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建瑞 《海外英语》2012,(20):120-122
该文论述了《综合英语课》开展"文本细读"活动的必要性。文章首先阐述了文本细读的含义及其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综合英语课》的本质属性和阅读特点,指出认知性阅读活动和评判性阅读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最后论述了《综合英语课》开展"文本细读"活动的必要性,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也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学重心的把握,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文本细读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高效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新课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而咀嚼文字、细读文本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想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当前社会"大众阅读""快餐阅读"等阅读理念盛行的形势下,文本细读有独特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文本细读实施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文本细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提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文本细读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本细读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我们所倡导的细读是指阅读中的有效阅读。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好学生进行阅读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本文主要讲了文本细读的特点、如何指导学生走进文本、真正做到细读文本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对文本正确的、细微的、深入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所以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教师的头等大事."细读"的字面意思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语文文本细读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研读的方式;二是把它看做一种文本阅读态度:三是把它看做一种引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备课或预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研究性的阅读,应该是三种理解合一的细读.细读要掌握方法,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就是文本细读的重要内涵.下面,本人就文本细读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尝试及体会.  相似文献   

5.
祝佩金 《语文天地》2013,(19):48-49
文本细读是"拿来主义"的活学活用,也是对语文学概念的一种活用。新课程标准将文本细读定位在语文阅读之上,因此,文本细读在教育过程中是从阅读角度出发,为阅读教学服务的。文本细读的要求标准就是让学生、教师走进文本,聆听文本,在倾听的过程中完成与文本的对话。一、文本细读的内涵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一些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往往只关注如何搞活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正确深入地细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师要以细读先行,以自身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文本细读之"细读",根本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地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反复地阅读,注重细节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在初中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奠基作用,学好语文知识、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一个初中生的义务和责任,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价值和意义也不容小觑。为探究高质量的阅读教学对策,本文将以文本细读这一阅读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重要性展开分析,并由诵读文本、链接生活、推敲语言、对比还原、解析写法、内外融合等多个层面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和精准的教学指导,让他们掌握细读文本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存在对文本阅读的浅虚化、粗略化的现象,学生很难真正地进入更为细腻、真切、深入的阅读状态,此种"不求甚解"读书法以及对阅读的曲解、异化现象,亟须教师引领学生回归文本细读。从文本细读的理论要言与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文本细读的基础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听说读写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四大能力,那么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四大能力之一,具有重要作用。而"文本细读"则是为阅读教学服务,"文本细读"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让语文教学开阔了思路。通过高中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结合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浅析"文本细读"对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论述了《综合英语课》开展“文本细读”活动的必要性.文章首先阐述了文本细读的含义及其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综合英语课》的本质属性和阅读特点,指出认知性阅读活动和评判性阅读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最后论述了《综合英语课》开展“文本细读”活动的必要性,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也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学重心的把握,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本细读是学生重要的阅读能力之一,能促进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意蕴。语文教师如何紧扣教材特点,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本文从静心细读,在细读中与文本对话;比较阅读,在细读中感受文本意蕴;深度挖掘,在细读中体会文本价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文本细读是基于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并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出文本主旨思想的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采取细读关键字词、细读文本内容、小组合作细读等文本细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快速走进文本意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奠基。  相似文献   

13.
正相对而言,初中阅读更注重文本细节分析,更突出文本细读。而这是对文本进一步深挖细究、探索内在结构的阅读方法。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以语文阅读为平台,抓实文本细读,继而进一步推促文本语言内化,以便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笔者结合实际,通过精准把握“点”寻找文本细读策略。一、找准着力点,深化教学目标目标是阅读教学的方向,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要指向目标。这样目标才有存在的价值。然而现实中不少教师仅仅把目标作为一个备课的要素,而没有真正通过目  相似文献   

14.
文本细读:切入言语的心灵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本细读,老师们常常理解为就是仔细地读课文,这当然没有错,但细读不只是仔细地读。文本细读是20世纪欧美新批评的基本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立足言语确立文本的主体性。这一方法对文学阅读产生过较大影响。虽然这方法被后来的阐释学、接受美学等读者主体理论所冲击,阅读的重心从文本转移到读者——这其实也在另一种意义上丰富发展着文本细读,如读者的期待视野,空白的想象与再创造等都为细读注入了新的意义——但不管怎样文本细读还是应该成为根本的阅读方式之一。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  相似文献   

15.
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语文教学只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沈大安说:"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细读。""细读"的字面意义并不深奥,就是仔细地、认真地阅读。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从教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程式化、功利化和无效化的困境,此类情况在文学类文本的教学上显得尤其突出。我国学者把英美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概念迁移到我国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形成了新的"文本细读"的理论范式。该文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以《祝福》第一部分为例,就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作一探讨,以此作为阅读的金钥匙,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祝佩金 《语文天地》2013,(10):48-49
文本细读是“拿来主义”的活学活用,也是对语文学概念的一种活用。新课程标准将文本细读定位在语文阅读之上,因此,文本细读在教育过程中是从阅读角度出发,为阅读教学服务的。文本细读的要求标准就是让学生、教师走进文本,聆听文本,在倾听的过程中完成与文本的对话。一、文本细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赵爱旭 《学周刊C版》2023,(13):106-108
初中是培育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时期。文本细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将其与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相整合,对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兴趣大有裨益。文章主要采用学情分析法和探索研究法,探讨了初中语文开展文本细读教学的必要性,从文本导入情境创设、文本思路梳理、语言品析技巧渗透以及文本主旨思想挖掘四个方面论述了文本细读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助力学生语文阅读技能和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文本细读,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文本细读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追问性阅读,探寻阅读学习的新视角,形成多点突破,成功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发掘文本的意蕴张力、语言活力、构建魅力、延伸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深入、准确地细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下面以<将相和>为例谈谈我是怎样细读文本的. 一、"跳出庐山看庐山"--把握结构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谈道:文本细读,要求我们不能像以往那样,自以为是地抓住一句话,两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文本细读,"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点",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前忽略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