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矿区的开采和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区已成为典型的、严重受损生态系统引起广泛关注。通过介绍和分析国内外一些案例,对矿区的生态恢复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里示范区米勒河滨水及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或丧失。基于演替理论,通过生态工程和"自然化"结合的方法,保护自然和恢复湿地,重建湿地的生物群落,恢复河流生态是可行的。其恢复实践为保护和恢复当地水生态资源做出了建设性示范。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对国内外恢复生态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恢复生态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抚仙湖湖泊环境现状和湖滨带现存的环境问题,提出湖滨带生态治理的思路和主要污染岸段生态治理工程的设计原则,指出湖滨带生态治理是抚仙湖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摘要:以生态学的整体性、协同性等特征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生态问题予以研究。认为:农村学校体育生态化发展是学校体育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农村学校体育的生态困境突出表现为制度文本生态困境、乡土变迁生态困境和办学条件生态困境。提出:统筹城乡学校体育发展,构筑“一体两位”的生态体系;优化投资结构,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生态系统配置;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农村学校体育生态治理的主体责任;立足农村学校,立根乡土文化,以节庆体育为抓手,打造农村学校体育生态圈等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县域城镇生态治理从社会主义诞生到今天的整个历史过程,对我国县域城镇生态治理中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探寻各阶段的治理目标和治理手段,进而梳理出县域生态治理的演化逻辑,以期给现阶段的生态治理以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身体的机能水平不能满足运动需求,即不能达到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现象。在运动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只有正确对待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并配合积极有效的恢复措施,才能提高运动成绩,达到运动训练的效果。目前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已成为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及运用逻辑分析法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进行阐述,分析归纳了几种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措施,以期在运动训练中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损伤的避免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及要达到的目标,对乌海市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科学地对乌海市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提出治理措施,达到对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保护,促使地区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保持水土、摆脱贫困构成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两大核心问题.治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着立地条件差、人口压力大、地域经济落后、投入不足等难点.生态经济治理模式涵盖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替代等多种治理方式,体现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良性结合,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崭新观念.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而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政府治理方略具体包括:加强生态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确立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循环经济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关于生态社会治理重要论述立意高远、系统完整、意蕴丰富,是以理论为基石、以实践为基础、以时代为依据生成的理论智慧,蕴含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宗旨等精髓,对于实现生态治理理念与社会治理理念的良性互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纵深发展、促进美丽中国与治理现代化双重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因此,要坚持以政治为本、管控为要、实施为基、民生为根,充分发挥我们党、政府、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多维力量,将之践行下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2.
依据南大港湿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了其生态系统的功能,并结合其开发利用状况,找出了湿地退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湿地恢复与保护的对策,目的在于避免湿地的退化和消亡,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南大港湿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态学定义和方法试图揭示种间的适应与竞争的关系,通过量化指标分析了不同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及重叠的差异性,探讨群落的生态位(及资源)是如何划分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埃塞俄比亚加里农业示范区的生态恢复项目中,树种选择至关重要,必须充分考虑了不同植物品种在不同农业气候带,海拔区域,在景观中的特殊生境,土壤要求,抗旱能力等因素。本文建立了植物品种选择模式,该模式体现了控制水土流失和实现生态恢复的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产生了保护环境的许多理论,其中生态资本理论,已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生态资本理论可以说是传统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回应,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产业发展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文章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分析入手,着重探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和实施途径,提出现阶段应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之一,它引发巨大的生态环境灾害,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严重地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因此,如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池州市属于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在那些生态敏感性区域内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阐述池州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模式和主要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都市圈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支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西宁海东都市圈作为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探讨其高质量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治理下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的理论逻辑在于蕴含的时代价值、生态思想和城乡融合,其建设应基于自身地理区位及资源禀赋优势明显、生态产业发展和更新迭代水平有限、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战略机遇、西宁海东都市圈建设核心竞争力面临挑战的实际,着重构建绿色生态型产业经济链,整合资源,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文化氛围,健全区域部门间协同联动治理的良性生态机制,全面推进都市圈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生态关怀融入治国理政全过程,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丰富的意涵,含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生态战略观、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生态动力观、生态与文明共兴的文明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本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全球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共建观,真正实现了"顺天时、因地宜、和其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水体改造、水质提升、环境优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城市湿地公园营建过程的原水体底泥为研究对象,综述城市水体污染物的来源、特性和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研究,建议将污水截流、底泥控制和资源化、封装运输等工程和技术运用到水体的疏浚清淤,旨在为城市水体污染治理和湿地公园营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