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命运     
《学语文文丛》2004,(11):95-95
项羽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形象,古往今来不少文人为之赋诗嗟悼,对于其悲剧命运,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读下面两首诗歌,以“命运”为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尔后,“诗言志”这一诗学命题成了中国古老诗学中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历代学者研究基础上,拟从“赋诗言志”到“作诗言志”的历程看中国诗学的产生这一角度作出论述,试图进行比较系统和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赋诗言志。”孔子曰:“立象以尽意。”都是说诗人创作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表达感情,而表达感情又要借助于刻画形象来实现。因此,分析和解读诗歌形象,领会和感悟作情怀,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汉族与他族的“和亲”次数之多,渊源之长,蔚为大观,出塞和入塞的和亲公主仅见于史书记载的就至少有150名。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汉与唐两个朝代,“和亲”的女性早已成为历史画卷上浓重的一笔,抹之不去。和亲公主们在汉魏以后更是成了文人赋诗、填词和作曲的对象,至诗歌巅峰期的唐朝,和亲诗歌则更多。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些才思敏捷的诗人即席赋诗,创造出一种头几句是常言拙语,最末一二句奇峰突起的诗,极尽曲折跌宕之妙,别有奇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败笔生辉”诗。  相似文献   

6.
"赋诗"活动是春秋时代的特殊用诗现象。从赋诗的特点看,一般采用"断章取义"的方法,也有取全篇之义的;赋诗是一种"微言相感"的交流活动。赋诗活动产生的原因:对礼制的僭越是前提条件;各诸侯国举行的盟会、聘问、宴享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舞台;政治人物的直接参与推动了这一活动的广泛化;诗歌具有庄严性、高贵性符合贵族身份的自我确认;诗具有含蓄委婉的特性,使赋诗成为外交场合中请求、拒绝、赞美或者嘲讽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
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郑鹧鸪”的郑谷,是唐末宋初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置身唐末昏暗动乱时代,郑谷既无法实现济世理想又难以真正高蹈隐逸。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彷徨,使他只好醉心于诗歌。把诗歌作为科举“成名”的工具,走上为科举而科举之路;把诗歌作为后世“垂名”的工具,试图通过诗歌实现儒家“立言”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又通过终生吟诗赋诗、结交僧侣逃避在诗歌王国、禅静世界中以求暂时的解脱。文章结合唐末世风、诗风,指出郑谷既无法实现济世理想又难以真正高蹈隐逸的矛盾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朱少山 《语文知识》2014,(12):21-26
在我国的历史传统中,“君子登高必赋”(孔子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和心理情结,“不歌而咏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班固语)。登临赋诗往往成为文人集体无意识的行为,陶渊明《移居》:“春秋多佳节,登高赋新诗。”在正月初七、十五以及重阳节,文人常常会登临高处,即兴赋诗;即便不是在佳节时候,文人也喜于“登高望远”。由此,登高题材的诗歌成了古代诗苑中亮丽的风景线之一。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我国历代诗人作家在从事诗词创作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摸索、总结出许多赋诗填词的技法。这对于诗词创作,无疑曾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篇幅有限,本文仅就“用事”、“点染”、“衬跌”三种技法进行粗浅地分析,旨在从艺术角度提高读者欣赏古典诗词和当代诗歌的能力,帮助文学习作者初步掌握一些写作诗词的技巧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诗赋外交”是指在外交场合通过“赋诗言志”表达立场、传递信息的一种外交话语方式.它兴盛于春秋时期,传承千载,直到今天依旧发挥着它独特的外交作用.温家宝总理在外交场合经常“赋诗言志”,彰显中国“诗赋外交”的魅力,可谓当代中国“诗赋外交”的典范.本文从外交风格、情感沟通、语言感染力、文化影响等四个方面阐述其“赋诗言志”的外交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诗言志”开创了“言志”传统,“赋诗言志”在春秋时期的外交场合颇为盛行,人们往往借助诗篇来委婉表达心中的情意。赋诗言志在春秋晚期开始衰歇,一种新的言志样式开始出现。孔子及其弟子一方面将“赋诗”变成“言诗”,一方面改造“赋诗言志”,将“言志”从“赋诗”中解构出来。孔门言志虽然沿承“赋诗言志”传统,但它改变了赋诗来言志的做法,而是直接陈述心中的志向。孔门言志文献在形态上主要呈现两种类型:一是实录型,文本较简短;二是编纂型,其文本较复杂。大抵而论,前者多为实录,后者则经过加工,是出于有意的编纂。通过这些文献,不仅可以了解“赋诗言志”传统的裂变与转向,而且这些文献本身也揭示了孔门的个体修养目标与社会理想,是理解儒家思想的重要依据。此外,孔门言志文献还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论语》文本生成的若干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不学诗,无以言。”自先秦时期起,诗歌就在人们的日常交往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先秦不同的是,后世官宦们已不局限于简单地引用现成的诗句,许多人还即兴赋诗作为判词巧断案。  相似文献   

13.
<正>将中国称之为诗歌的国度,相信没有人怀疑。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发端,绵延至今,涌现了大量的优秀诗人、诗作。中国人从牙牙学语就接触唐诗宋词,庙堂村野皆有崇诗风尚,以赋诗填词吟曲为雅事,代际沿袭,诗脉流传,生生不息。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  相似文献   

14.
巧用“数”字赋诗,能传神、表情、达意,这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累见不鲜。然而,诗人用数,各有巧妙。如: (一) 纪晓岚的“一”字诗: 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这首七绝,句句用数,一数复用,通串全篇,画活了江景,写活了人物。诗中十个“一”字,读来不  相似文献   

15.
过去,谈论先秦儒家诗学比较注重其伦理性内容,其实从孔子到孟子以致汉代的董仲舒,他们对《诗》的读解有比较浓厚的解释学思想。而这一思想是建立在春秋说《诗》“断章取义”的社会风气上的,当时赋诗者借《诗》言志,听诵者借诗以“观”志,这里的“志”是赋诗者所言之“志”,而非作诗者之“志”。赋诗行为的听者与诵者双方,所凭借的是“以类取,以类予”的思维方式,“类”即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引譬连类与感发志意)。在战国时期赋诗的语境不再存在,孟子针对“断章取义”之不足提出“以意逆志”的说《诗》方式,但“断章取义”在说《诗》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故有论者提出“诗无达诂”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代,赋诗之风大行其道“,赋诗断章,余取所求”成为普遍的现象,实用主义的孔子据此提出了他的一系列功用诗论,肯定了“赋诗断章”存在的价值,其后的孟子则反其道而行,以他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新诗论否定了“赋诗断章”的做法,开辟了文学批评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17.
四大文学样式之一的诗歌,在初中语文基本篇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赋诗言志”,诗歌往往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用精炼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并饱含着诗人的感情。面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几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艺术境界。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呢?  相似文献   

18.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激活儿童的主体意识、遵从儿童的自由精神、唤醒儿童的游戏精神,培养儿童感知诗歌、理解诗歌、吟赋诗歌的慧心,从而点亮诗歌教学的底色。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代,赋诗之风大行其道,“赋诗断章,余取所求”成为普遍的现象,实用主义的孔子据此提出了他的一系列功用诗论,肯定了“赋诗断章”存在的价值,其后的孟子则反其道而行,以他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新诗论否定了“赋诗断章”的做法,开辟了文学批评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20.
千秋 《初中生》2007,(12):14-17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他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诗歌潮流,因此陶渊明也被世人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白居易曾赋诗赞曰:“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