮助,或承担教授汉语的工作,或担任美国汉学研究者的助手,帮助其翻译中文资料;他们在学习美国方式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介绍宣传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增进美国人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他们通过所撰的汉学博士论文,为美国汉学界提供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著,与此同时其汉学博士论文还为美国汉学界带来富有价值的信息、材料,丰富了美国汉学家的知识,拓展了美国汉学研究者的视角.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非常注意汲取中国留美学生等知识移民所带来的关于中国的“奇异”知识及其提供的观点和方法.这也正是为什么在20世纪初还是世界汉学“荒村”的美国,到20世纪50、60年代即成为汉学重镇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从科普环境、性质、功能、机制4个方面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普的基本特征。指出稳定的政治环境是科普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群众需求是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创新机制是科普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9.
巴斯德出牛于士兵之家,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骑兵,这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是颇有社会地位的家庭。 可巴斯德很羡慕那些读书人,他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个有学问的人。但巴斯德始终弄不明白的是,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呢?  相似文献   

20.
卫礼贤是19世纪90年代由德国新教传教组织同善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他在华20多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独特而深刻的认识,成为“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是二十世纪初叶蜚声欧美学术界的著名汉学家。他和他在汉学领域里所取得的杰出的学术成果在中国文化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历史影响,值得后人尊敬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