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苏轼的《石钟山记》,总是这样想。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曰“风水声如钟”,二曰“石声如钟”,三曰“山形如钟”,这些观点各自有一番道理,后来又有“声形如钟”说。照这样看来,不同意苏轼“风水声如钟”观点的人岂不也可以讥之“简”“陋”?同时,许多山水的得名由来,诸如《山海经》的一些记载及“不周山”、“峨眉山”之类,本身就无从考证。绝世聪明的苏轼是应该明白这一点的。看来,苏轼先生创作《石钟山记》的目的可能不在于考证,而是在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苏迈的为官之道。可以说这是一篇“送子登仕途序”。不妨设想一下苏轼父子泛舟石钟山的情形。一叶扁舟逐着一弯新月,偶尔惊飞栖息的水鸟。鄱阳湖面,水波不兴,倒映着隐隐的青山。天性喜欢山水的苏轼,  相似文献   

2.
年轻的时候,喜欢苏轼的诗,潇洒豪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而散文,最欣赏的就是<石钟山记>了.琅琅上口的韵律,细致描写的场景,尤其是苏公学识的渊博和联想的机敏和那颇具神秘色彩的探寻为石钟山更增添了人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聂琪 《语文知识》2000,(5):58-59
一、疏漏之处①第一册语文课本(以下未写明的均为第一册)18页第五题第3小题中词语辨析有“磨”和“冲”、”渍”,但在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以下未说明的均为第一册教参)中漏掉此词辨析答案。②课本181页阅读题需要修改的加点词语有“可以用”,但教参参考答案里漏此项。③课本161页第三题要求“其中第二段如果改成文字说明,表达效果将会如何?”根据本题用意,应该是把“第一段”改成文字说明。教参136页上说:“第二段如去掉具体数字,人们对荔枝的大小、重量及不同品种的轻重比较就不甚清楚。”这个答案也是针对第一段而言的,但是教参仍沿  相似文献   

4.
那年,我从一所师范学校转到这所高中任教。校长是省内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已经过了60岁,还在掌管着这所学校,他喜欢随意推门听课。  相似文献   

5.
曹瑛 《现代语文》2008,(3):49-49
余近日新教苏轼之《石钟山记》一文,对此文产生许多疑问,姑陈述如下,以就正于同行。  相似文献   

6.
7.
8.
《石钟山记》是中学语文的传统课文。教学本课时,我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从石钟山得名的多种说法出发,借用WebQuest(网络专题调查)模式制作网页(http://www.qhsms.com.cn/szs/),引导学生进行“中国名山得名原因探析”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而“WebQuest”在汉语中则还没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词汇。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与一般所说的研究性学习不同,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根  相似文献   

9.
一苍凉悲壮的秦腔在教室回荡,善良的窦娥披枷戴锁踉踉跄跄,她含冤负屈,悲愤交加,一曲[滚绣球]喷薄而出。学生们在凝神观看《窦娥冤》戏曲光碟,一张张沉思的面庞,一双双专注的眼睛,他们追随着剧中窦娥,为她悲、为她愤。恶人横行,官贪吏虐,无辜窦娥横遭冤狱,她死不瞑目啊!当碧血染红素练,  相似文献   

10.
亲历石钟山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豪苏轼写的流芳千古的名篇。石钟山到底因何得名?是水石相击,还是山石有声?逢到教学此文,我总是疑云难解,何时能亲自去看看石钟山?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8—9期刊发的刘兴桥老师《(胡同文化)的“文化”究竟作何解》(以下简称“刘文”)一文对“文化”一词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刘老师能看到“众人未见之处”,敢于质疑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刘老师认为,《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含义不同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的  相似文献   

12.
13.
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以《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为例,从结构安排和景物描写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指出引进比较教学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6期曾刊登过我的<石钟山怎么会"全山皆空">一文,我根据明代罗洪先<游石钟山记>推论出,石钟山之所以会"全山皆空",是因为其山体内部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喀斯特溶洞:  相似文献   

15.
《石钟山记》:“舟人大恐。”人教版高中《语》第三册对此句的注释是:“(舟人)船夫。”笔以为此说欠妥。在现代汉语中,“船夫”指在船上工作并以此为生的人。他们应该对当地的水状况及周边环境都非常清楚。章最后在解释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时也说:“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知道什么?显然就是前所说“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风人焉,涵淡澎湃而为此”。恐惧心理的产生是由于对对象的陌生,既然船夫知道“大声发于水上,噌咳如钟鼓不绝”的原因.又怎么会“大恐”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苏轼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词以及山水游记类散文都有着突出的文学成就,作者以超然的审美态度写出最达观、最至情的诗文,以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将山水之景与佛道思想相融合。通过对汪榕培翻译的《石钟山记》英译本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石钟山记》中词语、句式的特点,思考汉译英转化方式,可探究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极富探索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因名求实和知行合一两个方面。苏轼的探索精神源于其旷达超脱的处世态度和不尚奢谈、求真务实的人生观,同时又始终贯穿于其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石钟山记》是苏轼写的带有考察性质的游记,在这篇游记中,对于石钟山的命名,苏轼主张“风水如钟”说,而反对“石声如钟”说。  相似文献   

19.
张学飞 《学语文》2010,(2):14-15
自从苏轼的《石钟山记》问世以来,“形说”和“声说”就成了石钟山命名的争论话题。游历过石钟山的人都知道,从外形上看,石钟山并不像“钟”。至于“山中空,形如钟”之说,则更站不住脚。山之有钟形溶洞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