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解释《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中注家误注失注的疑难词语。  相似文献   

2.
《史记》中采用了大量方言,特别是关中方言词语。在前辈时哲的基础上摭拾“禳”、“刳”、“傭”等6个《史记》中所见的关中方言词语,从民俗等角度进行考释,并从共时平面分析关中方言对宁夏南部山区方言的影响,对《史记》词汇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解释《史记》之《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中注家误注失注的疑难词语。  相似文献   

4.
《史记》注译著作甚多,然于词语注释亦颇多歧义。今择取《史记》中"几千里"、"慎"、"空人之国"、"为家"、"庸"等5个词语的古今译注进行考辨,以纠正古今译注中的错误和偏颇。  相似文献   

5.
对《史记》中“午”、“景”等 1 5个词语的古今释义作了研考 ,纠正了古今释义的错误和偏颇 ,亦对《史记》中的文字讹误做了校勘  相似文献   

6.
牛运震《史记评注》作为一部点评《史记》的著作,在清代《史记》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其书对说解《史记》的旧注批驳甚多,多言之有理,内容涉及到体例、文字校勘、典章故实、词语训释等多个方面,形式上有批驳其讹误之处者、有辨司马氏之未明者、有可两说并存者、有个别司马氏不误而牛氏误者等四种情况。本文以其书对司马贞《史记索隐》的点评为对象,辨析其纠驳内容与形式,总结其学术特点,以期对清代《史记》学研究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这一断代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大著,因此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当是辞书必选秦汉语料之一,比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并引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收词角度看,仍存在不少失收词条,仅以《史记》词汇考核之,就可发现其漏收词条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词语数则考释如下,以期对读者研究及辞书再次修订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史记》作者运用经过加工、提炼的当代(即西汉)活的语言进行创作,主要表现在司马迁对口语、谚语、歌谣和各地方言词语的采用上。本文主要对《史记》里的汉代关中方言词作了较详细的考究,揭示了它的演变情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史记》人物传记的历史叙事为中国叙事文学提供了叙事元模式这个理念出发,探讨了《史记》在叙事时序、叙事速度上对《水浒传》的影响,并认为《水浒传》继承和发展了《史记》人物传记中的单传、合传及附传三种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文史通义》云:“太史‘自叙’之作,其自注之权舆乎?”此说未允。自注实始自先秦。先秦古籍中,已见自注之滥觞。如《周易》、《左传》、《庄子》、《荀子》等。然,先秦自注多限词语、且皆只言片语,零星散见,未成系统,至汉司马迁于《史记》中,自作注解,释义、注人、训事、解理,而为“一家之言”发展了先秦自注之初篁,而成一代自注之体系。理清《史记》中自注文体例,读懂史文中之自注,对理解《史记》的内容以及廊清后世文中自注之渊薮,皆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史记》除了自身的史学特征之外,还呈现出浓郁的诗学特质。司马迁在取法《诗》《骚》传统和熔铸身世之悲的过程中,形成《史记》抒情言志的诗学内质,连类美刺的诗性思维,参差摇曳的诗化语言,悲凉慷慨的诗歌意境,这些都是《史记》诗学特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逐一研讨了王叔岷《史记斠证》一书中"痢儿畔""内""太任""岐""罚""迺"等词语,进而提出了商榷观点或者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中诸多词语意义难以理解,其中《太史公自序》一文中“俭”、“省”、“蚰”、“鹿裘”几个词诸家多有说法,故考释其词义亦便于读出文章的微言宏义来。  相似文献   

14.
从词语的发展和使用情况、内部结构与《史记》和《金瓶梅词话》以及现代汉语倒序词的意义对比等方面来揭示《歧路灯》中的倒序词的特征,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倒序词的发展变化复杂,具有连续性、不对称性、反复性,而《歧路灯》中的倒序词还具有浓郁的方言色彩。  相似文献   

15.
将卷帙浩繁的《史记》全部译成白话,这是海峡两岸出版界的一件盛事,该书比《左传译文》、《古文观止》译文,在内容上更为博大精深,因此难度也更大,但其译文却能做到严谨、准确,形神皆备,雅俗共赏,这就为《史记》的普及与提高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基础。从重点、难点词语的译文看,虽不能说是无一字无来历,但绝大多数皆有所本,其治学精神可谓一丝不苟,这些可以从下列几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是《史记》的一大鲜明特色。文章从司马迁的身世经历、游历考察、写作原则三个方面分析了《史记》现实主义特色形成之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司马迁与《史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记学”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总的来看,汉魏六朝是“史记学”的萌芽时期,唐宋是“史记学”的形成时期,元明是“史记学”的发展期,清代是“史记学”的高潮期。历代《史记》研究的丰富成果为当代“史记学”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不仅是我国汉代的伟大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而且是杰出的思想家。他不仅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且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的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史记》的写作上,就形成了《史记》的辩证艺术。一、历史的“实录”原则与文学的表现方法《史记》首先是历史其次才是文学。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是坚持了“实录”这一根本历史原则的。因为他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来写作《史记》的,他所记叙的史实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选修教科书《〈史记〉选读》共分八个专题,其内容涉及司马迁其人其事、《史记》的体例、《史记》的史家传统、《史记》的理想人格、《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而且用法最多最灵活。本文将《史记》的《李将军列传》中出现的“以”字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介词、连词、动词的用法,以及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